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机器人的机械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
,具体为一种智能机器人的机械手。
技术介绍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处理器,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工业机器人也属于智能机器人,但它只能死板地按照人给它规定的程序工作,不管外界条件有何变化,自己都不能对程序也就是对所做的工作作相应的调整。如果要改变机器人所做的工作,必须由人对程序作相应的改变。通常在工业中采用工业机器人来完成部分人工操作的部分,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但机器人都通过机械手的配合来完成一系列动作,在物料分拣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机械手完成作业,由于物件除了矩形箱体外,还有圆柱形箱体,在分拣的过程中遇到圆柱形箱体时,由于接触面积减少,导致在分拣的过程中易发生脱落,对箱内物体造成损坏,同时对于一些较长的物体,由于机器人活动范围的限制,很难将机械手处于物体重心位置,造成搬运中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的机械手,解决了分拣圆柱形箱体过程中易发生脱落,对箱内物体造成损坏的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器人的机械手,包括转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箱(1)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的一端贯穿转动箱(1)的内壁并延伸至转动箱(1)的外部,所述转动轴(2)延伸至转动箱(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3),所述转动轴(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转动箱(1)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6)啮合连接,所述转动盘(3)远离转动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箱(7),所述传动箱(7)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架(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的机械手,包括转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箱(1)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的一端贯穿转动箱(1)的内壁并延伸至转动箱(1)的外部,所述转动轴(2)延伸至转动箱(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3),所述转动轴(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转动箱(1)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6)啮合连接,所述转动盘(3)远离转动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箱(7),所述传动箱(7)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架(8)、第二转动架(9),所述第一转动架(8)与传动箱(7)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10),所述第二转动架(9)与传动箱(7)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11),所述传动箱(7)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且位于第一转动架(8)与第二转动架(9)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板(12),所述电机固定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一联轴器(14)与第一丝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二联轴器(15)与第二丝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7)远离转动盘(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夹爪装置(16),所述第一丝杆(10)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夹爪装置(16)相对应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17),所述第一螺纹块(17)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块(18)与第一夹爪装置(16)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7)的表面且远离第一夹爪装置(16)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夹爪装置(19),所述第二丝杆(11)的表面且位于第二夹爪装置(19)相对应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块(20),所述第二螺纹块(20)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块(21)与第二夹爪装置(19)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块(17)远离第一连接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定块(22),所述第二螺纹块(20)远离第二连接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稳定块(23),所述第一稳定块(22)与第二稳定块(23)的一侧与传动箱(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传动箱(7)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稳定块(22)与第二稳定块(23)适配的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生,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科生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