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机自制后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9228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硫化机自制后充气装置,属于轮胎硫化机充气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立柱、上夹盘结构、下夹盘结构和卸胎装置;在立柱左端上部设有上夹盘结构,在立柱左端下部设有卸胎装置,卸胎装置包括托盘、支架、连杆、托盘油缸和下支板;下支板装在立柱左端下部,托盘与下支板之间通过支架连接,托盘油缸伸缩端与支架右端通过连杆铰接连接;在托盘上端设有下夹盘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下夹盘结构下侧的立柱上安装卸胎装置,即可有效实现轮胎的卸胎作业,而且不会额外增加充气装置的体积和空间,同时卸胎装置结构简单,与机械手复杂的结构和高额的维护使用成本相比,可以极大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化机自制后充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硫化机自制后充气装置,属于轮胎硫化机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硫化机的后充气装置通常是将轮胎固定在上、下夹盘之间,由充气盘向轮胎内充气,充气完成后再由机械手将轮胎从下夹盘中卸胎,完成轮胎充气作业;然而现有的机械手是在充气装置之外单独设立的卸胎装置,无形中增大了整个充气装置的体积和占地空间,而且机械手结构复杂,使用及后续维护成本高,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硫化机自制后充气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充气装置在采用机械手作为卸胎工具时,单独设立的机械手增大了充气装置的体积和空间,同时由于机械手结构复杂,造成企业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硫化机自制后充气装置,包括立柱、上夹盘结构、下夹盘结构和卸胎装置;在立柱左端上部设有上夹盘结构,上夹盘结构包括上支板、上夹盘油缸和上夹盘;上支板固定安装在立柱左端上部,在上支板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夹盘油缸,在上支板下侧设有上夹盘,上夹盘油缸的伸缩端与上夹盘上端连接;在立柱左端下部设有卸胎装置,卸胎装置包括托盘、支架、连杆、托盘油缸和下支板;下支板固定安装在立柱左端下部,在下支板上侧设有托盘,托盘与下支板之间通过支架铰接连接,在支架右侧的立柱上安装有托盘油缸,托盘油缸伸缩端与支架右端通过连杆铰接连接;在托盘上端设有下夹盘结构,下夹盘结构包括轴套、充气盘和下夹盘;在托盘上端固定安装有轴套,在轴套下部圆周方向安装有充气盘,在充气盘上安装有下夹盘。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在托盘油缸右侧的立柱上固定安装有铰接座,托盘油缸的缸体与铰接座铰接连接。上述在立柱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上述上夹盘包括上夹盘和固定轴;上夹盘为水平结构,在上夹盘下端固定安装有与上夹盘相垂直的固定轴;轴套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内空心结构,上夹盘的固定轴与轴套的内空心结构尺寸相匹配。本技术结构合理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在下夹盘结构下侧的立柱上安装卸胎装置,即可有效实现轮胎的卸胎作业,而且不会额外增加充气装置的体积和空间,同时卸胎装置结构简单,与机械手复杂的结构和高额的维护使用成本相比,可以极大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最佳实施例充气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最佳实施例卸胎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立柱、2上支板、3上夹盘油缸、4上夹盘、5轴套、6轮胎、7充气盘、8下夹盘、9托盘、10支架、11连杆、12托盘油缸、13下支板、14底座、15铰接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描述,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均根据说明书附图中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硫化机自制后充气装置包括立柱1、上夹盘结构、下夹盘结构和卸胎装置;在立柱1左端上部设有上夹盘结构,上夹盘结构包括上支板2、上夹盘油缸3和上夹盘4;上支板2固定安装在立柱1左端上部,在上支板2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夹盘油缸3,在上支板2下侧设有上夹盘4,上夹盘油缸3的伸缩端与上夹盘4上端连接;在立柱1左端下部设有卸胎装置,卸胎装置包括托盘9、支架10、连杆11、托盘油缸12和下支板13;下支板13固定安装在立柱1左端下部,在下支板13上侧设有托盘9,托盘9与下支板13之间通过支架10铰接连接,在支架10右侧的立柱1上安装有托盘油缸12,托盘油缸12伸缩端与支架10右端通过连杆11铰接连接;在托盘9上端设有下夹盘结构,下夹盘结构包括轴套5、充气盘7和下夹盘8;在托盘9上端固定安装有轴套5,在轴套5下部圆周方向安装有充气盘7,在充气盘7上安装有下夹盘8。