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40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注塑模具,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模具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高效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的底部固连有动模,下固定板上固连有定模,动模和定模之间具有型腔,型腔的两侧设置有嵌入块,嵌入块的顶部具有若干个呈片状的加强筋腔,加强筋腔的两侧和顶部均与型腔相连通,嵌入块中还具有贯穿嵌入块上下的导向孔,下固定板和定模之间具有安装腔,安装腔中设有顶板,顶板上设有若干根顶杆,顶杆的顶部能伸入到型腔中,顶板的两侧还设有若干跟顶柱,顶柱的顶端能通过导向孔进入到型腔中。本高效注塑模具具有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注塑模具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高效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注塑模具,在制作相对较大的工件时,例如折叠式座椅的坐垫主体,为了增加坐垫主体的强度,在坐垫主体两侧的底部会设置加强筋,而现有的注塑模具在制作时只能制作出坐垫主体的本体,却不能制作加强筋,导致坐垫主体注塑完成后,常常需要两次甚至多次对注塑完成后的坐垫主体进行加工,例如增加加强筋等,注塑效率低,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注塑模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模具加工一次成型,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底部固连有动模,所述下固定板上固连有定模,所述动模和定模之间具有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两侧设置有嵌入块,所述嵌入块的顶部具有若干个呈片状的加强筋腔,所述加强筋腔的两侧和顶部均与型腔相连通,所述嵌入块中还具有贯穿嵌入块上下的导向孔,所述下固定板和定模之间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若干根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能伸入到型腔中,所述顶板的两侧还设有若干跟顶柱,所述顶柱的顶端能通过导向孔进入到型腔中。工作时,向型腔中注塑,液态的塑料会沿着型腔流动,由于加强筋腔的两侧和顶部均与型腔相连通,流通面积大,液态的塑料能够更好的流入到加强筋腔中,等液态的塑料冷却后型腔中自然形成工件的主体部分,而加强筋腔中形成加强筋,且由于加强筋腔的两侧和顶部均与型腔相连通,因此加强筋与主体三边相连,牢固程度高,脱膜时,移动动模,然后顶柱和顶杆工作,将工件顶起,完成一个工件的加工。本注塑模具可以完成加强筋这一部件的加工,使工件注塑一步到位,一次成型即可,工作效率高。在上述的一种高效注塑模具中,所述导向孔与加强筋腔相连通,所述顶柱顶部的侧壁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抵靠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抵靠部位于相邻加强筋腔的底部,当顶柱上移时,所述第一抵靠部能进入到加强筋腔中。第一抵靠部的设置起到抬起加强筋的作用,使工件在脱模,加强筋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力均匀,使加强筋不会断裂,从而提高加工质量,使产品一次加工到位,加工效率高。在上述的一种高效注塑模具中,所述导向孔和加强筋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向孔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顶柱的横截面也呈方形,所述导向孔的一边与加强筋腔相连通。该种结构,使第一抵靠部的面积较大,提高第一抵靠部与加强筋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在脱膜的过程中使加强筋不会断裂,从而提高加工质量,使产品一次加工到位,加工效率高。在上述的一种高效注塑模具中,所述嵌入块两侧的中间处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二抵靠部。第二抵靠部起到抵靠主体边沿的作用,使工件能够成型。在上述的一种高效注塑模具中,所述下固定板的两侧固连有档条,所述定模固定在档条上,所述定模、下固定板和两根档条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档条位于嵌入块的正下方。合理利用空间,档条的设置提高嵌入块的强度。在上述的一种高效注塑模具中,所述顶杆的横截面呈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高效注塑模具具有以下优点:1、本注塑模具可以完成加强筋这一部件的加工,使工件注塑一步到位,一次成型即可,工作效率高。