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14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及汽车。该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包括:车身骨架、多个公差调节组件及由复合材料制成的侧围门框本体;其中,所述侧围门框本体与所述车身骨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安装部,各所述公差调节组件分别对应设置各安装部上,用于在将侧围门框本体与车身骨架紧固后能从不同方向吸收二者之间的尺寸疲劳蠕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侧围门框安装结构,通过将复合材料制成的侧围门框通过工装定位在相对于车身骨架安装点的预设位置,通过公差调节组件将两者紧固后吸收侧围门框与车身骨架间的尺寸疲劳蠕变,使得侧门洞与周边的覆盖件尺寸配合关系不受车身骨架扭转弯曲形变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轻量化是提高汽车动力性,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汽车轻量化技术的推动下,各大车企推出了各种极致轻量化的汽车车身构造,如:全铝车身、碳纤维车身塑料覆盖件、铝型材车身骨架碳纤维覆盖件、铝型材车身骨架塑料覆盖件等颠覆传统汽车的新材料新工艺。在当今的汽车轻量化研发领域,铝合金车身+塑料覆盖件的组合模式深受各大车企青睐。铝合金车身构造主要为铝型材车架和冲压铝板焊接在一起形成铝合金白车身,外部覆上塑料覆盖件,已达到精美的外观。在铝合金车身开发过程中,一般而言,铝型材、冲压铝板单件制造位置度平均公差为±0.5mm,两件铝制件焊接平均公差为±2mm,多件铝制件焊接公差是累计的,这样使得整个铝合金白车身焊接完成以后,XYZ三个方向的公差很难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而且每一辆白车身焊接完成后的状态都不一致。在这样的铝合金白车身上安装车门密封条、侧车门、外覆盖件等外观零部件,其在线装配、尺寸控制、返工维修的工作频繁而又艰巨。目前汽车
,铝合金白车身尺寸控制差、制造合格率低,现阶段控制在40%左右,车门密封条、侧车门、外覆盖件等外观零部件强制安装在铝合金白车身上,存在线上装配困难、尺寸控制差、线下返工频繁、零部件耐久性差等缺陷;并且在车辆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同的工况环境会对车身产生扭转、弯曲的作用力,使车身在运行过程中不停地扭转、弯曲。这样,安装在铝合金白车身上的塑料覆盖件易产生尺寸疲劳蠕变,致使外观间隙变大、面差变大,发生翘曲、凹陷等影响车辆外观品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侧围门框与铝车身骨架之间装配公差难以控制的问题。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包括:车身骨架、多个公差调节组件及由复合材料制成的侧围门框本体;其中,所述侧围门框本体与所述车身骨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安装部,各所述公差调节组件分别对应设置在各所述安装部上,用于在将所述侧围门框本体与所述车身骨架紧固后能从不同方向吸收二者之间的尺寸疲劳蠕变。进一步地,上述侧围门框安装结构中,所述侧围门框本体包括:顶部侧板、前部侧板、第一侧板、底部侧板、第二侧板、后部侧板及侧门洞;其中,所述侧门洞位于所述顶部侧板、所述前部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底部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后部侧板围设的区域中。进一步地,上述侧围门框安装结构中,所述侧门洞为所述顶部侧板的第一内侧边、所述前部侧板的第二内侧边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三内侧边、所述底部侧板的第四内侧边和第五内侧边依次围接而成的空腔。进一步地,上述侧围门框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一内侧边与所述第二内侧边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二内侧边与所述第三内侧边之间设置有圆角;所述第三内侧边与所述第四内侧边之间设置有圆角;所述第四内侧边与所述第五内侧边之间设置有圆角,所述第五内侧边与所述第一内侧边之间呈直角或锐角设置。进一步地,上述侧围门框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一侧板上沿Y向设置有若干所述公差调节组件;所述底部侧板上沿X向设置有若干所述公差调节组件;所述第二侧板上沿Y向设置有若干所述公差调节组件;所述后部侧板上沿X向设置有若干所述公差调节组件;其中,X向是指与所述底部侧板平行的方向,Y向是指与所述底部侧板垂直的方向。进一步地,上述侧围门框安装结构中,所述侧围门框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安装点,各所述安装点用于安装对手件;所述对手件包括:裙板、内饰门槛、顶盖外板、侧车门玻璃、内饰顶棚、后侧围外板、角窗饰板、翼子板总成、内饰护板、侧车门总成、前舱盖总成、前挡风玻璃、A柱外饰板、玻璃导轨和外饰护板。进一步地,上述侧围门框安装结构中,所述公差调节组件包括:水平向安装件、法向调节件和紧固件;其中,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水平向安装件上的安装过孔并与所述法向调节件紧固。进一步地,上述侧围门框安装结构中,所述法向调节件包括:与所述水平向安装件支撑配合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车身骨架支撑配合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沿垂直所述车身骨架的方向位置可调,所述安装过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紧固件的外径以在所述安装过孔与所述紧固件之间形成可令所述紧固件沿垂直于所述法向调节件的方向调节的调节间隙。进一步地,上述侧围门框安装结构中,所述水平向安装件的两相对侧面设置有滑动安装槽,所述侧围门框本体上形成有矩形通孔,围绕所述矩形通孔的两个纵向长边夹持在所述滑动安装槽内。