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弹簧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784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弹簧打磨装置,包括底架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于底架上端,所述工作台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端固定连接进尘口,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板和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位于固定板一侧,所述活动槽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活动槽上方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下端固定连接滑栓,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板内壁均固定连接防滑垫,所述底架内部上端螺丝连接电机,所述电机转动轴贯穿工作台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下方设有吸尘装置且吸尘装置与底架固定连接。该便于使用的弹簧打磨装置通过设置电机和转动盘,能够有效的防止持续性打磨弹簧一个面,导致弹簧表面不够平整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弹簧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弹簧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像大多数其他的基本机制,金属弹簧存在已久的青铜时代,即使是金属,木材被用作一个灵活的弓箭和军事弹射器的结构构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确的钟表,使得精密弹簧第一次成为必然,四世纪看到了发展的革命性天文导航的精确的时钟,世界的探索和征服欧洲殖民大国继续提供动力的钟表匠“科学与艺术,火器的另一个领域,推动弹簧开发。现有的弹簧打磨装置,在打磨过程中,是通过人工手持弹簧,向高速转动的打磨盘进行打磨,不仅容易导致弹簧,打磨不够均匀,而且容易产生人员安全的问题,同时,由于长时间站立工作,对于人工体力消耗较大,并且,打磨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尘屑,被人工吸入进体内后,容易产生身体健康问题,而且,由于弹簧直径不同,固定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弹簧打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弹簧打磨装置,在打磨过程中,是通过人工手持弹簧,向高速转动的打磨盘进行打磨,不仅容易导致弹簧,打磨不够均匀,而且容易产生人员安全的问题,同时,由于长时间站立工作,对于人工体力消耗较大,并且,打磨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尘屑,被人工吸入进体内后,容易产生身体健康问题,而且,由于弹簧直径不同,固定不够灵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弹簧打磨装置,包括底架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于底架上端,所述工作台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端固定连接进尘口,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板和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位于固定板一侧,所述活动槽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活动槽上方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下端固定连接滑栓,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板内壁均固定连接防滑垫,所述底架内部上端螺丝连接电机,所述电机转动轴贯穿工作台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下方设有吸尘装置且吸尘装置与底架固定连接,所述吸尘装置两侧管道连接集尘盒,所述集尘盒一侧固定连接进尘管,所述进尘管贯穿底架两侧与进尘口管道连接,所述底架一端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通过滑栓与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与固定板均为弧形形状且位置为平行相对的活动板与固定板。优选的,所述防滑垫为橡胶材质且内壁表面设置有凹槽的防滑垫。优选的,所述电机与吸尘装置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和转动盘,人工将弹簧固定在转动盘上后,通过控制开关开启电机,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后,人工通过打磨盘对转动中的弹簧进行打磨,能够有效的防止持续性打磨弹簧一个面,导致弹簧表面不够平整的情况,并且,能够有效的避免传统手持弹簧,打磨的过程中,容易受伤的情况,大大的提高了打磨过程中的安全性,加强了使用时的便捷性,同时,能够使用坐姿进行打磨工作,有效的避免了长时间站立的情况,大大的降低了人工的体力消耗,有效的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2.本技术通过设置吸尘装置,人工通过控制开关开启吸尘装置后,吸尘装置产生吸力,通过吸尘口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细屑快速的吸入进尘管内,导入进集尘盒内,能够有效的避免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细屑被操作工人吸入进体内,产生身体健康的问题,大大的加强了打磨过程中的防护效果,提升了装置的功能性,增强了使用的安全性,并且,能够起到良好的清理尘屑的效果,防止尘屑散落在工作台上,还需要人工进行清理的问题,节省了人工清理的时间,保证了工作台的整洁性。