2、本注塑模具通过在顶柱上设置第一抵靠部,在脱膜的过程中使加强筋不会断裂,从而提高加工质量,使产品一次加工到位,加工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高效注塑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高效注塑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高效注塑模具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本高效注塑模具顶柱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动模;4、定模;5、型腔;6、嵌入块;7、加强筋腔;8、导向孔;9、安装腔;10、顶板;11、顶杆;12、顶柱;13、第一抵靠部;14、第二抵靠部;15、档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高效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动模3、定模4、嵌入块6、顶板10、顶杆11、顶柱12和档条15。动模3固连在上固定板1的底部,档条15的数量为一对,档条15固连在下固定板2的两侧,档条15位于嵌入块6的正下方,定模4固定在档条15上,动模3和定模4之间具有与工件形状相匹配的型腔5,定模4、下固定板2和两根档条15之间形成安装腔9,顶板10位于安装腔9中,顶板10上固连有顶杆11,顶杆11的横截面呈圆形,顶板10的两侧固连有顶柱12,顶柱12的横截面也呈方形,本实施例中,顶柱12的数量为十二个,顶杆11的数量为四十五个,在实际生产中,顶柱12数量可以为十个或者二十个,顶杆11的数量可以为三十个或者六十个。如图2、图3所示,型腔5的两侧设置有嵌入块6,本实施例中,嵌入块6的顶部具有六个呈片状的加强筋腔7,在实际生产中,加强筋腔7的数量可以为五个或者十个,加强筋腔7的两侧和顶部均与型腔5相连通,嵌入块6中还具有贯穿嵌入块6上下的导向孔8,导向孔8和加强筋腔7一一对应设置,导向孔8的横截面呈方形,导向孔8的一边与加强筋腔7相连通。如图4所示,顶柱12顶部的侧壁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抵靠部13,初始状态时第一抵靠部13位于相邻加强筋腔7的底部,当顶柱12上移时,第一抵靠部13能进入到加强筋腔7中。嵌入块6两侧的中间处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二抵靠部14。工作时,将定模4和动模3合模,向型腔5中注塑,液态的塑料会沿着型腔5流动,液态的塑料会流动到加强筋腔7中,待液态的塑料冷却后,顶杆11和顶柱12工作,第一抵靠部13顶起加强筋,顶柱12和顶杆11顶起工件,从而实现脱膜,完成一个工件的加工。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动模3、定模4、型腔5、嵌入块6、加强筋腔7、导向孔8、安装腔9、顶板10、顶杆11、顶柱12、第一抵靠部13、第二抵靠部14、档条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所述上固定板(1)的底部固连有动模(3),所述下固定板(2)上固连有定模(4),所述动模(3)和定模(4)之间具有型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5)的两侧设置有嵌入块(6),所述嵌入块(6)的顶部具有若干个呈片状的加强筋腔(7),所述加强筋腔(7)的两侧和顶部均与型腔(5)相连通,所述嵌入块(6)中还具有贯穿嵌入块(6)上下的导向孔(8),所述下固定板(2)和定模(4)之间具有安装腔(9),所述安装腔(9)中设有顶板(10),所述顶板(10)上设有若干根顶杆(11),所述顶杆(11)的顶部能伸入到型腔(5)中,所述顶板(10)的两侧还设有若干跟顶柱(12),所述顶柱(12)的顶端能通过导向孔(8)进入到型腔(5)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所述上固定板(1)的底部固连有动模(3),所述下固定板(2)上固连有定模(4),所述动模(3)和定模(4)之间具有型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5)的两侧设置有嵌入块(6),所述嵌入块(6)的顶部具有若干个呈片状的加强筋腔(7),所述加强筋腔(7)的两侧和顶部均与型腔(5)相连通,所述嵌入块(6)中还具有贯穿嵌入块(6)上下的导向孔(8),所述下固定板(2)和定模(4)之间具有安装腔(9),所述安装腔(9)中设有顶板(10),所述顶板(10)上设有若干根顶杆(11),所述顶杆(11)的顶部能伸入到型腔(5)中,所述顶板(10)的两侧还设有若干跟顶柱(12),所述顶柱(12)的顶端能通过导向孔(8)进入到型腔(5)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8)与加强筋腔(7)相连通,所述顶柱(12)顶部的侧壁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