进一步地,上述侧围门框安装结构中,其中一个所述纵向长边上形成有向远离所述紧固件方向凹陷的定位凹槽,所述水平向安装件上设置有定位卡子,所述定位卡子适于在设置有定位凹槽的所述纵向长边上抵压滑动并适于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进一步地,上述侧围门框安装结构中,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定位卡子之间形成蠕变预留间隙。进一步地,上述侧围门框安装结构中,所述侧围门框本体由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侧围门框安装结构,通过将复合材料制成的侧围门框通过工装定位在相对于车身骨架安装点的预设位置,通过公差调节组件将两者紧固后吸收侧围门框与车身骨架间的尺寸疲劳蠕变,使得侧门洞与周边的覆盖件尺寸配合关系不受车身骨架扭转弯曲形变的影响;侧围门框本体和周边的覆盖件可以选择同样的复合材料,它们的热膨胀系数、收缩率相近,在受外界冷热环境的影响下尺寸变化趋势一致,进一步保证了侧门洞周边的尺寸配合关系不受冷热环境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侧围门框安装结构。由于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侧围门框安装结构的汽车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装配误差小,合格率较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围门框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1中沿D-D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1中沿E-E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图1中沿F-F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图1中沿G-G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图1中沿H-H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拆掉车身骨架后侧围门框本体与公差调节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侧围门框本体与车身骨架上公差调节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围门框本体在矩形通孔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法向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法向调节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骨架(3)、多个公差调节组件(2)及由复合材料制成的侧围门框本体(1);其中,所述侧围门框本体(1)与所述车身骨架(3)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安装部,各所述公差调节组件(2)分别对应设置在各所述安装部上,用于在将所述侧围门框本体(1)与所述车身骨架(3)紧固后能从不同方向吸收二者之间的尺寸疲劳蠕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骨架(3)、多个公差调节组件(2)及由复合材料制成的侧围门框本体(1);其中,所述侧围门框本体(1)与所述车身骨架(3)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安装部,各所述公差调节组件(2)分别对应设置在各所述安装部上,用于在将所述侧围门框本体(1)与所述车身骨架(3)紧固后能从不同方向吸收二者之间的尺寸疲劳蠕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门框本体(1)包括:顶部侧板(11)、前部侧板(12)、第一侧板(13)、底部侧板(14)、第二侧板(15)、后部侧板(16)及侧门洞(17);其中,所述侧门洞(17)位于所述顶部侧板(11)、所述前部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3)、所述底部侧板(14)、所述第二侧板(15)和后部侧板(16)围设的区域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洞(17)为所述顶部侧板(11)的第一内侧边(a)、所述前部侧板(12)的第二内侧边(b)、所述第一侧板(13)的第三内侧边(c)、所述底部侧板(14)的第四内侧边(d)和第五内侧边(e)依次围接而成的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边(a)与所述第二内侧边(b)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二内侧边(b)与所述第三内侧边(c)之间设置有圆角;所述第三内侧边(c)与所述第四内侧边(d)之间设置有圆角;所述第四内侧边(d)与所述第五内侧边(e)之间设置有圆角,所述第五内侧边(151)与所述第一内侧边(111)之间呈直角或锐角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3)上沿Y向设置有若干所述公差调节组件(2);所述底部侧板(14)上沿X向设置有若干所述公差调节组件(2);所述第二侧板(15)上沿Y向设置有若干所述公差调节组件(2);所述后部侧板(16)上沿X向设置有若干所述公差调节组件(2);其中,X向是指与所述底部侧板(14)平行的方向,Y向是指与所述底部侧板(14)垂直的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围门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门框本体(1)上还设置有多个安装点,各所述安装点用于安装对手件;所述对手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罗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