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润滑效果的装载机驱动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425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润滑效果的装载机驱动桥,包括相互配合的驱动桥壳体和盖板,驱动桥壳体远离盖板一端连接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输入轴,输入轴末端安装小齿轮,小齿轮与齿圈啮合,齿圈分别通过框架连接两个半轴锥齿轮,每个半轴锥齿轮分别与两个输出轴轴端的锥齿轮传动连接,盖板上在与输出轴中心线高度相等的位置开设油位孔,所述油位孔的中心线位置高于锥齿轮的大端端面的最低边沿处,所述盖板底部设置排油孔。该装置将驱动桥油位孔提高到中间位置,使油面能够超过差速器锥齿轮,而保证各部件之间能够形成油膜,减少摩擦,有效的解决了驱动桥异响及齿轮损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润滑效果的装载机驱动桥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提高润滑效果的装载机驱动桥。
技术介绍
驱动桥是装载机等工程机械的底盘元件,也是工程机械的核心传动部件之一,是传动系统末端用来改变动力方向的装置,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万向传动装置传递到驱动桥,驱动桥先将转矩的动力方向转折90°,并利用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同时进一步增大转矩,最后把转换过来的动力通过差速器合理分配给左右半轴和驱动轮。由此可以看出,驱动桥由主减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差速器、半轴和驱动桥壳等组成。现有技术中,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的油位口处于差速器行星锥齿轮和垫片的底部位置,油位偏低,差速器润滑不足,导致装载机在作业时,驱动桥主减总成差速器在差速工作过程中出现齿轮打齿或异响,进而影响差速器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提高润滑效果的装载机驱动桥,以解决驱动桥主减总成差速器在差速工作过程中出现齿轮打齿或异响,进而影响差速器使用寿命的问题。一种提高润滑效果的装载机驱动桥,包括相互配合的驱动桥壳体和盖板,所述驱动桥壳体远离盖板一端连接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通过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润滑效果的装载机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驱动桥壳体和盖板,所述驱动桥壳体远离盖板一端连接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通过轴承安装输入轴,所述输入轴末端安装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齿圈啮合,所述齿圈分别通过框架连接两个半轴锥齿轮,每个半轴锥齿轮分别与两个输出轴轴端的锥齿轮传动连接,两个半轴锥齿轮的轴线同轴,两个输出轴的轴线同轴,半轴锥齿轮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垂直,所述盖板上在与输出轴中心线高度相等的位置开设油位孔,所述油位孔的中心线位置高于锥齿轮的大端端面的最低边沿处,所述盖板底部设置排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润滑效果的装载机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驱动桥壳体和盖板,所述驱动桥壳体远离盖板一端连接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通过轴承安装输入轴,所述输入轴末端安装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齿圈啮合,所述齿圈分别通过框架连接两个半轴锥齿轮,每个半轴锥齿轮分别与两个输出轴轴端的锥齿轮传动连接,两个半轴锥齿轮的轴线同轴,两个输出轴的轴线同轴,半轴锥齿轮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垂直,所述盖板上在与输出轴中心线高度相等的位置开设油位孔,所述油位孔的中心线位置高于锥齿轮的大端端面的最低边沿处,所述盖板底部设置排油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润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奉孙长良王金华任秀梁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雷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