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185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38
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30)具有:多个落水管部件(40);多个外部气体供给孔(36),其被形成于落水管部件(40)之间。外部气体供给孔(36)容许从车辆的前格栅引入的外部气体朝向发动机流动的情况。落水管部件(40)具有上侧落水管部件(34)和下侧落水管部件(38),下侧落水管部件(38)位于上侧落水管部件(34)的下方且位于相对于上侧落水管部件(34)而向宽度方向偏离的位置处。下侧落水管部件(38)被配置为,具有相对于水平线而倾斜的倾斜角度。在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靠近下侧端处形成有切口(38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例如,散热器支架罩具有多个落水管部件,在多个落水管部件之间形成有外部气体供给孔。从车辆的前格栅引入的外部气体经由散热器支架罩的外部气体供给孔而向发动机被供给。
技术介绍
如图10所示,在汽车101的行驶过程中,外部气体a从前格栅118的外部气体导入口118a而被引入汽车101内。作为被引入的外部气体a的一部分的外部气体a1被使用于对设置于发动机舱110内的散热器122进行冷却。作为被引入的外部气体a的一部分的外部气体a2经由对散热器122的上部进行覆盖的散热器支架罩130的开口部132而向发动机(未图示)被供给(参照日本特开平11-245744号公报(744专利))。散热器支架罩130的开口部132具有多个外部气体供给孔136。如图11~14所示,散热器支架罩130例如在开口部132处具有狭缝状的多个外部气体供给孔136。外部气体供给孔136被形成为,通过落水管部件140而被划分以使得在前后方向上变长。各落水管部件140具有上侧落水管部件134和大致U字状的下侧落水管部件138。而且,多个落水管部件140以堵塞外部气体供给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其对散热器的上部进行覆盖,并具有:多个落水管部件;多个外部气体供给孔,其被形成于所述落水管部件之间,并容许从车辆的前格栅被引入的外部气体朝向发动机流动,所述落水管部件具有上侧落水管部件和下侧落水管部件,所述下侧落水管部件位于所述上侧落水管部件的下方、且位于相对于所述上侧落水管部件而向宽度方向偏离的位置处,所述下侧落水管部件被配置为,具有相对于水平线而倾斜的倾斜角度,在所述下侧落水管部件的靠近下侧端处形成有切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6 JP 2016-0879661.一种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其对散热器的上部进行覆盖,并具有:多个落水管部件;多个外部气体供给孔,其被形成于所述落水管部件之间,并容许从车辆的前格栅被引入的外部气体朝向发动机流动,所述落水管部件具有上侧落水管部件和下侧落水管部件,所述下侧落水管部件位于所述上侧落水管部件的下方、且位于相对于所述上侧落水管部件而向宽度方向偏离的位置处,所述下侧落水管部件被配置为,具有相对于水平线而倾斜的倾斜角度,在所述下侧落水管部件的靠近下侧端处形成有切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其中,所述落水管部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较长,所述下侧落水管部件以前端成为所述下侧端的方式而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其中,具有平面状部和被形成于所述平面状部上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邦明神谷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