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58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下部空间盛放油;驱动电机,以从所述外壳的上端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上部空间;转轴,结合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外壳中盛放的油向上侧引导的供油流路;框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下侧;固定涡旋盘,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下侧,在所述固定涡旋盘设置有固定涡卷部;回旋涡旋盘,设置于所述框架和所述固定涡旋盘之间,设置有回旋涡卷部以与所述固定涡卷部相咬合而形成压缩室,设置有转轴结合部以供所述转轴贯穿并结合;以及油回收单元,包括:油分离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部空间,用于从制冷剂分离油;以及油引导部,用于将在所述油分离部分离的油向所述外壳的下部空间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涡旋式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旋式压缩机,尤其是涉及压缩部位于电动部下侧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压缩机适用于诸如冰箱或空调的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以下,简称为冷冻循环)。在压缩机中,通常将电动机的电动部和利用该电动部进行工作的压缩部一起设置于密闭的外壳的内部空间的情况可以称为密闭式压缩机,将电动部在外壳的外部另行设置的情况称为开放式压缩机。家庭用或公司用冷冻装置大部分使用密闭式压缩机。压缩机可以根据压缩制冷剂的方式而划分为往复式、旋转式、涡旋式等。往复式压缩机是活塞驱动部使活塞以直线方式移动并压缩制冷剂的方式,旋转式压缩机是利用缸筒的压缩空间中进行偏心旋转运动的滚动活塞和与该滚动活塞相接触并将缸筒的压缩空间划分为吸入室和吐出室的叶片来压缩制冷剂的方式,涡旋式压缩机是在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之间形成由吸入室、中间压室、吐出室构成的两个一对的压缩室以连续地压缩制冷剂的方式。另外,压缩机可以根据电动部和压缩部的位置而划分为上部压缩式或下部压缩式。上部压缩式是压缩部位于比电动部更上侧的位置的方式,下部压缩式是压缩部位于比电动部更下侧的位置的方式。尤其是,在下部压缩式的情况下,吐出到外壳的内部空间的制冷剂向位于该外壳的上部的吐出管移动,而另一方面,油与之相反地被回收到设于压缩部的下侧的储油空间,因此,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油与制冷剂相混合并向压缩机外部排出,或者被制冷剂的压力推挤而停滞于电动部上侧的危险。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下部压缩式涡旋式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如图所示,现有技术的下部压缩式涡旋式压缩机包括:电动部2,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空间,具有驱动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压缩部3,设置于电动部2的下侧;转轴5,用于将电动部2的旋转力传递给压缩部3。在外壳1的下部连接有与压缩部3相连通的制冷剂吸入管15,在外壳1的上部连接有将吐出到该外壳1的内部空间1a的制冷剂向冷冻循环排出的制冷剂吐出管16。外壳1的内部空间1a划分为:第一空间S1,作为电动部2和压缩部3之间的空间;第二空间S2,在电动部2的上侧与第一空间S1相连通;第三空间S3,在压缩部3的下侧与第二空间S2相连通,并且构成储油空间。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利用定子21的内周面和转子22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以及形成于后述的转子22的插槽212b内侧的第一流路P1相连通,第二空间S2和第三空间S3利用形成于外壳1的内周面和电动部2的外周面之间的第二流路P2以及形成于外壳1的内周面和压缩部3的外周面之间的第三流路P3相连通。压缩部3包括:主框架31,在定子21的下侧固定于外壳1的内周面;非回旋涡旋盘32(以下,简称为固定涡旋盘),结合于主框架31的下侧;以及回旋涡旋盘33,位于主框架31和固定涡旋盘32之间,与转轴5的偏心部53相结合并进行回旋运动,从而在与固定涡旋盘32之间形成两个一对的压缩室V。附图中未说明标记5a为供油流路,7为平衡锤,11为圆筒壳体,12为上部帽,13为下部帽,34为吐出盖,35为十字环,326为固定涡卷部,333为转轴结合部,334为回旋涡卷部。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下部压缩式涡旋式压缩机中,从压缩部3吐出到第一空间S1的制冷剂和油通过设置于电动部2的第一流路P1向设置于该电动部2的上侧的第二空间S2移动,在第二空间S2中制冷剂和油进行分离后,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吐出管16向外部排出,另一方面,油通过第二流路S2和第三流路S3回收到设于外壳1的下部的第三空间S3。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下部压缩式涡旋式压缩机中,在第二空间S2分离的油需要通过形成于外壳1的内周面和定子21的外周面之间的第二流路P2向第三空间S3方向移动,但是由于第二流路P2的面积较窄,大量的油未被回收到储油空间而滞留于第二空间S2。由此,储油空间的油量变得不足而无法向压缩部3供应足够的油,从而在压缩部中引起摩擦损失或磨损。并且,在现有技术的下部压缩式涡旋式压缩机中,随着第二空间S2中滞留的油与从压缩部3吐出的制冷剂再次混合并向压缩机外部排出,将进一步加重压缩机内部的油不足。并且,在现有技术的下部压缩式涡旋式压缩机中,因在第二空间S2分离的油仅利用自重而流落并回收到储油空间,如前所述,在第二流路P2的面积较窄的情况下,油将无法顺畅地通过第二流路P2,从而减少油回收量。并且,在现有技术的下部压缩式涡旋式压缩机中,电动部2中的第二流路P2沿着与制冷剂吐出管16的结合方向(端部的中心线方向)相同的方向形成,因此,通过电动部2并流入到第二空间S2的制冷剂将快速地从制冷剂吐出管16流出,从而无法从制冷剂有效地分离油。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在外壳内部将制冷剂流路和油流路进行分离,以使从制冷剂分离的油顺畅地回收到储油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防止在外壳的内部从制冷剂分离的油与从压缩部吐出的制冷剂相混合,从而能够减少油吐出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能够将从电动部的一侧空间分离的油强制回收到储油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在电动部的一侧空间能够有效地使油从制冷剂分离。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外壳,具有内部空间;电动部,设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具有结合于所述外壳的定子和在所述定子的内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的转子,所述电动部在所述定子的外周面和所述外壳的内周面之间具有油回收流路;压缩部,设置于所述电动部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将压缩部中被压缩的制冷剂向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吐出的吐出口;转轴,从所述电动部向所述压缩部传递驱动力;以及油引导部,利用所述转轴强制回收在所述电动部的上侧空间分离的油。