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用塑胶件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09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器用塑胶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圆柱形滑块;滑块内部设有:环形集水腔和圆盘形集水腔;滑块的外侧端面上设有:冷却液输入接头和冷却液输出接头;冷却液输入接头通过直条型第一冷却液通道与圆盘形集水腔连通;第一冷却液通道与滑块共轴心,且环形集水腔位于第一冷却液通道外围;冷却液输出接头与环形集水腔连通;环形集水腔还通过若干直条型第二冷却液通道与圆盘形集水腔连通;各第二冷却液通道与第一冷却液通道平行,且各第二冷却液通道沿环形集水腔的周向均布;各第二冷却液通道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多段内螺纹。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器用塑胶件的注塑模具,其滑块设有冷却液通道,可以对滑块进行有效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器用塑胶件的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器用塑胶件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电器用塑胶件通过注塑工艺生产,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注塑模具,注塑模具一般包括母模仁和公模仁,公模仁和母模仁之间形成用于成型电器用塑胶件的型腔。为了注塑某些特殊形状的电器用塑胶件,需要给注塑模具配置圆柱形滑块,滑块可沿自身轴向伸入该型腔,以便注塑出该特殊形状的电器用塑胶件。众所周知,滑块需要配置冷却液通道,以便对滑块进行有效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用塑胶件的注塑模具,其滑块设有冷却液通道,可以对滑块进行有效冷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电器用塑胶件的注塑模具,包括母模仁、公模仁和圆柱形滑块,母模仁和公模仁形成用于成型电器用塑胶件的型腔,滑块可沿自身轴向伸入该型腔;所述滑块沿其轴向分为两段:可伸入型腔的成型辅助段,以及与成型辅助段一体连接的外置段;滑块内部设有与该滑块共轴心的:环形集水腔和圆盘形集水腔;环形集水腔、圆盘形集水腔分设于滑块轴向两端,且圆盘形集水腔位于成型辅助段,环形集水腔位于外置段;所述滑块轴向两端的端面分别为:位于成型辅助段的内侧端面,以及位于成型辅助段外置段的外侧端面;滑块的外侧端面上设有:冷却液输入接头和冷却液输出接头;冷却液输入接头与滑块共轴心,且冷却液输入接头通过直条型第一冷却液通道与圆盘形集水腔连通;第一冷却液通道与滑块共轴心,且环形集水腔位于第一冷却液通道外围;所述冷却液输出接头与环形集水腔连通;环形集水腔还通过若干直条型第二冷却液通道与圆盘形集水腔连通;各第二冷却液通道与第一冷却液通道平行,且各第二冷却液通道沿环形集水腔的周向均布;各第二冷却液通道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多段内螺纹;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内壁上的各段内螺纹,它们沿该第二冷却液通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内壁上、且相邻的两段内螺纹,它们的旋向相反。优选的,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内壁上的各段内螺纹,它们的轴向长度相同。优选的,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内壁上的各段内螺纹,它们的轴向长度之和等于该第二冷却液通道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环形集水腔的内壁覆盖有耐磨导热层。优选的,所述圆盘形集水腔的内壁覆盖有耐磨导热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的内壁覆盖有耐磨导热层。优选的,各第二冷却液通道的内壁分别覆盖有耐磨导热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电器用塑胶件的注塑模具,其滑块设有冷却液通道,可以对滑块进行有效冷却。外部冷却液由冷却液输入接头进入第一冷却液通道,经由第一冷却液通道到达圆盘形集水腔,再分流至各个第二冷却液通道,再汇集至环形集水腔,最后由冷却液输出接头流出,可对滑块进行有效冷却。各第二冷却液通道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多段内螺纹;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内壁上的各段内螺纹,它们沿该第二冷却液通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上述的多段内螺纹可使流经的冷却液产生湍流,可以提高冷却液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对滑块的冷却效果、冷却效率。;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内壁上、且相邻的两段内螺纹,它们的旋向相反;可使流经的冷却液产生更多湍流,可进一步提高冷却液的换热效果,进一步提高滑块的冷却效果、冷却效率。