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注塑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8893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工注塑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前模套管机构和后模套管机构;前模套管机构包括前模滑块组件、前模套管组件和前模驱动组件;后模套管机构包括后模滑块组件、后模套管组件和后模驱动组件;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前模套管机构的前模驱动组件驱动前模套管组件在前模滑块组件上滑动套入注塑机的注塑台上通孔的前半段,同时通过后模套管机构的后模驱动组件驱动后模套管组件在后模滑块组件上滑动套入注塑机的注塑台上通孔的后半段,注塑机再对通孔进行注塑,再抽出前模套管组件和后模套管组件,从而保证了注塑的弯管的壁厚均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且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注塑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加工注塑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注塑模具过程为把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目前生产180°弯管接头模具,其内的弧形型腔的截面不均匀(也就是弯管的厚度不均匀),加工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且精准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注塑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加工装置,其通过前模套管机构的前模驱动组件驱动前模套管组件在前模滑块组件上滑动套入注塑机的注塑台上通孔的前半段,同时通过后模套管机构的后模驱动组件驱动后模套管组件在后模滑块组件上滑动套入注塑机的注塑台上通孔的后半段,注塑机再对通孔进行注塑,再抽出前模套管组件和后模套管组件,从而保证了注塑的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壁厚均匀。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工注塑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加工装置,其连接在注塑机上,所述注塑机上设置有注塑台,所述注塑台内设置有弧度为180°的通孔,其中,包括相互卡接的前模套管机构和后模套管机构;所述前模套管机构包括前模滑块组件、用于在所述前模滑块组件上滑动并套入所述通孔的前半段的前模套管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前模套管组件在所述前模滑块组件上滑动的前模驱动组件;所述后模套管机构包括后模滑块组件、用于在所述后模滑块组件上滑动并套入所述通孔的后半段的后模套管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后模套管组件在所述后模滑块组件上滑动的后模驱动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前模滑块组件包括前模滑块座,所述前模滑块座上设置有第一前模圆形槽及处于所述第一前模圆形槽的正下方的第二前模圆形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模套管组件包括前模扇形块、连接在所述前模扇形块的顶面的前模连接座和套接在所述前模连接座上的前模套管,所述前模扇形块可在所述第二前模圆形槽内滑动,所述前模扇形块的外侧壁设置有齿牙,所述前模套管可在所述第一前模圆形槽内滑动并插入所述通孔的前半段内,所述前模套管的弧度为90°,所述前模套管与所述通孔之间有间隙。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模驱动组件包括用于与驱动马达连接的前模驱动齿轮、与所述前模驱动齿轮进行轴接的前模连接杆及轴接在所述前模连接杆上的前模从动齿轮,所述前模连接杆套接在所述前模滑动座内,所述前模从动齿轮处于所述前模滑动座内与所述前模扇形块的外侧壁进行啮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模滑块组件包括后模滑块座,所述后模滑块座上设置有第一后模圆形槽及处于所述第一后模圆形槽的正下方的第二后模圆形槽。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模套管组件包括后模扇形块、连接在所述后模扇形块的底面的后模连接座和套接在所述后模连接座上的后模套管,所述后模扇形块可在所述第一后模圆形槽内滑动,所述后模扇形块的外侧壁设置有齿牙,所述后模套管可在所述第二后模圆形槽内滑动并插入所述通孔的后半段内,所述后模套管的弧度为90°,所述后模套管与前模套管的直径相同,所述后模套管与所述通孔之间有间隙。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模驱动组件包括用于与驱动马达连接的后模驱动齿轮、与所述后模驱动齿轮进行轴接的后模连接杆及轴接在所述后模连接杆上的后模从动齿轮,所述后模连接杆套接在所述后模滑动座内,所述后模从动齿轮处于所述后模滑动座内与所述后模扇形块的外侧壁进行啮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模套管的前端设置有可插入所述后模套管内的凸块。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模套管、后模套管与所述通孔的间隙均为0.5MM~2MM。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模套管、后模套管与所述通孔的间隙均为1MM。在本技术中,前模套管机构的前模驱动组件驱动前模套管组件在前模滑块组件上滑动套入注塑机的注塑台上通孔的前半段,同时通过后模套管机构的后模驱动组件驱动后模套管组件在后模滑块组件上滑动套入注塑机的注塑台上通孔的后半段,注塑机再对通孔进行注塑,再抽出前模套管组件和后模套管组件,从而保证了注塑的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壁厚均匀;本技术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且精度高。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连接在注塑机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透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前模套管组件与后模套管组件套入180°弯管接头模具内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前模套管和后模套管套入180°弯管接头模具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注塑机,11-通孔,2-前模套管机构,21-前模滑块组件,211-前模滑块座,212-第一前模圆形槽,213-第二前模圆形槽,22-前模套管组件,221-前模扇形块,222-前模连接座,223-前模套管,224-齿牙,225-间隙,226-凸块,23-前模驱动组件,231-前模驱动齿轮,232-前模连接杆,233-前模从动齿轮,3-后模套管机构,31-后模滑块组件,311-后模滑块座,312-第一后模圆形槽,313-第二后模圆形槽,32-后模套管组件,321-后模扇形块,322-后模连接座,323-后模套管,33-后模驱动组件,331-后模驱动齿轮,332-后模连接杆,333-后模从动齿轮,4-180°弯管接头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一种加工注塑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加工装置,其连接在注塑机上,注塑机上设置有注塑台1,注塑台1内设置有弧度为180°的通孔11。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加工注塑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加工装置,包括相互卡接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注塑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加工装置,其连接在注塑机上,所述注塑机上设置有注塑台,所述注塑台内设置有弧度为180°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卡接的前模套管机构和后模套管机构;所述前模套管机构包括前模滑块组件、用于在所述前模滑块组件上滑动并套入所述通孔的前半段的前模套管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前模套管组件在所述前模滑块组件上滑动的前模驱动组件;所述后模套管机构包括后模滑块组件、用于在所述后模滑块组件上滑动并套入所述通孔的后半段的后模套管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后模套管组件在所述后模滑块组件上滑动的后模驱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注塑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加工装置,其连接在注塑机上,所述注塑机上设置有注塑台,所述注塑台内设置有弧度为180°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卡接的前模套管机构和后模套管机构;所述前模套管机构包括前模滑块组件、用于在所述前模滑块组件上滑动并套入所述通孔的前半段的前模套管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前模套管组件在所述前模滑块组件上滑动的前模驱动组件;所述后模套管机构包括后模滑块组件、用于在所述后模滑块组件上滑动并套入所述通孔的后半段的后模套管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后模套管组件在所述后模滑块组件上滑动的后模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注塑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滑块组件包括前模滑块座,所述前模滑块座上设置有第一前模圆形槽及处于所述第一前模圆形槽的正下方的第二前模圆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注塑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套管组件包括前模扇形块、连接在所述前模扇形块的顶面的前模连接座和套接在所述前模连接座上的前模套管,所述前模扇形块可在所述第二前模圆形槽内滑动,所述前模扇形块的外侧壁设置有齿牙,所述前模套管可在所述第一前模圆形槽内滑动并插入所述通孔的前半段内,所述前模套管的弧度为90°,所述前模套管与所述通孔之间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工注塑180°弯管接头模具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驱动组件包括用于与驱动马达连接的前模驱动齿轮、与所述前模驱动齿轮进行轴接的前模连接杆及轴接在所述前模连接杆上的前模从动齿轮,所述前模连接杆套接在所述前模滑动座内,所述前模从动齿轮处于所述前模滑动座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迎春张向阳李凯权寇杰付帅郝超恒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恒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