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48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壳及外壳、两个盖板及两个电极组件。内壳收容于外壳内,两个盖板分别与外壳两端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以密封外壳两端的开口,且内壳夹持于两个盖板之间。锂电池的电芯为环状结构并套设于内壳上,而锂电池工作时,中空的电芯内部的发热量将显著较少。而且,内壳与电芯的内部接触,故还可起到导热作用。因此,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还可通过内壳快速传导至两端的盖板上并进一步散发。上述锂电池一方面能降低电芯内部的发热量,另一方面还能加快电芯内部的热量散发。可见,上述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的散热性得到有效地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
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
技术介绍
锂电池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锂电池储电性能和放电性能较好,受到大多数人们的欢迎。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应用领域对锂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锂电池的容量、功率也越来越大。而随着电池容量、功率的增大,锂电池在工作状态时的发热量也增加。热量如不及时散去,将导致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并最终导致电池变形、影响电池充放电质量甚至造成爆炸。然而,常见的锂电池一般采用的是方形或圆形实心结构,该结构的散热性较差。而电池容量增大后,电芯的体积也随之增加。此时,电芯内部的热量则难以快速散发出来。因此,热量逐渐积累会导致热失控,继而产生爆炸起火等安全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锂电池散热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性较好的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一种电池壳体,包括:外壳,呈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两个盖板,分别与所述外壳两端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以密封所述外壳两端的开口;呈柱状结构的内壳,收容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同心设置,以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内壳的外壁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内壳夹持于所述两个盖板之间;及两个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柱及集流体,所述集流体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极柱穿设于所述盖板并与所述集流体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盖板可拆卸地与所述外壳两端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圈及螺纹紧固件,所述盖板的边缘及所述外壳开口的端面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螺孔,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螺孔螺合,以将所述密封圈夹持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开口的端面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爆阀,至少一个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注液口,所述防爆阀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注液口的边缘并覆盖所述注液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电极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两端,且所述两个电极组件中的所述电极柱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盖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电极组件中的所述电极柱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电极柱间隔设置于所述盖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柱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集流体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电极柱与所述套筒螺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柱位于所述盖板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位于所述盖板内侧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的限位部,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电极柱设置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螺合,以使所述限位部与盖板的内壁抵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及所述内壳的外壁套均套设有绝缘套。一种锂电池,包括: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所述收容腔内容纳有电解液;及环形的电芯,收容于所述外壳内并套设于所述外壳,所述集流体与所述电芯电连接。上述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电芯为环状结构并套设于内壳上,而锂电池工作时,中空的电芯内部的发热量将显著较少。而且,内壳与电芯的内部接触,故还可起到导热作用。因此,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还可通过内壳快速传导至两端的盖板上并进一步散发。上述锂电池一方面能降低电芯内部的发热量,另一方面还能加快电芯内部的热量散发。可见,上述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的散热性得到有效地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电池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池壳体的爆炸图;图3为图1所示电池壳体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电池壳体中电极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其中,锂电池包括上述电池壳体及收容于上述电池壳体内的电芯。电芯由正极材料、隔膜及负极材料形成。具体的,正极材料可以为二氧化锰、锂合金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可以为金属锂、石墨等。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电池壳体100包括外壳110、盖板120、内壳130及电极组件140。外壳110呈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具体的,其形状可根据锂电池的所需的外部轮廓进行调整,可以为圆柱形、方形等其他形状。外壳110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而且,为了防止发生短路,本实施例中的外壳110的外壁套设有绝缘套(图未标)。盖板120主要用于密封外壳110的开口,其材质可以为金属、塑料或其他强度符合要求的材料。其中,盖板120为两个,且分别与外壳110两端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以密封外壳110两端的开口。盖板120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外壳110连接,也可通过其他可拆卸地方式实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盖板120可拆卸地与外壳110两端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具体的,可通过螺纹紧固、卡合等方式实现可拆卸地密封。因此,外壳110可重复打开或关闭。当锂电池内的电芯或其他元件损坏后,可打开外壳110进行更换,从而可实现电池壳体100的重复利用。而且,由于在外壳110的密封过程中无需进行焊接,故可有利于节省成本并提高锂电池的组装效率。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壳体100还包括密封圈150及螺纹紧固件160。盖板120的边缘及外壳110开口的端面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螺孔(图未示),螺纹紧固件160与螺孔螺合,以将密封圈150夹持于盖板120与外壳110开口的端面之间。螺纹紧固的方式能使盖板120与外壳110连接牢固,而密封圈150可实现有效地密封。而且,为了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多个螺孔及多个螺纹紧固件160沿盖板120的周向间隔分布。请一并参阅图3,内壳130呈柱状结构。具体的,内壳130的材质及形状与外壳110均相似。但是,内壳130的径向尺寸小于外壳110,且内壳130既可为中空,也可为实心结构。而且,为了防止发生短路,本实施例中的内壳130的外壁也套设有绝缘套(图未标)。其中,内壳130收容于外壳110内并与外壳110同心设置,以在外壳110的内壁与内壳130的外壁之间形成收容腔101。而且,内壳130夹持于两个盖板120之间。在上述锂电池中,收容腔101容纳有电解液。而且,电芯呈环状,并套设于内壳130上。由于内壳130与电芯的内部接触,故内壳130还可起到导热作用。因此,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内壳130快速传导至两端的盖板120上并进一步散发,故能提高电芯内部热量的散发效率。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内壳130为中空结构,且两个盖板12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呈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两个盖板,分别与所述外壳两端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以密封所述外壳两端的开口;呈柱状结构的内壳,收容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同心设置,以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内壳的外壁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内壳夹持于所述两个盖板之间;及两个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柱及集流体,所述集流体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极柱穿设于所述盖板并与所述集流体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呈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两个盖板,分别与所述外壳两端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以密封所述外壳两端的开口;呈柱状结构的内壳,收容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同心设置,以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内壳的外壁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内壳夹持于所述两个盖板之间;及两个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柱及集流体,所述集流体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极柱穿设于所述盖板并与所述集流体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盖板可拆卸地与所述外壳两端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及螺纹紧固件,所述盖板的边缘及所述外壳开口的端面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螺孔,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螺孔螺合,以将所述密封圈夹持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开口的端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爆阀,至少一个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注液口,所述防爆阀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注液口的边缘并覆盖所述注液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祥周鹏管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