3.本技术通过活动板和固定板,人工手动将活动板向一侧拉动后,通过滑栓压缩弹簧,使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间距变大后,将需要打磨的弹簧放置在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再通过弹簧将压力释放,带动滑栓推动活动板向固定板收缩,将需要打磨的弹簧进行固定,能够有效的根据不同弹簧的直径,进行调整后固定,有效的加强了使用时的灵活性,并且,操作较为简单易上手,大大的加强了使用时的便捷性,同时,防滑垫能够有效的防止弹簧在打磨过程中滑动,同时,凹槽能够加大弹簧的摩擦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滑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架,2、工作台,3、控制开关,4、转动盘,5、活动板,6、固定板,7、支撑臂,8、进尘口,9、进尘管,10、电机,11、吸尘装置,12、集尘盒,13、防滑垫,14、活动槽,15、弹簧,16、滑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弹簧打磨装置,包括底架1、工作台2、控制开关3、转动盘4、活动板5、固定板6、支撑臂7、进尘口8、进尘管9、电机10、吸尘装置11、集尘盒12、防滑垫13、活动槽14、弹簧15和滑栓16,工作台2固定连接于底架1上端,工作台2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支撑臂7,支撑臂7上端固定连接进尘口8,用于将尘屑吸入,工作台2上方设有转动盘4,用于带动需要打磨的弹簧转动,转动盘4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板6和活动槽14,活动槽14位于固定板6一侧,活动槽14内部设置有弹簧15,活动槽14上方设有活动板5,活动板5下端固定连接滑栓16,固定板6与活动板5内壁均固定连接防滑垫13,用于防止打磨的弹簧滑动,底架1内部上端螺丝连接电机10,用于带动转动盘4转动,电机10转动轴贯穿工作台2与转动盘4固定连接,电机10下方设有吸尘装置11且吸尘装置11与底架1固定连接,吸尘装置11两侧管道连接集尘盒12,用于将尘屑集中,集尘盒12一侧固定连接进尘管9,用于导入尘屑,进尘管9贯穿底架1两侧与进尘口8管道连接,底架1一端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活动板5通过滑栓16与弹簧15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板5与固定板6均为弧形形状且位置为平行相对的活动板与固定板,防滑垫13为橡胶材质且内壁表面设置有凹槽的防滑垫,电机10与吸尘装置11均与控制开关3电性连接。工作原理:人工手动将活动板5向一侧拉动后,通过滑栓16压缩弹簧15,使活动板5与固定板6之间间距变大后,将需要打磨的弹簧放置在活动板5与固定板6之间,再通过弹簧15将压力释放,带动滑栓16推动活动板5向固定板6收缩,将需要打磨的弹簧进行固定,人工将弹簧固定在转动盘4上后,通过控制开关3开启电机10,电机10带动转动盘4转动后,人工通过打磨盘对转动中的弹簧进行打磨,打磨过程中,人工通过控制开关3开启吸尘装置11后,吸尘装置11产生吸力,通过吸尘口8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细屑快速的吸入进尘管9内,导入进集尘盒12内。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的弹簧打磨装置,包括底架(1)和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固定连接于底架(1)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支撑臂(7),所述支撑臂(7)上端固定连接进尘口(8),所述工作台(2)上方设有转动盘(4),所述转动盘(4)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板(6)和活动槽(14),所述活动槽(14)位于固定板(6)一侧,所述活动槽(14)内部设置有弹簧(15),所述活动槽(14)上方设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下端固定连接滑栓(16),所述固定板(6)与活动板(5)内壁均固定连接防滑垫(13),所述底架(1)内部上端螺丝连接电机(10),所述电机(10)转动轴贯穿工作台(2)与转动盘(4)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下方设有吸尘装置(11)且吸尘装置(11)与底架(1)固定连接,所述吸尘装置(11)两侧管道连接集尘盒(12),所述集尘盒(12)一侧固定连接进尘管(9),所述进尘管(9)贯穿底架(1)两侧与进尘口(8)管道连接,所述底架(1)一端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弹簧打磨装置,包括底架(1)和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固定连接于底架(1)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支撑臂(7),所述支撑臂(7)上端固定连接进尘口(8),所述工作台(2)上方设有转动盘(4),所述转动盘(4)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板(6)和活动槽(14),所述活动槽(14)位于固定板(6)一侧,所述活动槽(14)内部设置有弹簧(15),所述活动槽(14)上方设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下端固定连接滑栓(16),所述固定板(6)与活动板(5)内壁均固定连接防滑垫(13),所述底架(1)内部上端螺丝连接电机(10),所述电机(10)转动轴贯穿工作台(2)与转动盘(4)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下方设有吸尘装置(11)且吸尘装置(11)与底架(1)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雷孟开仁寿新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