另外,关于滑块与注塑模具(母模仁、公模仁)的配合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电器用塑胶件的具体结构自行设计,这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故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第一冷却液通道和第二冷却液通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器用塑胶件的注塑模具,包括母模仁、公模仁和圆柱形滑块1,母模仁和公模仁形成用于成型电器用塑胶件的型腔,滑块1可沿自身轴向伸入该型腔;所述滑块1沿其轴向分为两段:可伸入型腔的成型辅助段,以及与成型辅助段一体连接的外置段;滑块1内部设有与该滑块1共轴心的:环形集水腔2和圆盘形集水腔3;环形集水腔2、圆盘形集水腔3分设于滑块1轴向两端,且圆盘形集水腔3位于成型辅助段,环形集水腔2位于外置段;所述滑块1轴向两端的端面分别为:位于成型辅助段的内侧端面,以及位于成型辅助段外置段的外侧端面;滑块1的外侧端面上设有:冷却液输入接头4和冷却液输出接头5;冷却液输入接头4与滑块1共轴心,且冷却液输入接头4通过直条型第一冷却液通道6与圆盘形集水腔3连通;第一冷却液通道6与滑块1共轴心,且环形集水腔2位于第一冷却液通道6外围;所述冷却液输出接头5与环形集水腔2连通;环形集水腔2还通过若干直条型第二冷却液通道7与圆盘形集水腔3连通;各第二冷却液通道7与第一冷却液通道6平行,且各第二冷却液通道7沿环形集水腔2的周向均布;各第二冷却液通道7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多段内螺纹(图1和图2中都未示出);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7内壁上的各段内螺纹,它们沿该第二冷却液通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7内壁上、且相邻的两段内螺纹,它们的旋向相反。优选的,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7内壁上的各段内螺纹,它们的轴向长度相同。优选的,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7内壁上的各段内螺纹,它们的轴向长度之和等于该第二冷却液通道7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环形集水腔2的内壁覆盖有耐磨导热层。优选的,所述圆盘形集水腔3的内壁覆盖有耐磨导热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6的内壁覆盖有耐磨导热层。优选的,各第二冷却液通道7的内壁分别覆盖有耐磨导热层。外部冷却液由冷却液输入接头4进入第一冷却液通道6,经由第一冷却液通道6到达圆盘形集水腔3,再分流至各个第二冷却液通道7,再汇集至环形集水腔2,最后由冷却液输出接头5流出,可对滑块1进行有效冷却。各第二冷却液通道7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多段内螺纹;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7内壁上的各段内螺纹,它们沿该第二冷却液通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上述的多段内螺纹可使流经的冷却液产生湍流,可以提高冷却液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对滑块1的冷却效果、冷却效率。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7内壁上、且相邻的两段内螺纹,它们的旋向相反;可使流经的冷却液产生更多湍流,可进一步提高冷却液的换热效果,进一步提高滑块1的冷却效果、冷却效率。另外,关于滑块1与注塑模具(母模仁、公模仁)的配合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电器用塑胶件的具体结构自行设计,这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故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器用塑胶件的注塑模具,包括母模仁、公模仁和圆柱形滑块,母模仁和公模仁形成用于成型电器用塑胶件的型腔,滑块可沿自身轴向伸入该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沿其轴向分为两段:可伸入型腔的成型辅助段,以及与成型辅助段一体连接的外置段;滑块内部设有与该滑块共轴心的:环形集水腔和圆盘形集水腔;环形集水腔、圆盘形集水腔分设于滑块轴向两端,且圆盘形集水腔位于成型辅助段,环形集水腔位于外置段;所述滑块轴向两端的端面分别为:位于成型辅助段的内侧端面,以及位于成型辅助段外置段的外侧端面;滑块的外侧端面上设有:冷却液输入接头和冷却液输出接头;冷却液输入接头与滑块共轴心,且冷却液输入接头通过直条型第一冷却液通道与圆盘形集水腔连通;第一冷却液通道与滑块共轴心,且环形集水腔位于第一冷却液通道外围;所述冷却液输出接头与环形集水腔连通;环形集水腔还通过若干直条型第二冷却液通道与圆盘形集水腔连通;各第二冷却液通道与第一冷却液通道平行,且各第二冷却液通道沿环形集水腔的周向均布;各第二冷却液通道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多段内螺纹;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内壁上的各段内螺纹,它们沿该第二冷却液通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位于同一第二冷却液通道内壁上、且相邻的两段内螺纹,它们的旋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用塑胶件的注塑模具,包括母模仁、公模仁和圆柱形滑块,母模仁和公模仁形成用于成型电器用塑胶件的型腔,滑块可沿自身轴向伸入该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沿其轴向分为两段:可伸入型腔的成型辅助段,以及与成型辅助段一体连接的外置段;滑块内部设有与该滑块共轴心的:环形集水腔和圆盘形集水腔;环形集水腔、圆盘形集水腔分设于滑块轴向两端,且圆盘形集水腔位于成型辅助段,环形集水腔位于外置段;所述滑块轴向两端的端面分别为:位于成型辅助段的内侧端面,以及位于成型辅助段外置段的外侧端面;滑块的外侧端面上设有:冷却液输入接头和冷却液输出接头;冷却液输入接头与滑块共轴心,且冷却液输入接头通过直条型第一冷却液通道与圆盘形集水腔连通;第一冷却液通道与滑块共轴心,且环形集水腔位于第一冷却液通道外围;所述冷却液输出接头与环形集水腔连通;环形集水腔还通过若干直条型第二冷却液通道与圆盘形集水腔连通;各第二冷却液通道与第一冷却液通道平行,且各第二冷却液通道沿环形集水腔的周向均布;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格瑞林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