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起重机及自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821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起重机及自拆方法。该装置包括扒杆、卷扬机、支架、设置在卷扬机上的起升钢丝绳、变幅钢丝绳和拉葫芦,所述扒杆下端设有铰接部,其上端设有第一滑轮,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滑轮,所述起升钢丝绳穿过第一滑轮,且其外端连接有吊钩,所述变幅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扒杆上侧,其穿过第二滑轮并与拉葫芦连接。发明专利技术的扒杆结构稳定,质量较轻,便于拆卸时在塔机上安装和拆卸,扒杆可采用拉葫芦进行变幅调节,可以适应拆卸不同部件,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大幅度缩短塔机的拆卸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起重机及自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头塔式起重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起重机及自拆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平头式塔式起重机都是通过自行降塔,然后由其它辅助起重机拆除其全部的部件。但在一些工地因封闭场馆、钢结构等空间受限的特殊情况下,起重机无法完成自降程序,而辅助起重机也会因场地和高度的限制,造成塔机拆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起重机及自拆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包括扒杆、卷扬机、支架、设置在卷扬机上的起升钢丝绳、变幅钢丝绳和拉葫芦,所述扒杆下端设有铰接部,其上端设有第一滑轮,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滑轮,所述起升钢丝绳穿过第一滑轮,且其外端连接有吊钩,所述变幅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扒杆上侧,其穿过第二滑轮并与拉葫芦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扒杆为框架结构,包括若干主杆和多个连接在主杆之间的支撑杆。作为优选,所述拉葫芦包括电拉葫芦和手拉葫芦。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呈A型塔状,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支架的顶部。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侧设有锲形接头,所述变幅钢丝绳与锲形接头连接。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塔身、设置塔身顶部的回转机构和设置在回转机构上的上部机构,所述上部机构包括平衡臂及起重臂,所述平衡臂上设有若干配重块,其与起重臂分别包括若干可拆卸连接的支臂,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所述支臂上侧均设有与所述铰接部配合的耳板,所述卷扬机与支架均设置在与回转机构直接连接的支臂上侧,所述拉葫芦连接在支臂的上侧。作为优选,所述耳板固定在一方梁的外侧,所述方梁固定在支臂上侧,所述方梁的内、上两侧与支臂之间连接有卡板。作为优选,所述卷扬机为起重机的起升卷扬机。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起重机的自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所述扒杆通过一销轴铰接在平衡臂外端第二个支臂的耳板上,并将拉葫芦连接在起重臂的支臂上侧;步骤二:通过调节拉葫芦使扒杆变幅动作,将所述吊钩调节至配重块的上方,通过所述卷扬机拆除吊卸配重块,步骤三:通过拉葫芦将吊钩调节至平衡臂外端的支臂上侧中部,通过卷扬机拆除吊卸平衡臂外端的支臂;步骤四:将扒杆拆铰接在起重臂外端第二个支臂的耳板上,通过拉葫芦将吊钩调节至起重臂最外端的支臂上侧中部,通过卷扬机拆除吊卸起重臂最外端的支臂,并由外向内依次拆除平衡臂的其它支臂。作为优选,所述支臂拆卸前在其下侧固定至少两个缆风绳,吊放支臂时,通过人工控制缆风绳辅以稳定。有益效果:专利技术的扒杆结构稳定,质量较轻,便于拆卸时在塔机上安装和拆卸,扒杆可采用拉葫芦进行变幅调节,可以适应拆卸不同部件,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采用起重机的起升卷扬机作为拆卸卷扬机使用,方便且不增加额外设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快速、安全的将上部结构部分拆除,拆卸后大大减小了自降所需的空间,进而可以自行降至地面后,再由辅助起重机拆除,大幅度缩短塔机的拆卸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拆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拆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拆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拆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该机构包括扒杆1、卷扬机2、支架3、设置在卷扬机2上的起升钢丝绳4、变幅钢丝绳5和拉葫芦6,扒杆1的主体部分为框架结构,从而使得扒杆1的重量较轻,便于搬运、安装和拆卸。扒杆1包括若干主杆11和多个连接在主杆11之间的支撑杆12。