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双离合变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05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双离合变速机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分别连接与内轴的两端;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均与内轴同轴设置;多个奇数主动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入轴上以实现第一档位至第十三档位的奇数档位;多个偶数主动齿轮设置在第二输入轴上以实现第二档位至第十四档位的偶数档位;多个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上,以通过与多个奇数主动轮和多个奇数从动轮啮合来实现一档至十四档;低速输出齿轮和高速输出齿轮均设置在输出轴上,且低速输出齿轮与低速第一输出齿轮、低速第二输出齿轮相啮合,高速输出齿轮与高速第一输出齿轮、高速第二输出齿轮相啮合。该变速机构的离合器分离式布置,能传递更大扭矩和易于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双离合变速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双离合变速机构。
技术介绍
内燃机广泛应用于车辆,具有低速小扭矩、中高速大扭矩的输出特性,而车辆的驱动特性需要在低速时大扭矩、高速时小扭矩。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安装变速机构,使得能够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以适应在不同路面和载荷条件下,满足驾驶员对车辆调速的控制需求,实现车辆的前进、倒退或空档。按照操作方式分为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液力机械自动变速箱是常见的自动变速箱之一,特点是输入轴与输出轴在同一轴线上,变速机构为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主要由太阳轮、内齿圈、行星架和行星齿轮等原件组成。速比和动力传动的方向的改变是通过以不同的原件作为主动件或被动件、以及限制不同原件的运动而实现的。液力机械自动变速箱具有结构复杂、成本高、传动效率低的缺点。双离合变速箱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一种自动变速箱。工作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将两台手动变速箱整合在一起,一个离合器对应奇数挡,另一离合器对应偶数挡。当车辆挂入一个挡位时,另一个离合器及对应的下一个挡位已经位于预备状态,只要当前挡位分离就可以立刻接合下一个挡位,因此双离合变速箱的换挡速度要比一般的自动变速箱甚至手动变速箱还快。由于动力传递过程与手动变速箱没有区别,因此传动效率高,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乘用车。目前乘用车所用的双离合变速箱一般为前进6档或7档,重型车辆需要兼顾低速时大扭矩驱动和较高的最高车速,通常需要12档以上档位;现有技术的两个离合器一般布置在一起,结构复杂,不能传递重型车辆需要的大扭矩,也不利于散热;重型车辆通常需要货箱举升卸货、其它功能装置提供液压动力源,需要变速箱具有丰富的取力口(PTO);全轮驱动重型车辆需要变速箱具有向前和向后的动力输出。上述原因造成无法将现有双离合变速箱简单放大,应用到重型车辆。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号CN102047003A、CN106168271A、CN108027022A,均提出了双离合变速箱,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均不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双离合变速机构,该变速机构的离合器分离式布置,增大离合器接触面,能传递更大扭矩和易于散热;离合器位于变速箱两端,维修时方便拆装;同时具有模块化程度高、结构紧凑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双离合变速机构,包括:内轴,所述内轴用于接收发动机的动力,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分别连接与所述内轴的两端;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均与所述内轴同轴设置,分别位于所述内轴的两端,所述第一输入轴经由第一离合器接收动力,所述第二输入轴经由第二离合器接收动力;多个奇数主动齿轮,多个奇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以实现第一档位至第十三档位的奇数档位;多个偶数主动齿轮,多个偶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入轴上以实现第二档位至第十四档位的偶数档位;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其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平行设置;多个从动齿轮,多个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上,以通过与所述多个奇数主动轮和多个奇数从动轮啮合来实现一档至十四档;低速第一输出齿轮和高速第一输出齿轮,所述低速第一输出齿轮和所述高速第一输出齿轮连接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低速第二输出齿轮和高速第二输出齿轮,所述低速第二输出齿轮和所述高速第二输出齿轮连接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轴平行设置;低速输出齿轮和高速输出齿轮,所述低速输出齿轮和所述高速输出齿轮均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且所述低速输出齿轮与所述低速第一输出齿轮、所述低速第二输出齿轮相啮合,所述高速输出齿轮与所述高速第一输出齿轮、所述高速第二输出齿轮相啮合;以及第一选档器,所述第一选档器连接所述低速输出齿轮和所述高速输出齿轮。