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环境适应性测试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663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环境适应性测试台,包括液压传动装置和油温控制装置,液压传动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泵及比例换向阀;液压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油箱连通,液压泵与电机连接;液压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比例换向阀的进口连接,该管道上设有单向阀;比例换向阀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的进油口连接,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的每个档位的出油口分别连接一回油管路,油温控制装置能够对油箱内的油温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进行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的动静态特性试验,也能够研究电液模块动静态特性与油温、油压等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为建立用于电液模块动静态特性分析的数学仿真模型提供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环境适应性测试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变速器测试
,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环境适应性测试台。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需要的变化,为解决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体积过大的问题,其结构形式逐渐从分体式往整体式方面发展。整体式电液模块阀体油道复杂,油道壁厚等参数受制于压铸成型精度的影响,同时阀孔是在阀体上直接加工而成的,这些典型的细长孔加工精度也比传统的钢制阀套精度低,同时铝合金阀体的热变形和弹性变形也比钢制阀套大,影响主阀芯阀套之间的间隙和封油带长度;同时先导电磁阀的线圈电阻也易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当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电液模块的动静态控制特性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影响变速器的控制品质,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控制失效,影响行车安全性。电液模块的环境适应性测试对于电液模块的结构抑制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环境适应性测试台,它能够对电液模块环境适应性进行测试,为电液模块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环境适应性测试台,包括液压传动装置和油温控制装置,液压传动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泵及比例换向阀;所述的液压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油箱连通,液压泵与电机连接;液压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比例换向阀的进口连接,该管道上设有单向阀;比例换向阀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电液模块的进油口连接,该管道上设有流量计、压力表及压力传感器;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的每个档位的出油口分别连接一回油管路,回油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电磁换向阀及过滤器;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机、比例换向阀、比例换向阀与电液模块连接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及回油管路上的电磁换向阀和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的油温控制装置能够对油箱内的油温进行控制。上述的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环境适应性测试台中,所述的单向阀与比例换向阀的进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两个连回油箱的支管,一支管上设有安全阀;另一支管上设有蓄能器、压力传感器和比例溢流阀,压力传感器和比例溢流阀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蓄能器与该另一支管连接管路上设有节流阀,压力传感器与该另一支管连接处设有压力开关,压力开关与控制单元连接。上述的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环境适应性测试台中,所述的油箱上设有液面指示器和温度指示器;油箱与液压泵进口连接的管路上设有过滤器,液压泵采用的是双向变量液压泵。上述的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环境适应性测试台中,所述的油温控制装置包括液压泵Ⅱ,液压泵Ⅱ与电机Ⅱ连接;液压泵Ⅱ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油箱连通;液压泵Ⅱ的进口与油箱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过滤器;液压泵Ⅱ的出口与油箱连通的管道上设有两个连回油箱的支管路及带弹簧的单向阀;两个支管路位于液压泵Ⅱ与带弹簧的单向阀之间;一个支管路上设有电磁换向阀及加热器,另一支管路上设有电磁换向阀及冷却器;两支管路上的电磁换向阀及电机Ⅱ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对电液模块进行动静态特性试验,利用测试得到的电液模块力、流量等数据,结合结构参数、理论模型,对无法实时监测的阀芯阀孔间隙、阻尼孔大小、密封带宽度等参数,建立多维的插值估计模型或者系统重构模型,从而建立用于电液模块动静态特性分析的数学仿真模型;能够用于研究电液模块动静态特性与油温、油压等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为实现电液模块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液压传动装置的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油温控制装置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液压传动装置和油温控制装置,液压传动装置包括油箱1、液压泵6、电机5.1、比例换向阀10及控制单元,所述的油箱1上安装有液面指示器2和温度指示器3。