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机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023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夹持机构包括:转接板;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用于夹持管接件的螺栓部;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管接件的连管部;其中,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间隔地设置在转接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进液管夹取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机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持机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进液管冷却后需要将其移动到预定工位进行后续处理,现有技术中的进液管夹取都是人工直接操作,整个操作过程效率较低,而且不利于大批量的进液管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机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进液管夹取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构,包括:转接板;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用于夹持管接件的螺栓部;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管接件的连管部;其中,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间隔地设置在转接板上。进一步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用于夹持连管部的第一夹持间隙。进一步地,第一夹持部绕第一预设中心线沿第一方向可转动地设置,第二夹持部绕第二预设中心线沿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或,第一夹持部绕第一预设中心线沿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第二夹持部绕第二预设中心线沿第一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其中,第一预设中心线与第二预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板(300);第一夹持件(280),所述第一夹持件(280)用于夹持管接件的螺栓部;第二夹持件(290),所述第二夹持件(290)用于夹持所述管接件的连管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件(280)与所述第二夹持件(290)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转接板(30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板(300);第一夹持件(280),所述第一夹持件(280)用于夹持管接件的螺栓部;第二夹持件(290),所述第二夹持件(290)用于夹持所述管接件的连管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件(280)与所述第二夹持件(290)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转接板(30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290)包括:第一夹持部(291);第二夹持部(292),所述第一夹持部(29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92)位置可调节地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29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9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连管部的第一夹持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91)绕第一预设中心线沿第一方向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二夹持部(292)绕第二预设中心线沿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或,所述第一夹持部(291)绕所述第一预设中心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二夹持部(292)绕所述第二预设中心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中心线与所述第二预设中心线相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29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9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间隙,或使所述第一夹持部(29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92)释放所述连管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290)为第三气爪气缸,所述第一夹持部(29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92)分别为所述第三气爪气缸的相应的夹爪。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91)用于与所述连管部相接触的部分夹持段由柔性材料制备而成,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292)用于与所述连管部相接触的部分夹持段由柔性材料制备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280)包括:第三夹持部(281);第四夹持部(282),所述第三夹持部(281)与所述第四夹持部(282)相对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三夹持部(281)与所述第四夹持部(28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螺栓部的第二夹持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部(281)为板体,所述第一夹持件(280)还包括:第一驱动气缸(283),所述第一驱动气缸(283)设置在所述第三夹持部(2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纯何健樟姜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