铅酸蓄电池板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2466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改进之处在于随着纵、横筋条与极耳距离的由小到大,纵、横筋条间距分别由大到小,并且靠近极耳的纵筋条的同一根截面积由大到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筋条的合理排布,制成极板后,适应电流走向,使活性物质化成均匀,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延长极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铅酸蓄电池板栅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板栅,属于铅酸蓄电池领域。
技术介绍
板栅是铅蓄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支撑活性物质、充当活性物质的载体、传导电流的作用,使电流均匀分布在活性物质上。板栅结构主要包括边框、极耳、横筋条和纵筋条。目前现有的板栅结构中,横纵筋条都采用均匀排布方式。实际证明,该方式容易造成极板内部活性物质化成不均匀,一般靠近极耳部位的活性物质中PbO2含量能达到70%?80%,而远离极耳部位的活性物质中PbO2含量仅能达50?70%。长期使用,极板各部位的活性物质因不同的利用率而使极板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板栅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使极板内部活性物质化成均匀,提高极板使用性能和寿命的铅酸蓄电池板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由纵筋条、横筋条、边框和极耳构成,其改进之处是随着纵、横筋条与极耳距离的由小到大,纵、横筋条间距分别由大到小,并且靠近极耳的纵筋条的同一根截面积由大到小。进一步方案是:随着纵、横筋条与极耳距离的增加,纵筋条间距由10?Ilmm减小至8?9mm,横筋条间距由13?14mm减小至9?IOmm ;靠近极耳的3?5根纵筋条的同一根宽度随着与极耳距离的加大,由2.5?4mm减小至1.5?2mm,厚度不变;与极耳相连的横边框靠近极耳处的宽度为4?5mm,远离极耳处的宽度为3?4_。本技术将板栅中纵、横筋条由现有的均匀排布的结构改变为间距和截面合理变化的结构,适应电流走向,使极板内活性物质化成均匀,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延长极板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制成极板并化成后检测部位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图1所示的板栅用于制作12V铅酸蓄电池,图中所示尺寸为纵筋条间距、横筋条间距,纵筋条宽度以及与极耳相连的横边框宽度变化范围。[0011 ] 本实施例中,随着纵筋条A与极耳C的距离由小到大,纵筋条间距由IOmm减小至8mm,随着横筋条B与极耳C的距离由小到大,横筋条间距由13mm减小至9mm ;靠近极耳的三根纵筋条随着与极耳距离的由小到大,每一根的由3mm减小至1.5mm,而厚度不变,其余八根纵筋条宽度与厚度均不变;与极耳相连的横边框D靠近极耳处的宽度为4_,远离极耳处的宽度为3mm,厚度不变;所有横筋条与其余三条边框宽度与厚度均不变。将该板栅制成极板并化成后,取不同部位单格的活性物质进行PbO2含量检测,图2中I~15代表15个检测部位,检测结果(质量百分比)如下:[00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由纵筋条、横筋条、边框和极耳构成,其特征是随着纵、横筋条与极耳距离的由小到大,纵、横筋条间距分别由大到小,并且靠近极耳的纵筋条的同一根截面积由大到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由纵筋条、横筋条、边框和极耳构成,其特征是随着纵、横筋条与极耳距离的由小到大,纵、横筋条间距分别由大到小,并且靠近极耳的纵筋条的同一根截面积由大到小。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其特征是随着纵、横筋条与极耳距离的增加,纵筋条间距由10?I Imm减小至8?9mm,横筋条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志强孙中五魏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