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剂及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290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1:08
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剂及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方法,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该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剂含有镍离子5~7g/L、有机酸50~70g/L、和/或还原剂10~30g/L。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微沉积镍方法对锌白铜带材的表面进行处理,在不改变表面外观以及二次加工性能的前提下,提高锌白铜带材表面的抗高温氧化变色的性能,使得锌白铜带材在350℃的高温下加热8分钟,依然保持锌白铜本身的色泽,并且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剂及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剂及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电子、电器行业微型化、集成化发展,对用于制造连接器的材料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产品质量需求。锌白铜(包括BZn18-18BZn18-26BZn15-20等)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中,锌白铜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受到高温氧化变色。因此,对锌白铜的耐热性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开始260℃加热5分钟到目前300℃加热8分钟不产生氧化变色。控制白铜抗高温氧化变色的工艺目前主要集中在表面的清洁度,因为从原理上普遍认为是白铜表面脱锌造成的,于是绝大多数白铜带材生产厂家采用研磨的办法去除表面的脱锌层,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基本上可以满足要求,但是成品率并不高,有时需要反复在清洗线上刷洗。即便如此,也存在白铜因抗高温氧化变色不过关的原因,成品率最好也不过85%,况且,反复上清洗线刷洗增加了相当大的成本。目前白铜的清洗工艺包括:脱脂→水洗→二次水洗→酸洗→水洗→水洗→研磨抛光→去离子水洗→烘干→卷曲。研磨抛光就是通过高速旋转的研磨刷来实现的。由于目前的清洗工艺生产的产品成品率不高,有时为了提高成品率需要反复清洗,增加了成本,在加工费一直下行的趋势下,选用一种更加有效且实用的方法显得势在必行。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一些采用化学试剂对锌白铜进行处理的方法,如公开号为CN103498136A公开了一种锌白铜用防高温变色剂的使用方法,将锌白铜带材经过清洗-活化-清洗-预热-表面处理-清洗-挤干-烘干几个过程,可以是间歇式也可以是连续化操作;所述的清洗采用的去离子水对带材表面刷洗,起去污去酸作用;所述的活化采用的是质量浓度为2~10%硫酸、盐酸、磷酸或者它们任意比例的混合酸;所述的预热是采用60~70℃的去离子水进行预热带材,时间为1~2s;所述的表面处理是将带材通过上述所配的防高温变色剂溶液中浸泡,溶液温度40~65℃,浸泡时间为3s;所述的挤干需要将带材表面挤干至无明显流动水膜;所述的烘干采用的是60~80℃鼓风干燥。该锌白铜用防高温变色剂由以下质量百分组分组成,钝化剂0.2~3%,缓蚀剂0.01~0.2%,覆盖剂1~5%,络合剂0.1~1%,光亮剂0.05~0.5%,去离子水余量。上述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成本昂贵,尤其所述覆盖剂纳米铜、纳米镍、纳米锌价格非常昂贵,还有处理液的维护相当苛刻,况且当温度提高到300℃以上,此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抗高温氧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剂及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镍离子5~7g/L、有机酸50~70g/L、和/或还原剂10~30g/L。所述的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离子是以镍盐的形式加入,包括硫酸镍、硝酸镍、醋酸镍、磺酸镍或氯化镍,所述的有机酸包括丙酸、乙酸、乳酸、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抗坏血酸、丁二酸、马来酸或其钠盐钾盐,所述的还原剂包括次亚磷酸钠、水合肼、硫酸肼、硼氢化钠或烷基胺硼烷。