其中,在所述电动部的上侧空间可以设置有油分离部,以从向所述上侧空间移动的制冷剂分离油,并利用所述油引导部强制回收分离的油。此外,在所述压缩部可以设置有油泵,或者所述油引导部的出口连接于具有比所述油分离部的压力更低的压力的部位,以将被所述油引导部回收的油引导到形成于所述转轴的内部的供油流路。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下部空间盛放油;驱动电机,以从所述外壳的上端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上部空间;转轴,结合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外壳中盛放的油向上侧引导的供油流路;框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下侧;固定涡旋盘,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下侧,在所述固定涡旋盘设置有固定涡卷部;回旋涡旋盘,设置于所述框架和所述固定涡旋盘之间,设置有回旋涡卷部以与所述固定涡卷部相咬合而形成压缩室,设置有转轴结合部以供所述转轴贯穿并结合;以及油回收单元,包括:油分离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部空间,用于从制冷剂分离油;以及油引导部,用于将在所述油分离部分离的油向所述外壳的下部空间引导。其中,所述油分离部可以包括:油分离筒,具有规定的油分离空间,所述油引导部的一端与所述油分离筒相连通;以及连通管,设置于所述油分离筒的一侧,用于将所述油分离空间与所述上部空间相连通。此外,所述连通管的端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可以相对于所述转轴的轴方向以规定的角度交叉。此外,在所述油分离筒可以连通有贯穿所述外壳的制冷剂吐出管的一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下部空间盛放油;驱动电机,以从所述外壳的上端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上部空间;转轴,结合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外壳中盛放的油向上侧引导的供油流路;框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下侧;固定涡旋盘,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下侧,在所述固定涡旋盘设置有固定涡卷部;回旋涡旋盘,设置于所述框架和所述固定涡旋盘之间,设置有回旋涡卷部以与所述固定涡卷部相咬合而形成压缩室,设置有转轴结合部以供所述转轴贯穿并结合;以及油回收单元,包括:油分离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部空间,用于从制冷剂分离油;以及油引导部,用于将在所述油分离部分离的油向所述外壳的下部空间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6 KR 10-2016-0051045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下部空间盛放油;驱动电机,以从所述外壳的上端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上部空间;转轴,结合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外壳中盛放的油向上侧引导的供油流路;框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下侧;固定涡旋盘,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下侧,在所述固定涡旋盘设置有固定涡卷部;回旋涡旋盘,设置于所述框架和所述固定涡旋盘之间,设置有回旋涡卷部以与所述固定涡卷部相咬合而形成压缩室,设置有转轴结合部以供所述转轴贯穿并结合;以及油回收单元,包括:油分离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部空间,用于从制冷剂分离油;以及油引导部,用于将在所述油分离部分离的油向所述外壳的下部空间引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部包括:油分离筒,具有规定的油分离空间,所述油引导部的一端与所述油分离筒相连通;以及连通管,设置于所述油分离筒的一侧,用于将所述油分离空间与所述上部空间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端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相对于所述转轴的轴方向以规定的角度交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分离筒连通有贯穿所述外壳的制冷剂吐出管的一端,所述制冷剂吐出管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所述连通管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以规定的角度交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引导部包括:油回收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油分离筒;以及油泵,具有供所述油回收管的另一端连接的吸入口,用于抽吸在所述油分离筒分离的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引导部由一端连接于所述油分离筒的油回收管构成,所述油回收管的另一端与具有比所述油分离筒的内部压力更低的压力的部位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形成有用于引导所述外壳中盛放的油的供油流路,在所述固定涡旋盘形成有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的轴受部,在所述转轴形成有供油孔,所述供油孔将通过所述供油流路向上吸入的油引导到与所述轴受部的轴承面,在所述轴受部形成有油通孔,所述油回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通孔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的外周面或与所述转轴的外周面对应的所述轴受部的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油通孔相连通的油腔室。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部由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部空间并将所述上部空间沿着轴方向划分为两个部分的油分离板构成,在所述油分离板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油分离板的上下两侧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中的一部分通孔与所述油引导部相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定子,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以及转子,在所述定子的内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且与所述定子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兑炅李康旭金哲焕李丙哲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