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前车身碰撞的力传递系统和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前车身碰撞的力传递系统和设置有该力传递系统的汽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国内外汽车检测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大力推动下,车辆的整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得到了大幅度改善。随着用户安全意识的提高,对车辆耐撞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有必要对前车身碰撞的力传递路径进行优化。一般而言,合理的碰撞力传递路径的设计需要在牺牲空间的前提下提供上、中、下三条力传递路径,传递路径的承载能力和材料强度、重量和承力机构的截面设计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对于纯电动车而言,电池包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车辆的行驶里程,如果布置过多的传递路径(占用多余的空间,影响电池包的体积),势必降低电动车的实用性。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力传递系统来提高空间和可用传递路径的利用率,是目前车辆、尤其电动车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用于前车身碰撞的力传递系统,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在根据本技术的力传递系统中,所述力传递系统可承载第一传力路径,所述第一传力路径包括前纵梁、搁脚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前车身碰撞的力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系统可承载第一传力路径,所述第一传力路径包括前纵梁、搁脚板、扭力盒、A柱以及门槛,在所述A柱和所述门槛相连处设有过渡段,所述扭力盒固定在所述搁脚板与所述过渡段之间,所述扭力盒是由铝合金制成的铸件并且内部设有空腔,其中,所述前纵梁将碰撞冲击力传递至所述扭力盒,所述扭力盒将所述碰撞冲击力传递至所述搁脚板和/或所述门槛。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15 CN 20172175341851.一种用于前车身碰撞的力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系统可承载第一传力路径,所述第一传力路径包括前纵梁、搁脚板、扭力盒、A柱以及门槛,在所述A柱和所述门槛相连处设有过渡段,所述扭力盒固定在所述搁脚板与所述过渡段之间,所述扭力盒是由铝合金制成的铸件并且内部设有空腔,其中,所述前纵梁将碰撞冲击力传递至所述扭力盒,所述扭力盒将所述碰撞冲击力传递至所述搁脚板和/或所述门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系统还可承载第二传力路径和/或第三传力路径,其中,所述第二传力路径包括上纵梁、A柱及门腰部,第三传力路径包括副车架、中央通道及纵梁延伸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所述搁脚板和所述门槛由铝合金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力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盒包括本体和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晨晖,方沛纳,赵欣超,张红刚,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