所述的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脱脂、水洗、酸洗、水洗、微沉积镍、去离子水洗、烘干和卷曲,所述的微沉积镍具体为采用微沉积镍浴对锌白铜带材进行处理,所述的微沉积镍浴中含有镍离子、有机酸和/或还原剂。所述的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离子是以镍盐的形式加入,包括硫酸镍、硝酸镍、醋酸镍、磺酸镍或氯化镍,所述的有机酸包括丙酸、乙酸、乳酸、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抗坏血酸、丁二酸、马来酸或其钠盐钾盐,所述的还原剂包括次亚磷酸钠、水合肼、硫酸肼、硼氢化钠或烷基胺硼烷。所述的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沉积镍浴中含有镍离子5~7g/L、有机酸50~70g/L、和/或还原剂10~30g/L。所述的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沉积镍处理条件:微沉积镍浴温度70~90℃,pH值5~7,pH值调节采用氢氧化钠或者硫酸调节。本专利技术采用微沉积镍方法对锌白铜带材的表面进行处理,在不改变表面外观以及二次加工性能的前提下,提高锌白铜带材表面的抗高温氧化变色的性能,使得锌白铜带材在350℃的高温下加热8分钟,依然保持锌白铜本身的色泽,并且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微沉积镍浴的各成分是以g/L计算的且是以纯物质计量。本专利技术中镍离子是保证锌白铜表面微沉积镍的来源,有机酸是镍离子的络合稳定剂以保证离子稳定存在于溶液(水溶液)中不发生沉淀,还原剂起把镍离子还原成金属镍的作用。实施例1试验片:BZn18-18锌白铜合金,尺寸:50mm×10mm×0.2mm实验方法:将试验片经脱脂、水洗、酸洗、水洗处理后浸入微沉积镍浴溶液中,用洁净的金属铁片触发下,分别微沉积3秒、5秒、10秒、15秒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表面残夜后吹干。将经微沉积镍的锌白铜试片置入350℃烘箱中8分钟,然后取出观察试片表面是否氧化变色。其中对比例2采用了脱脂、水洗、酸洗、水洗处理后进行研磨抛光处理。表1对比未处理试片,沉积时间大于5秒的经过微沉积镍的锌白铜抗高温氧化变色的性能有显著的提升。该实施例中有机酸采用丙酸、乙酸、乳酸、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抗坏血酸、丁二酸、马来酸或其钠盐钾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还原剂采用次亚磷酸钠、水合肼、硫酸肼、硼氢化钠或烷基胺硼烷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均能实现实施例1的技术效果。实施例2试验片:BZn18-18锌白铜合金,尺寸:50mm×10mm×0.2mm实验方法:将试验片经脱脂、水洗、酸洗、水洗处理后浸入微沉积镍浴溶液中,用洁净的金属铁片触发下,分别微沉积3秒、5秒、10秒、15秒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表面残夜后吹干。将经微沉积镍的锌白铜试片置入350℃烘箱中8分钟,然后取出观察试片表面是否氧化变色。表2结果表明沉积时间大于7秒,经微沉积镍的白铜抗高温氧化性能明显提高。实施例3试验片:BZn18-18锌白铜合金,尺寸:50mm×10mm×0.2mm实验方法:将试验片经脱脂、水洗、酸洗、水洗处理后浸入微沉积镍浴溶液中,用洁净的金属铁片触发下,分别微沉积3秒、5秒、10秒、15秒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表面残夜后吹干。将经微沉积镍的锌白铜试片置入350℃烘箱中8分钟,然后取出观察试片表面是否氧化变色。表3微沉积时间大于5秒的经微沉积镍的白铜的抗高温氧化变色性能大幅度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镍离子5~7g/L、有机酸50~70g/L、和/或还原剂10~30g/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镍离子5~7g/L、有机酸50~70g/L、和/或还原剂10~30g/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离子是以镍盐的形式加入,包括硫酸镍、硝酸镍、醋酸镍、磺酸镍或氯化镍,所述的有机酸包括丙酸、乙酸、乳酸、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抗坏血酸、丁二酸、马来酸或其钠盐钾盐,所述的还原剂包括次亚磷酸钠、水合肼、硫酸肼、硼氢化钠或烷基胺硼烷。3.一种锌白铜带材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脱脂、水洗、酸洗、水洗、微沉积镍、去离子水洗、烘干和卷曲,所述的微沉积镍具体为采用微沉积镍浴对锌白铜带材进行处理,所述的微沉积镍浴中含有镍离子、有机酸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百木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