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13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车架结构,包括盒式纵梁、横梁、前独立悬架横梁、前独立悬架安装支架、底盘连接件和后板簧安装支架,所述盒式纵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盒式纵梁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个横梁,两个所述盒式纵梁之间一端设置有前独立悬架横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客车车架通过全冲压、盒式结构组成系统基本构架,具有薄、匀、轻、强的结构特点,能同时满足不同发动机的变化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盒式纵梁、横梁中分别设置了大量的管线穿插固定孔一和管线穿插固定孔二,从而确保客车底盘、客车车身中的管、线固定可靠,穿插更方便,且线路布置更加有序、有条理,且大量的固定孔减少了盒式纵梁、横梁整体的重量,以及生产加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车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架结构,具体为一种客车车架结构,属于客车车架结构应用

技术介绍
车架结构在客车生产加工中不可或缺,通过车架结构将客车车身与底盘连接固定,保证客车的正常使用。现有的客车车架结构在存在着以下缺陷:1、现在常规前置客车车架非盒式、冲压结构,强度相对较弱;2、现常规客车车架上无安装、固定管线的孔位,仅通过扎带等方式固定,杂乱穿插,隐患较大;3、由于车架与车身通过连接件刚性焊接固定,而非螺栓连接,舒适性较差;且通常一种车架仅针对一种车型或发动机,如需调整横梁变化较大,通用性及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在常规前置客车车架非盒式、冲压结构,强度相对较弱,现常规客车车架上无安装、固定管线的孔位,仅通过扎带等方式固定,杂乱穿插,隐患较大,且由于车架与车身通过连接件刚性焊接固定,而非螺栓连接,舒适性较差,且通常一种车架仅针对一种车型或发动机,如需调整横梁变化较大,通用性及适应性较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客车车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客车车架结构,包括盒式纵梁、横梁、前独立悬架横梁、前独立悬架安装支架、底盘连接件和后板簧安装支架,所述盒式纵梁的数量为两个,盒式纵梁采用高强度钢全冲压成盒式结构,具有薄、匀、轻、强的结构特点,两个所述盒式纵梁呈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盒式纵梁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个横梁,盒式纵梁和若干个横梁搭建的基本架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满足不同发动机更换及其附件变化的要求,而无需调整基本架构,两个所述盒式纵梁之间一端设置有前独立悬架横梁,且两个所述盒式纵梁之间另一端垂直设置有后板簧安装支架,两个所述盒式纵梁两端均设置有底盘连接件;所述前独立悬架横梁与后板簧安装支架将该车架结构划分为前段车架、中段车架和后段车架三部分,所述前段车架中安装有前独立悬架安装支架,所述后段车架中安装有板簧悬架,后板簧安装支架用于安装不同片数的板簧,从而可靠调节整车高度参数;两个所述盒式纵梁上均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圆形的管线穿插固定孔一,所述横梁上均贯穿安装有若干个圆形的管线穿插固定孔二,盒式纵梁、横梁中分别设置了大量的管线穿插固定孔一和管线穿插固定孔二,从而确保客车底盘、客车车身中的管、线固定可靠,穿插更方便,且线路布置更加有序、有条理,且大量的固定孔在减少了盒式纵梁、横梁整体的重量,以及生产加工的成本。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所述横梁与两个盒式纵梁的连接方式为铆接或焊接,从而搭建了一种客车车架的基本构架。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两个所述盒式纵梁和横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螺孔,若干个所述螺孔中均安装有螺栓,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于盒式大梁上,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所述底盘连接件上均至少设置有两个方便与底盘连接的车身螺栓连接孔。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所述前独立悬架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盒式纵梁焊接固定,且所述前独立悬架横梁与两个盒式纵梁均呈垂直设置,前独立悬架横梁用于前段载荷支撑,前独立悬架安装支架上的参数调节支架固定在前独立悬架横梁上,通过特定机构对前独立悬架安装支架的四轮定位参数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两个所述盒式纵梁一端与后板簧安装支架铆接固定,且后板簧安装支架设置在两个盒式纵梁之间。该车架结构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盒式纵梁与横梁通过铆接或焊接方式连接,搭建客车车架的基本构架,盒式纵梁、横梁中分别设置了大量的管线穿插固定孔一和管线穿插固定孔二,固定孔一和管线穿插固定孔二用于对客车底盘、客车车身中的管、线进行穿插固定;步骤二:通过盒式纵梁、横梁上若干个螺孔中的螺栓将车身和底盘固定连接,前段中安装前独立悬架安装支架,后段安装安装板簧悬架,前独立悬架横梁用于承担发动机前置的集中载荷,安装于其上的前独立悬架通过特殊机构对整车四轮定位参数进行调节;步骤三:盒式纵梁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具有较强的舒适性,盒式纵梁后段采用焊接或铆接方式固定了后板簧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固定数篇后板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客车车架通过全冲压、盒式结构组成系统基本构架,具有薄、匀、轻、强的结构特点,能同时满足不同发动机的变化要求。