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围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22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板本体,前围板本体的下端中部具有与汽车地板的中通道相适配的通道槽,前围板本体紧邻通道槽上方的位置沿背离发动机舱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上端搭接部,前围板本体紧邻通道槽两侧的位置均向上突起形成长条状的第一侧边搭接部;前围板还包括整体弯折呈U型槽状的中通道围板,中通道围板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二侧边搭接部,中通道围板的前端向上突起形成第二上端搭接部;中通道围板焊接在前围板本体的通道槽处,第二上端搭接部与第一上端搭接部相贴合,第二侧边搭接部与对应的第一侧边搭接部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增大乘员舱空间,加工难度较小,加工成本较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围板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的涉及一种汽车前围板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的安全性的要求也突显出来,需要增加汽车的防碰撞性能。前围板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乘员舱和发动机机舱之间,用于隔离乘员舱和发动机机舱,它和地板、前立柱联接,安装在前围上盖板之下,为防止发动机舱里的废气、高温、噪声窜入车厢,前围板上要有密封措施和隔热装置。同时,它还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汽车与前方物体发生碰撞的时候,前围板会分担碰撞力的传递,对乘员的安全起到保护作用。现有的前围板总成通常包括采用整块钢板冲压而成的前围板,以及其他若干焊接在前围板上的零部件组成,为尽可能增大乘员舱的空间,前围板的中下部通常朝向发动机舱方向凹陷延伸,同时底部需要贴合地板形状,并在中通道所在位置形成向上的突起部。而随着乘员舱空间的增大,前围板的凹陷深度也相应增加,从而提高了前围板的冲压拉深加工难度,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增大乘员舱空间,加工难度较小,加工成本较低的汽车前围板总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包括用于分隔乘员舱和发动机舱,且一体成型的前围板本体,所述前围板本体的下端中部具有与汽车地板的中通道相适配的通道槽,所述前围板本体紧邻所述通道槽上方的位置沿背离发动机舱的方向延伸形成与中通道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一上端搭接部,所述前围板本体紧邻所述通道槽两侧的位置均向上突起形成长条状的第一侧边搭接部;所述前围板还包括整体弯折呈U型槽状,且与汽车地板的中通道相匹配的中通道围板,所述中通道围板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一侧边搭接部相对应的第二侧边搭接部,所述中通道围板的前端向上突起形成与所述第一上端搭接部相匹配的第二上端搭接部;所述中通道围板焊接在所述前围板本体的通道槽处,所述第二上端搭接部与所述第一上端搭接部相贴合,所述第二侧边搭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边搭接部相贴合。采用上述结构,将前围板分割成一体成型的前围板本体和与中通道相匹配的中通道围板,从而可以在满足增大乘员舱空间的需求下,避免前围板本体在中通道位置形成过深的凹陷,从而降低前围板本体的冲压拉深加工的难度,提高成型的合格率,降低加工成本。另外,单独设置中通道围板,可以采用更高强度的钢板制成,从而可以提高碰撞安全性能,降低发动机的侵入量。进一步的,单独设置的U型中通道围板,加工难度更低,从而可以增加中通道围板的U型凹槽深度,方便汽车地板增加中通道的高度,进而可以提高排气管道的高度,对增加整车的离地高度起到有利作用。进一步的,还包括整体弯折呈U型槽状,且罩扣在所述中通道围板上的前围中下加强板,所述前围中下加强板的前端向上翻折,并贴合地焊接在所述前围板本体上;所述前围中下加强板的底板中部朝向所述中通道围板凹陷,并贴合地焊接在所述中通道围板上,所述前围中下加强板的两侧向下延伸,并贴合地焊接在所述中通道围板的两侧。上述结构中,前围中下加强板的底板中部朝向中通道围板凹陷并贴合地焊接在中通道围板上,使得底板的两侧形成两条加强筋。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中通道围板处的强度,提高碰撞安全性能,降低发动机的侵入量。前围中下加强板与前围中上加强板相连,增加了中通道区域的强度,能有效提升整车的性能。进一步的,还包括整体呈长条状的前围中上加强板,所述前围中上加强板竖向衔接设置在所述前围中下加强板的上方;所述前围中上加强板的端面呈U型槽状,且两侧向外翻折,并贴合地焊接在所述前围板本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前围板本体位于所述通道槽左侧的位置焊接固定有前围左下加强板和前围左加强板,所述前围左下加强板沿所述前围板本体向上延伸至发动机舱的纵梁所在位置处,所述前围左加强板的一端搭接在所述前围左下加强板的上端,另一端沿背离所述通道槽的方向横向延伸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前围左下加强板向上延伸与前围左加强板搭接,同时此搭接位置与机舱纵梁前段和前围加强横梁X方向重叠,能有效的将正碰和偏置碰的力传递到地板下纵梁上,避免前围板的过度变形,降低碰撞对驾驶人的伤害。进一步的,所述前围左下加强板的端面呈U型槽状,且其底面的中部朝向所述前围板本体凹陷,并贴合地焊接在所述前围板本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前围板本体位于所述通道槽右侧的位置焊接固定有前围右下加强板,所述前围右下加强板位于所述前围板本体的底部,且朝向前端延伸设置;所述前围右下加强板的上方间隔设置有横向焊接在所述前围板本体上的前围右加强板。这样,前围右下加强板与前围左下加强板不对称,在满足正碰的情况下,可减小零件尺寸,降低整车重量,降低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前围板本体位于所述通道槽左上方的位置焊接固定有真空助力泵安装加强板,所述真空助力泵安装加强板上固定有真空助力泵安装板。