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固化聚酰亚胺新材料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关于一种光固化聚酰亚胺新材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分子结构中存在含氮五元杂环、芳杂环的共轭效应、分子链间和分子链内形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使其具有无可比拟的耐热性、耐低温性、耐辐射性、耐老化性、耐溶剂性、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绝缘性能、介电性能等,被广泛用作于涂料、纤维、胶粘剂、分离膜、工程塑料、泡沫材料、封装材料、光刻胶及复合材料等,在微电子、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光伏能源、信息储存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CN1428361A公开了一种易加工的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以4,4-二苯醚四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聚合单体,用化学酰亚胺化和热酰亚胺化相结合的溶液缩聚方法合成出了耐高温、耐溶剂的聚酰亚胺树脂。该聚酰亚胺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由此模压成型的聚酰亚胺板材强度高、耐燃烧,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67.7℃,5%热失重温度为543.1℃,拉伸强度为145MPa,冲击强度为192KJ/m2,压缩强度为1635MPa,氧指数为46.2,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材料。CN1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固化聚酰亚胺新材料制备方法,制备技术方案如下:按照质量分数,将32.4‑38.6份的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9‑8.4份的1,3‑二(4‑氨苯氧基)苯、0.1‑0.8份的三乙胺和150‑260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氮气保护下,搅拌均匀,然后将64.3‑75.6份的六氟二酐加到反应釜中,然后控温20‑30℃,反应7‑12h;完成反应后,将13.7‑18.5份的活性封端剂和50‑60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均匀后滴加到反应釜中,继续反应10‑20h,然后升温到150‑200℃,反应10‑15h;完成反应后降温到80‑1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固化聚酰亚胺新材料制备方法,制备技术方案如下:按照质量分数,将32.4-38.6份的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9-8.4份的1,3-二(4-氨苯氧基)苯、0.1-0.8份的三乙胺和150-260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氮气保护下,搅拌均匀,然后将64.3-75.6份的六氟二酐加到反应釜中,然后控温20-30℃,反应7-12h;完成反应后,将13.7-18.5份的活性封端剂和50-60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均匀后滴加到反应釜中,继续反应10-20h,然后升温到150-200℃,反应10-15h;完成反应后降温到80-120℃,加入18.2-26.4份的光敏性单体、0.05-0.5份的三苯基膦和0.1-0.5阻聚剂对苯二酚、0.05-0.5份的聚乙烯咪唑啉鎓乙酸盐、0.01-0.2份聚[[八氢-5-(甲氧羰基)-5-甲基-4,7-亚甲基-1H-茚-1,3-二基]-1,2-乙二基]、0.01-0.06份的(R)-1,1-螺二氢茚-7,7-二酚、0.1-0.7份5-硼酸频那醇酯吲哚-2-酮,反应10-20h;然后将反应体系到入甲醇中沉析,过滤,洗涤,干燥,粉碎;将得到的55-60份固体、1-5份的光引发剂、5-10份活性稀释剂和20-100份的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后,旋涂于载玻片上,在烘箱中以100-150℃干燥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可,王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孝感寰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