本专利技术中的盒式纵梁、横梁中分别设置了大量的管线穿插固定孔一和管线穿插固定孔二,从而确保客车底盘、客车车身中的管、线固定可靠,穿插更方便,且线路布置更加有序、有条理,且大量的固定孔在减少了盒式纵梁、横梁整体的重量,以及生产加工的成本。2、该结构中的附件通过盒式纵梁、横梁上若干个螺孔中的螺栓将车身和底盘固定连接,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舒适性,且保证该客车车架安装使用或拆卸更加便捷。3、本车架结构所采用的盒式纵梁和横梁搭建的车架架构,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能满足不同发动机的安装要求,同时,车架上设置有大量安装孔位或支架能满足不同发动机及其整车附属部件变化的安装需求,不会因为发动机的更改带来的附属部件变化而改变;本车架结构安装方便,牢固耐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盒式纵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横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前独立悬架横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底盘连接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后板簧安装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与发达机A搭载装配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与发达机A搭载装配侧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与发达机B搭载装配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与发达机B搭载装配侧视图。图11为独立悬架中调节四轮定位参数的特殊机构主视图。图12为独立悬架中调节四轮定位参数的特殊机构侧视图。图13为独立悬架中调节四轮定位参数的特殊机构俯视图。图中:1、盒式纵梁;11、管线穿插固定孔一;12、螺孔;2、横梁;21、管线穿插固定孔二;3、前独立悬架横梁;4、前独立悬架安装支架;5、底盘连接件;51、车身螺栓连接孔;6、后板簧安装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3所示,一种客车车架结构,包括盒式纵梁1、横梁2、前独立悬架横梁3、前独立悬架固定支架4、底盘连接件5和后板簧安装支架6,盒式纵梁1的数量为两个,盒式纵梁1采用高强度钢全冲压成盒式结构,具有薄、匀、轻、强的结构特点,两个盒式纵梁1呈平行设置,两个盒式纵梁1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个横梁2,盒式纵梁1和若干个横梁2搭建的基本架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满足不同发动机更换及其附件变化的要求,而无需调整基本架构,两个盒式纵梁1之间一端设置有前独立悬架横梁3,且两个盒式纵梁1之间另一端垂直设置有后板簧安装支架6,两个盒式纵梁1两端均设置有底盘连接件5;前独立悬架横梁3与后板簧安装支架6将该车架结构划分为前段车架、中段车架和后段车架三部分,前段车架中安装有前独立悬架安装支架4,后段车架中安装有板簧悬架,后板簧安装支架6用于安装不同片数的板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盒式纵梁(1)、横梁(2)、前独立悬架横梁(3)、前独立悬架安装支架(4)、底盘连接件(5)和后板簧安装支架(6),所述盒式纵梁(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盒式纵梁(1)呈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盒式纵梁(1)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个横梁(2),两个所述盒式纵梁(1)之间一端设置有前独立悬架横梁(3),且两个所述盒式纵梁(1)之间另一端垂直设置有后板簧安装支架(6),两个所述盒式纵梁(1)两端均设置有底盘连接件(5);所述前独立悬架横梁(3)与后板簧安装支架(6)将该车架结构划分为前段车架、中段车架和后段车架三部分,所述前段车架中安装有前独立悬架安装支架(4),所述后段车架中安装有板簧悬架;两个所述盒式纵梁(1)上均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圆形的管线穿插固定孔一(11),所述横梁(2)上均贯穿安装有若干个圆形的管线穿插固定孔二(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盒式纵梁(1)、横梁(2)、前独立悬架横梁(3)、前独立悬架安装支架(4)、底盘连接件(5)和后板簧安装支架(6),所述盒式纵梁(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盒式纵梁(1)呈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盒式纵梁(1)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个横梁(2),两个所述盒式纵梁(1)之间一端设置有前独立悬架横梁(3),且两个所述盒式纵梁(1)之间另一端垂直设置有后板簧安装支架(6),两个所述盒式纵梁(1)两端均设置有底盘连接件(5);所述前独立悬架横梁(3)与后板簧安装支架(6)将该车架结构划分为前段车架、中段车架和后段车架三部分,所述前段车架中安装有前独立悬架安装支架(4),所述后段车架中安装有板簧悬架;两个所述盒式纵梁(1)上均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圆形的管线穿插固定孔一(11),所述横梁(2)上均贯穿安装有若干个圆形的管线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余格金波汪洋熊赵康冯祎刘聪一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