这样,真空助力泵安装加强板布置在前围的左半部分,增加了离合总泵、离合踏板、真空助力泵、制动踏板安装点的刚度;而前围的右半部分不布置加强板,可降低整车重量,降低成本。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助力泵安装加强板的下端焊接有用于安装油门踏板的油门踏板安装支架组件。这样,油门踏板安装在支架上不与机舱相通,从根本上避免油门踏板安装位置的漏风漏水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前围板本体位于所述通道槽左侧的位置还焊接有一体成型的转向柱安装板,所述转向柱安装板的中部具有供转向管柱安装的安装孔;所述转向柱安装板与所述前围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处还涂装有焊接密封胶和PVC胶。这样,可以有效保证转向管柱处的密封性,避免漏风漏水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前围中上加强板的上端伸出所述前围板本体。这样,在流水槽焊接放件时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便于装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增大乘员舱空间,加工难度较小,加工成本较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前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1包括用于分隔乘员舱和发动机舱,且一体成型的前围板本体11,所述前围板本体11的下端中部具有与汽车地板的中通道相适配的通道槽,所述前围板本体11紧邻所述通道槽上方的位置沿背离发动机舱的方向延伸形成与中通道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一上端搭接部,所述前围板本体11紧邻所述通道槽两侧的位置均向上突起形成长条状的第一侧边搭接部;所述前围板1还包括整体弯折呈U型槽状,且与汽车地板的中通道相匹配的中通道围板12,所述中通道围板12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一侧边搭接部相对应的第二侧边搭接部,所述中通道围板12的前端向上突起形成与所述第一上端搭接部相匹配的第二上端搭接部;所述中通道围板12焊接在所述前围板本体11的通道槽处,所述第二上端搭接部与所述第一上端搭接部相贴合,所述第二侧边搭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边搭接部相贴合。采用上述结构,将前围板分割成一体成型的前围板本体和与中通道相匹配的中通道围板,从而可以在满足增大乘员舱空间的需求下,避免前围板本体在中通道位置形成过深的凹陷,从而降低前围板本体的冲压拉深加工的难度,提高成型的合格率,降低加工成本。另外,单独设置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1)包括用于分隔乘员舱和发动机舱,且一体成型的前围板本体(11),所述前围板本体(11)的下端中部具有与汽车地板的中通道相适配的通道槽,所述前围板本体(11)紧邻所述通道槽上方的位置沿背离发动机舱的方向延伸形成与中通道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一上端搭接部,所述前围板本体(11)紧邻所述通道槽两侧的位置均向上突起形成长条状的第一侧边搭接部;所述前围板(1)还包括整体弯折呈U型槽状,且与汽车地板的中通道相匹配的中通道围板(12),所述中通道围板(12)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一侧边搭接部相对应的第二侧边搭接部,所述中通道围板(12)的前端向上突起形成与所述第一上端搭接部相匹配的第二上端搭接部;所述中通道围板(12)焊接在所述前围板本体(11)的通道槽处,所述第二上端搭接部与所述第一上端搭接部相贴合,所述第二侧边搭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边搭接部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1)包括用于分隔乘员舱和发动机舱,且一体成型的前围板本体(11),所述前围板本体(11)的下端中部具有与汽车地板的中通道相适配的通道槽,所述前围板本体(11)紧邻所述通道槽上方的位置沿背离发动机舱的方向延伸形成与中通道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一上端搭接部,所述前围板本体(11)紧邻所述通道槽两侧的位置均向上突起形成长条状的第一侧边搭接部;所述前围板(1)还包括整体弯折呈U型槽状,且与汽车地板的中通道相匹配的中通道围板(12),所述中通道围板(12)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一侧边搭接部相对应的第二侧边搭接部,所述中通道围板(12)的前端向上突起形成与所述第一上端搭接部相匹配的第二上端搭接部;所述中通道围板(12)焊接在所述前围板本体(11)的通道槽处,所述第二上端搭接部与所述第一上端搭接部相贴合,所述第二侧边搭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边搭接部相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体弯折呈U型槽状,且罩扣在所述中通道围板(12)上的前围中下加强板(2),所述前围中下加强板(2)的前端向上翻折,并贴合地焊接在所述前围板本体(11)上;所述前围中下加强板(2)的底板中部朝向所述中通道围板(12)凹陷,并贴合地焊接在所述中通道围板(12)上,所述前围中下加强板(2)的两侧向下延伸,并贴合地焊接在所述中通道围板(12)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体呈长条状的前围中上加强板(3),所述前围中上加强板(3)竖向衔接设置在所述前围中下加强板(2)的上方;所述前围中上加强板(3)的端面呈U型槽状,且两侧向外翻折,并贴合地焊接在所述前围板本体(11)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西芳陈杰刘洪江黄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