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D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车辆后流水槽部分在实验中常出现强度不足、疲劳破坏等问题。如SUV等大型车的D柱处(车辆后流水槽处)的结构强度较差,焊点容易疲劳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D柱组件,所述D柱组件的结构强度高、工艺性好。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D柱组件。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D柱组件,包括:D柱外板;D柱内板,所述D柱内板与所述D柱外板相连,且共同限定出腔体;后流水槽加强板,所述后流水槽加强板设于所述腔体内,且支撑在所述D柱内板与所述D柱外板之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D柱组件,通过在D柱内板和D柱外板共同形成的腔室内设置后流水槽加强板,有效地提高了D柱处的结构强度,从而有效地防止了D柱在试验和驾驶过程中因强度不足而发生开裂等问题,且后流水槽加强板的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性能良好,结构简单,进而可降低模具开发费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D柱组件,所述后流水槽加强板包括:主板体,所述主板体与所述D柱外板朝向所述D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D柱外板;D柱内板,所述D柱内板与所述D柱外板相连,且共同限定出腔体;后流水槽加强板,所述后流水槽加强板设于所述腔体内,且支撑在所述D柱内板与所述D柱外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D柱外板;D柱内板,所述D柱内板与所述D柱外板相连,且共同限定出腔体;后流水槽加强板,所述后流水槽加强板设于所述腔体内,且支撑在所述D柱内板与所述D柱外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流水槽加强板包括:主板体,所述主板体与所述D柱外板朝向所述D柱内板的表面相连;支腿,所述支腿与所述主板体相连,且与所述D柱内板朝向所述D柱外板的表面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为多个,沿所述主板体的边沿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包括: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主板体的边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支撑板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