所述的液压泵6采用的是双向变量液压泵,液压泵6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油箱1连通,该管道上设有过滤器4.1,液压泵6与电机5.1连接,液压泵6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比例换向阀10的进口连接,该管道上设有单向阀8及两个连回油箱1的支管;两个支管位于单向阀8和比例换向阀10之间,一支管上设有安全阀7;另一支管上设有蓄能器11、压力传感器13.1和比例溢流阀9,蓄能器11与该另一支管连接管路上设有节流阀12,压力传感器13.1与该另一支管连接处设有压力开关14。比例换向阀10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的进油口连接,该管道上设有流量计15、压力表16及压力传感器13.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的两个档位的出油口分别连接一个回油管路,一个档位的回油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3.3、电磁换向阀17.1及过滤器4.2;另一档位的回油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3.4、电磁换向阀17.2及过滤器4.3。所述的油温控制装置包括液压泵Ⅱ6.1,液压泵Ⅱ6.1与电机Ⅱ5.2连接;液压泵Ⅱ6.1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油箱1连通。液压泵Ⅱ6.1的进口与油箱1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过滤器4.4;液压泵Ⅱ6.1的出口与油箱1连通的管道上设有两个连回油箱1的支管路及带弹簧的单向阀20;两个支管路位于液压泵Ⅱ6.1与带弹簧的单向阀20之间;一个支管路上设有电磁换向阀17.3及加热器18,另一支管路上设有电磁换向阀17.4及冷却器19。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3.1、压力传感器13.2、压力传感器13.3、压力传感器13.4分别通过数据采集卡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的电机5.1、电机Ⅱ5.2、电磁换向阀17.1、电磁换向阀17.2、电磁换向阀17.3、电磁换向阀17.4及比例换向阀10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本专利技术用于电液模块测试时,具体操作如下:1.通过电机5.1控制液压泵6输出流量50L/min。2.压力开关14的触发压力设置比安全阀7的触发压力高0.5Mpa,在安全阀失去保护作用的时候压力继电器可以起到第二重保护的作用,当供油压力超过压力继电器设定值,继电器发出的信号可以控制电机停转。3.液压泵6转速分别设定在600rpm、700rpm、800rpm、1000rpm、1300rpm、1800rpm、2600rpm、3500rpm、5000rpm,每个转速下各测试一遍,测试的温度由油温控制回路设定在-40℃、-20℃、0℃、20℃、40℃、60℃、80℃、100℃。达到设定的温度后,调节液压泵转速至相应值,考察整个回路的压力、各离合器、制动器压力传感器收集的压力数值的最大超调值、压力数值的稳定时间、重复精度、线性度等。4.电液模块泄漏量测试,油温设定为-40℃、-20℃、0℃、20℃、40℃、60℃、80℃、100℃,系统压力0.5Mpa、0.8MPa、1Mpa、1.2MPa、1.5Mpa、2MPa,对电液模块泄漏量分别进行测试。温度达到设定值后,调节系统压力达到相应值,从驱动转速100rpm开始,以每10rpm往上进行递增,直到相应离合器压力达到设定值,并在此转速为目标往下以1rpm进行递减,找到最终的达到设定值的最小驱动转速并记录。以上测试在各个挡位和R挡下各进行一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环境适应性测试台,包括液压传动装置、油温控制装置和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液压传动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泵及比例换向阀;所述的液压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油箱连通,液压泵与电机连接;液压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比例换向阀的进口连接,该管道上设有单向阀;比例换向阀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电液模块的进油口连接,该管道上设有流量计、压力表及压力传感器;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的每个档位的出油口分别连接一回油管路,回油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电磁换向阀及过滤器;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机、比例换向阀、比例换向阀与电液模块连接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及回油管路上的电磁换向阀和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的油温控制装置能够对油箱内的油温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环境适应性测试台,包括液压传动装置、油温控制装置和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液压传动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泵及比例换向阀;所述的液压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油箱连通,液压泵与电机连接;液压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比例换向阀的进口连接,该管道上设有单向阀;比例换向阀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电液模块的进油口连接,该管道上设有流量计、压力表及压力传感器;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的每个档位的出油口分别连接一回油管路,回油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电磁换向阀及过滤器;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机、比例换向阀、比例换向阀与电液模块连接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及回油管路上的电磁换向阀和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的油温控制装置能够对油箱内的油温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电液模块环境适应性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与比例换向阀的进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两个连回油箱的支管,一支管上设有安全阀;另一支管上设有蓄能器、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刚李晓峰陈建文赵又红彭天恒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