主杆11与支撑杆12之间可以采用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在扒杆1的下端设有铰接部13,在扒杆1的上端设有第一滑轮7,第一滑轮7的轮轴固定在扒杆1的上端,使得第一滑轮7可以自由转动。支架3优选设置成A型塔状,在支架3上设有第二滑轮8,第二滑轮8优选设置在支架3的顶部,起升钢丝绳4穿过第一滑轮7,起升钢丝绳4的外端连接有吊钩9,变幅钢丝绳5的一端连接在扒杆1上侧,作为优选的连接方式,在支架3的上侧设有锲形接头10,将变幅钢丝绳5连接在锲形接头10上。并且,变幅钢丝绳5穿过第二滑轮8后与拉葫芦6连接。拉葫芦6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电拉葫芦或手拉葫芦。结合图1至4,基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审查人员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的主体结构大致与现有技术相同,包括塔身21、设置塔身21顶部的回转机构22和设置在回转机构22上的上部机构,上部机构包括平衡臂23及起重臂24,在平衡臂23上设有若干配重块30,平衡臂23和起重臂24分别包括若干可拆卸连接的支臂25,还包括其它与本申请改进不相关的机构,如底座、驾驶室等,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起重机还包括上述的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为了清楚的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现以平衡臂23及起重臂24之间为内侧方向,与其相反的方向为外侧方向。在支臂25的上侧均设有耳板26,该耳板26可以与扒杆1下端的铰接部配合,耳板26为两个,在拆卸时,可通过一个销轴29即可将扒杆1铰接在两个耳板26之间。在拆卸过程中,欲拆卸某一支臂25时,要将扒杆1铰接在其内端相连的支臂25的耳板26上,所以,位于平衡臂23和起重臂24的最外端的两个支臂25上可以不设置耳板26。卷扬机2与支架3均设置在支臂25上,优选设置在平衡臂23与回转机构22直接连接的的支臂25上侧,在拆卸时,将拉葫芦6连接在支臂25的上侧,需要说明的是,在拆卸平衡臂23上的支臂25时,应将拉葫芦6连接在起重臂24的支臂25上侧,在拆卸起重臂24上的支臂25时,应将拉葫芦6连接在平衡臂23上的支臂上。为了提高耳板26设置的稳定性,将耳板26固定在一方梁27的外侧,方梁27可以采用一个方形管,方梁27固定在支臂25上侧,为了进一步提高方梁27的稳定性,在方梁27与支臂25之间设有一个卡板28,卡板28靠向方梁27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直角口部281,卡板28通过直角口部281与方梁27的内、上两侧固定连接,卡板28的底部与支臂25固定连接。在卡板281的作用下,可以防止方梁27拆卸过程中受力后与支臂25脱焊或变形。卷扬机2可以采用起重机的起升卷扬机,即通过起重机的起升卷扬机即可完成自拆。在正常作业过程中,起重机的起升卷扬机用来承吊物体,在拆卸时,将起升卷扬机上的钢丝绳,通过人工穿过扒杆1上端的第一滑轮7,即可实现用起重机的起升卷扬机作为拆卸用的卷扬机2使用。结合图5至12,基于以上实施例,本
人员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自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扒杆1通过一销轴29铰接在平衡臂23外端第二个支臂25的耳板26上,并将拉葫芦6连接在起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扒杆、卷扬机、支架、设置在卷扬机上的起升钢丝绳、变幅钢丝绳和拉葫芦,所述扒杆下端设有铰接部,其上端设有第一滑轮,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滑轮,所述起升钢丝绳穿过第一滑轮,且其外端连接有吊钩,所述变幅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扒杆上侧,其穿过第二滑轮并与拉葫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扒杆、卷扬机、支架、设置在卷扬机上的起升钢丝绳、变幅钢丝绳和拉葫芦,所述扒杆下端设有铰接部,其上端设有第一滑轮,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滑轮,所述起升钢丝绳穿过第一滑轮,且其外端连接有吊钩,所述变幅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扒杆上侧,其穿过第二滑轮并与拉葫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扒杆为框架结构,包括若干主杆和多个连接在主杆之间的支撑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葫芦包括电拉葫芦和手拉葫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呈A型塔状,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支架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侧设有锲形接头,所述变幅钢丝绳与锲形接头连接。6.一种起重机,包括塔身、设置塔身顶部的回转机构和设置在回转机构上的上部机构,所述上部机构包括平衡臂及起重臂,所述平衡臂上设有若干配重块,其与起重臂分别包括若干可拆卸连接的支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起重机上部机构自拆装置,所述支臂上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贵林朱弘黄建军马坤月胡道军孙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昇建机南京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