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装置及废气涡轮增压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759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装置,其提高润滑油的排出性。该轴承装置具备:旋转轴(14);轴颈轴承,设置于旋转轴(14)且能够旋转地支承旋转轴(14);轴承容纳部,容纳轴颈轴承;及作为排油通道的排油空间室(47),形成为与轴承容纳部连通且绕旋转轴(14)设置且下方开放,排油通道在通过旋转轴(14)的中心的水平面(H)以上的区域中,在以通过旋转轴(14)的中心(O)的铅垂面(P)为基准的旋转轴(14)的旋转方向的前侧具有径向剖面上的最小截面积,在以通过旋转轴(14)的中心(O)的铅垂面为基准的旋转轴(14)的旋转方向的后侧具有径向剖面上的最大截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轴承装置及废气涡轮增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装置及适用该轴承装置的废气涡轮增压器。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轴承壳体。该轴承壳体以提高对密封部中的漏油的耐受性为目的,具备用于通过支承旋转轴的轴承的轴贯穿孔及用于接收从该轴贯穿孔的两端排出的润滑油并从下部排出的排油通道,排油通道具有分别与轴贯穿孔的两端连结且从该轴贯穿孔的两端向径向扩展并接收来自轴贯穿孔的润滑油的2个端部油路、及收集来自各端部油路的润滑油并引导至下部排出口的下部油路,在2个端部油路中的至少一个的左右两侧连结有朝向另一个端部油路侧延伸且在上方侧彼此分离的侧方扩张油路,各侧方扩张油路遍及整个高度方向,延伸至比相连连结有该侧方扩张油路的一端部油路的上端部与排出口的中心部的线段更靠另一个端部油路侧的位置,各侧方扩张油路的上端从一个端部油路侧朝向另一个端部油路侧,从与旋转轴的旋转轴心平行的方向向排出口侧倾斜地延伸,并将一端部油路的润滑油引向下部油路。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298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然而,若在包含扩张油路的排油通道中充满润滑油,则因该润滑油的粘性阻力而在旋转轴的旋转中产生损失,成为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效率下降的原因。并且,若在包含扩张油路的排油通道中充满润滑油,则成为润滑油泄漏的原因,从而可能会导致润滑油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侧的密封面泄漏而密封性下降。因此,希望进一步提高润滑油的排出性。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润滑油的排出性的轴承装置及废气涡轮增压器。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旋转轴;轴颈轴承,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且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旋转轴;轴承容纳部,容纳所述轴颈轴承;及排油通道,形成为与所述轴承容纳部连通且绕所述旋转轴设置并且下方开放,所述排油通道在通过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水平面以上的区域中,在以通过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铅垂面为基准的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的前侧具有径向剖面上的最小截面积,在以通过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铅垂面为基准的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的后侧具有径向剖面上的最大截面积。根据该轴承装置,到达排油通道的润滑油沿旋转轴的旋转方向流动。而且,在通过旋转轴的中心的水平面以上的区域中流动的润滑油从排油通道的最小截面积侧向最大截面积侧流动并从排油通道的下方被排出。并且,在通过旋转轴的中心的水平面以下的区域中,润滑油沿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从排油通道的下方朝向最小截面积侧,因此能够阻止润滑油重新流入水平面以上的区域。其结果,能够提高润滑油的排出性。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通道以沿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从所述最小截面积逐渐扩大至所述最大截面的方式形成。根据该轴承装置,到达排油通道的润滑油流经沿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从最小截面积逐渐扩大至最大截面积的通道并从排油通道的下方被排出。其结果,能够提高润滑油的排出性。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通道以沿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从所述最小截面积急剧扩大为所述最大截面积的方式形成。根据该轴承装置,到达排油通道的润滑油流经沿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从最小截面积急剧扩大至最大截面积的通道并从排油通道的下方被排出。其结果,能够提高润滑油的排出性。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通道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的前侧连续地具有所述最小截面积。根据该轴承装置,润滑油在通过旋转轴的中心的水平面以下的区域中,沿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从排油通道的下方朝向最小截面积侧,因此能够显著地获得阻止润滑油重新流入水平面以上的区域的效果。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通道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的后侧连续地具有所述最大截面积。根据该轴承装置,能够提高润滑油的排出性。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通道以通过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铅垂面为界,以从所述最小截面积逐渐扩大至所述最大截面积的方式形成。根据该轴承装置,在通过旋转轴的中心的水平面以下的区域中,能够以通过旋转轴的中心的铅垂面为界,分开具有阻止润滑油重新流入水平面以上的区域的功能、及将润滑油向排油通道的下方排出的功能。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通道的所述截面积在径向上发生变化。根据该轴承装置,当存在妨碍在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上使截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时,能够有效地使截面积发生变化。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通道的所述截面积在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上发生变化。