其中充气盘7、上夹盘油缸3和托盘油缸12为现有公知产品;使用时,通过下夹盘8将轮胎6的下端卡住,并使充气盘7位于轮胎6内,然后驱动上夹盘油缸3带动上夹盘4向下移动,上夹盘4将轮胎6的上端卡住,从而将轮胎6固定在上夹盘4和下夹盘8之间,此时通过充气盘7向轮胎6内充气,当轮胎6内充满气体后,充气盘7停止工作,与此同时驱动上夹盘油缸3带动上夹盘4向上移动,使上夹盘4与轮胎6上端分离,然后在驱动托盘油缸12带动连杆11向左移动,此时与连杆11连接的支架10和托盘9通过下支板13的铰接结构为支点向左翻转,从而将轮胎6由水平状态逐步向左下方向倾斜,当倾斜到一定角度后,轮胎6依靠自身重力从下夹盘8中脱落,从而完成卸胎作业;通过在下夹盘结构下侧的立柱1上安装卸胎装置,即可有效实现轮胎6的卸胎作业,而且不会额外增加充气装置的体积和空间,同时卸胎装置结构简单,与机械手复杂的结构和高额的维护使用成本相比,可以极大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可根据实际需求,对上述一种硫化机自制后充气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图1、2所示,在托盘油缸12右侧的立柱1上固定安装有铰接座15,托盘油缸12的缸体与铰接座15铰接连接。其中托盘油缸12与立柱1之间采用铰接座15的铰接连接结构,扩大了托盘油缸12与托盘9向下倾斜角度,方便轮胎6的卸胎作业。如图1、2所示,在立柱1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14。可以加强立柱1的稳固性。如图1、2所示,上夹盘4包括上夹盘和固定轴;上夹盘为水平结构,在上夹盘下端固定安装有与上夹盘相垂直的固定轴;轴套5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内空心结构,上夹盘4的固定轴与轴套5的内空心结构尺寸相匹配。使用时,上夹盘4的固定轴穿过轮胎6的中部空心插入到下夹盘8上的轴套5内,将轮胎6紧紧固定在上夹盘4和下夹盘8之间,防止在充气过程中由于气体产生的气流对轮胎6产生振动,造成轮胎6固定效果差的现象。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硫化机自制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上夹盘结构、下夹盘结构和卸胎装置;在立柱左端上部设有上夹盘结构,上夹盘结构包括上支板、上夹盘油缸和上夹盘;上支板固定安装在立柱左端上部,在上支板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夹盘油缸,在上支板下侧设有上夹盘,上夹盘油缸的伸缩端与上夹盘上端连接;在立柱左端下部设有卸胎装置,卸胎装置包括托盘、支架、连杆、托盘油缸和下支板;下支板固定安装在立柱左端下部,在下支板上侧设有托盘,托盘与下支板之间通过支架铰接连接,在支架右侧的立柱上安装有托盘油缸,托盘油缸伸缩端与支架右端通过连杆铰接连接;在托盘上端设有下夹盘结构,下夹盘结构包括轴套、充气盘和下夹盘;在托盘上端固定安装有轴套,在轴套下部圆周方向安装有充气盘,在充气盘上安装有下夹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化机自制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上夹盘结构、下夹盘结构和卸胎装置;在立柱左端上部设有上夹盘结构,上夹盘结构包括上支板、上夹盘油缸和上夹盘;上支板固定安装在立柱左端上部,在上支板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夹盘油缸,在上支板下侧设有上夹盘,上夹盘油缸的伸缩端与上夹盘上端连接;在立柱左端下部设有卸胎装置,卸胎装置包括托盘、支架、连杆、托盘油缸和下支板;下支板固定安装在立柱左端下部,在下支板上侧设有托盘,托盘与下支板之间通过支架铰接连接,在支架右侧的立柱上安装有托盘油缸,托盘油缸伸缩端与支架右端通过连杆铰接连接;在托盘上端设有下夹盘结构,下夹盘结构包括轴套、充气盘和下夹盘;在托盘上端固定安装有轴套,在轴套下部圆周方向安装有充气盘,在充气盘上安装有下夹盘。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克剑吴越杨雄
申请(专利权)人:双钱集团新疆昆仑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