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668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霜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霜时耗时费力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转动轴,转动轴上套装有密封且空心的辊筒,辊筒内设有防水的电热丝,辊筒的外圆面上有多个套筒,套筒与辊筒的空腔相连通,套筒内设有一个活动杆,活动杆置于辊筒内的一端设有挡盘,活动杆的另一端设有橡胶触头,活动杆上套装有置于套筒内的压簧,辊筒的后侧设有水平放置的刮板,刮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L形杆,两侧的L形杆的分别与辊筒两侧的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动轴的两侧分别套装有一个置于L形杆外侧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下方啮合第二齿轮,第二齿轮8的下方啮合有齿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加方便快捷以及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霜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挡风玻璃除霜领域,特别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霜装置。
技术介绍
共享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认可,共享新能源车再被使用时要放到智能的充电站进行充电,并且一个充电站要同时存放多台共享新能源汽车,在深秋时候由于天气原因,会在新能源汽车上结出一层双,而共享新能源汽车在被使用前经必须将前挡风玻璃上的霜除尽,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在集中时间端除去多辆车上的霜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挡风玻璃上的霜很不容易被清洁干净。传统的除霜装置一般采用硬质刮板在玻璃上刮动,通过硬接触显现玻璃的上的霜被刮起,这样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很容易将汽车挡风玻璃刮伤,为满足需要现在亟需一种快速除霜装置以满足社会需求。有的除霜装置通过橡胶触头进行旋转喷水,但这种方式很容易出现堵塞和腔体内的热水外喷到其他位置,现在亟需一种改进装置来满足在不接触玻璃的时候不喷水从而节约水的技术效果。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霜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霜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霜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转动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上套装有密封且空心的辊筒(2),转动轴(1)的两端置于辊筒(2)的外部,辊筒(2)内设有防水的电热丝(3),辊筒(2)的外圆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套筒(4),套筒(4)与辊筒(2)的空腔相连通,套筒(4)内设有一个活动杆(18),活动杆(18)可沿辊筒(2)的径向移动,活动杆(18)的两端均伸出套筒(4),活动杆(18)置于辊筒(2)内的一端设有挡盘(19),活动杆(18)的另一端设有橡胶触头(20),套筒(4)的中间设有套装在活动杆(18)的固定环(21),固定环(21)上设有通孔,活动杆(18)上套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霜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转动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上套装有密封且空心的辊筒(2),转动轴(1)的两端置于辊筒(2)的外部,辊筒(2)内设有防水的电热丝(3),辊筒(2)的外圆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套筒(4),套筒(4)与辊筒(2)的空腔相连通,套筒(4)内设有一个活动杆(18),活动杆(18)可沿辊筒(2)的径向移动,活动杆(18)的两端均伸出套筒(4),活动杆(18)置于辊筒(2)内的一端设有挡盘(19),活动杆(18)的另一端设有橡胶触头(20),套筒(4)的中间设有套装在活动杆(18)的固定环(21),固定环(21)上设有通孔,活动杆(18)上套装有置于套筒(4)内的压簧(22),压簧(22)的一端与橡胶触头(20)相连,另一端与固定环(21)相连,辊筒(2)的后侧设有水平放置的刮板(5),刮板(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L形杆(6),两侧的L形杆(6)的分别与辊筒(2)两侧的转动轴(1)转动连接,转动轴(1)的两侧分别套装有一个置于L形杆(6)外侧的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下方啮合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的下方啮合有齿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三岗李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东道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