根据该轴承装置,当存在妨碍在旋转轴的径向上使截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时,能够有效地使截面积发生变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涡轮;压缩机;旋转轴,在同轴上连结所述涡轮与所述压缩机;壳体,容纳所述涡轮、所述压缩机及所述旋转轴;轴颈轴承,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且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旋转轴;轴承容纳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且容纳所述轴颈轴承;排油通道,形成为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轴承容纳部连通并绕所述旋转轴设置并且下方开放;及上述中任一个所述的轴承装置。根据该废气涡轮增压器,能够提高润滑油的排出性。因此,能够减少因润滑油的粘性阻力而在旋转轴的旋转中产生的损失,从而能够抑制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效率下降。并且,能够抑制润滑油泄漏,从而能够阻止润滑油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侧的密封面泄漏而密封性下降的情况。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润滑油的排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轴承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轴承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轴承部分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轴承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轴承部分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轴承部分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轴承部分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由该实施方式所限定。并且,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件中包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替换且容易理解的构成要件或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件。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轴承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轴承部分的放大图。图1所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11主要由涡轮12、压缩机13及旋转轴14构成,且这些容纳于壳体15内。壳体15中,内部形成为中空,且具有呈容纳涡轮12结构的第1空间部S1的涡轮壳体15A、呈容纳压缩机13结构的第2空间部S2的压缩机盖15B及呈容纳旋转轴14的第3空间部S3的轴承壳体15C。轴承壳体15C的第3空间部S3位于涡轮壳体15A的第1空间部S1与压缩机盖15B的第2空间部S2之间。旋转轴14中,涡轮12侧的端部通过涡轮侧轴承即轴颈轴承21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压缩机13侧的端部通过压缩机侧轴承即轴颈轴承22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且通过推力轴承23限制向旋转轴14延伸的轴向的移动。并且,旋转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旋转轴;轴颈轴承,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且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旋转轴;轴承容纳部,容纳所述轴颈轴承;及排油通道,形成为与所述轴承容纳部连通且绕所述旋转轴设置并且下方开放,所述排油通道在通过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水平面以上的区域中,在以通过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铅垂面为基准的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的前侧具有径向剖面上的最小截面积,在以通过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铅垂面为基准的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的后侧具有径向剖面上的最大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旋转轴;轴颈轴承,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且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旋转轴;轴承容纳部,容纳所述轴颈轴承;及排油通道,形成为与所述轴承容纳部连通且绕所述旋转轴设置并且下方开放,所述排油通道在通过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水平面以上的区域中,在以通过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铅垂面为基准的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的前侧具有径向剖面上的最小截面积,在以通过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铅垂面为基准的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的后侧具有径向剖面上的最大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通道以沿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从所述最小截面积逐渐扩大至所述最大截面积的方式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通道以沿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从所述最小截面积急剧扩大为所述最大截面积的方式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通道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的前侧连续地具有所述最小截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岛优也石崎达也段本洋辅秋山洋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