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重型车辆的双离合变速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奇数主动齿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档位的第一主动齿轮,用于实现第三档位的第三主动齿轮,用于实现第五档位的第五主动齿轮,以及用于实现第七档位的第七主动齿轮,且所述第一输入轴上还设有第二选档器和第三选档器,所述第二选档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主动齿轮,所述第三选档器连接所述第五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七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偶数主动齿轮包括:用于实现第二档位的第二主动齿轮,用于实现第四档位的第四主动齿轮,用于实现第六档位的第六主动齿轮以及用于倒挡的倒挡主动齿轮,且所述第二输入轴上设有第四选档器和第五选档器,所述第四选档器连接所述第四主动齿轮和所述第六主动齿轮,所述第五选档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倒挡主动齿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间轴上的动齿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档位的第一从动齿轮Ⅰ,用以实现第二档位的第二从动齿轮Ⅰ,用以实现第三档位的第三从动齿轮Ⅰ,用于实现第四档位的第四从动齿轮Ⅰ,用于实现第五档位的第五从动齿轮Ⅰ;用于实现第六档位的第六从动齿轮Ⅰ;以及用于实现第七档位的第七从动齿轮Ⅰ;所述第二中间轴上的从动齿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档位的第一从动齿轮Ⅱ,用以实现第二档位的第二从动齿轮Ⅱ,用以实现第三档位的第三从动齿轮Ⅱ,用于实现第四档位的第四从动齿轮Ⅱ,用于实现第五档位的第五从动齿轮Ⅱ;用于实现第六档位的第六从动齿轮Ⅱ;以及用于实现第七档位的第七从动齿轮Ⅱ。优选地,所述第一中间轴上依次顺序设置有用于倒挡的第一倒挡从动齿轮Ⅰ、第二从动齿轮Ⅰ、第四从动齿轮Ⅰ、第六从动齿轮Ⅰ、第七从动齿轮Ⅰ、第五从动齿轮Ⅰ、第三从动齿轮Ⅰ。优选地,所述第二中间轴上依次顺序设置有用于倒挡的第二倒挡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Ⅱ、第四从动齿轮Ⅱ、第六从动齿轮Ⅱ、第七从动齿轮Ⅱ、第五从动齿轮Ⅱ、第三从动齿轮Ⅱ。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倒挡轴和第二倒挡轴,所述第一倒挡轴平行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和所述第一中间轴之间;所述第二倒挡轴平行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和所述第二中间轴之间;第一倒挡中间齿轮和第二倒挡中间齿,所述第一倒挡中间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倒挡轴上,且与所述第一倒挡从动齿轮相啮合;述第二倒挡中间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倒挡轴上,且与所述第二倒挡从动齿轮相啮合;且所述第一倒挡中间齿轮和第二倒挡中间齿均与所述倒挡主动齿轮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低速第一输出齿轮和所述高速第一输出齿轮设于所述第六从动齿轮Ⅰ和所述第七从动齿轮Ⅰ之间;所述低速第二输出齿轮和高速第二输出齿轮设于所述第六从动齿轮Ⅱ和所述第七从动齿轮Ⅱ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变速机构能实现前进十四个档位、倒退两个档位;离合器分离式布置,增大了离合器接触面,能传递更大扭矩和易于散热;具有PTO动力输出装置;能实现往前和往后的动力输出;离合器位于变速箱两端,维修时方便拆装;同时具有模块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生产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变速箱正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图2中第二选位器结构示意;图4为离合器、选档器和档位的对照图;图5为前进一档的动力传输路径示意图;图6为前进二档的动力传输路径示意图。图中:第一离合器K1;第二离合器K2;第一输入轴IN1;第一主动齿轮IN1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双离合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轴(4),所述内轴(4)用于接收发动机的动力,第一离合器(K1)和第二离合器(K2)分别连接与所述内轴(4)的两端;第一输入轴(IN1)和第二输入轴(IN2),所述第一输入轴(IN1)和第二输入轴(IN2)均与所述内轴(4)同轴设置,分别位于所述内轴(4)的两端,所述第一输入轴(IN1)经由第一离合器(K1)接收动力,所述第二输入轴(IN2)经由第二离合器(K2)接收动力;多个奇数主动齿轮,多个奇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入轴(IN1)上以实现第一档位至第十三档位的奇数档位;多个偶数主动齿轮,多个偶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入轴(IN2)上以实现第二档位至第十四档位的偶数档位;第一中间轴(M1)和第二中间轴(M2),其与所述第一输入轴(IN1)和第二输入轴(IN2)平行设置;多个从动齿轮,多个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M1)和第二中间轴(M2)上,以通过与所述多个奇数主动轮和多个奇数从动轮啮合来实现一档至十四档;低速第一输出齿轮(M1L)和高速第一输出齿轮(M1H),所述低速第一输出齿轮(M1L)和所述高速第一输出齿轮(M1H)连接在所述第一中间轴(M1)上;低速第二输出齿轮(M2L)和高速第二输出齿轮(M2H),所述低速第二输出齿轮(M2L)和所述高速第二输出齿轮(M2H)连接在所述第二中间轴(M2)上;输出轴(OP),所述输出轴(OP)与所述第一中间轴(M1)和所述第二中间轴(M2)平行设置;低速输出齿轮(OPL)和高速输出齿轮(OPH),所述低速输出齿轮(OPL)和所述高速输出齿轮(OPH)均设置在所述输出轴(OP)上,且所述低速输出齿轮(OPL)与所述低速第一输出齿轮(M1L)、所述低速第二输出齿轮(M2L)相啮合,所述高速输出齿轮(OPH)与所述高速第一输出齿轮(M1H)、所述高速第二输出齿轮(M2H)相啮合;以及第一选档器(SLH),所述第一选档器(SLH)连接所述低速输出齿轮(OPL)和所述高速输出齿轮(OP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双离合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轴(4),所述内轴(4)用于接收发动机的动力,第一离合器(K1)和第二离合器(K2)分别连接与所述内轴(4)的两端;第一输入轴(IN1)和第二输入轴(IN2),所述第一输入轴(IN1)和第二输入轴(IN2)均与所述内轴(4)同轴设置,分别位于所述内轴(4)的两端,所述第一输入轴(IN1)经由第一离合器(K1)接收动力,所述第二输入轴(IN2)经由第二离合器(K2)接收动力;多个奇数主动齿轮,多个奇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入轴(IN1)上以实现第一档位至第十三档位的奇数档位;多个偶数主动齿轮,多个偶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入轴(IN2)上以实现第二档位至第十四档位的偶数档位;第一中间轴(M1)和第二中间轴(M2),其与所述第一输入轴(IN1)和第二输入轴(IN2)平行设置;多个从动齿轮,多个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M1)和第二中间轴(M2)上,以通过与所述多个奇数主动轮和多个奇数从动轮啮合来实现一档至十四档;低速第一输出齿轮(M1L)和高速第一输出齿轮(M1H),所述低速第一输出齿轮(M1L)和所述高速第一输出齿轮(M1H)连接在所述第一中间轴(M1)上;低速第二输出齿轮(M2L)和高速第二输出齿轮(M2H),所述低速第二输出齿轮(M2L)和所述高速第二输出齿轮(M2H)连接在所述第二中间轴(M2)上;输出轴(OP),所述输出轴(OP)与所述第一中间轴(M1)和所述第二中间轴(M2)平行设置;低速输出齿轮(OPL)和高速输出齿轮(OPH),所述低速输出齿轮(OPL)和所述高速输出齿轮(OPH)均设置在所述输出轴(OP)上,且所述低速输出齿轮(OPL)与所述低速第一输出齿轮(M1L)、所述低速第二输出齿轮(M2L)相啮合,所述高速输出齿轮(OPH)与所述高速第一输出齿轮(M1H)、所述高速第二输出齿轮(M2H)相啮合;以及第一选档器(SLH),所述第一选档器(SLH)连接所述低速输出齿轮(OPL)和所述高速输出齿轮(OP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车辆的双离合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IN1)上的奇数主动齿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档位的第一主动齿轮(IN1D1),用于实现第三档位的第三主动齿轮(IN1D3),用于实现第五档位的第五主动齿轮(IN1D5),以及用于实现第七档位的第七主动齿轮(IN1D7),且所述第一输入轴(IN1)上还设有第二选档器(S13)和第三选档器(S57),所述第二选档器(S13)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IND1)和所述第三主动齿轮(IN1D3),所述第三选档器(S57)连接所述第五主动齿轮(IN1D5)和所述第七主动齿轮(IN1D7);所述第二输入轴(IN2)上的偶数主动齿轮包括:用于实现第二档位的第二主动齿轮(IN2D2),用于实现第四档位的第四主动齿轮(IN2D4),用于实现第六档位的第六主动齿轮(IN2D6)以及用于倒挡的倒挡主动齿轮(IN2R),且所述第二输入轴(IN2)上设有第四选档器(S46)和第五选档器(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百萍胡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