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调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49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调温器。通过感温壳体、盖板、推板、杠杆、盖板、石蜡、第一推杆、弹簧、第一卡接板、第一长孔、第一销轴、压盖、第二推杆、第二卡接板、第二长孔、第二销轴和阀块的配合设置,使阀块便于升起降下,通过导向槽和导向柱的配合设置,可使阀块更稳定地上下移动,并可紧密贴近第二壳体的内壁,以免阀块失效,通过第一壳体、感温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分体设置,便于拆卸,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较为简单,带动阀块的杠杆部分位于管路的外侧,感温壳体等便于拆卸,在可有效调节冷却液的循环情况下,还具有检修维护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调温器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冷却用部件
,具体领域为一种汽车发动机调温器。
技术介绍
发动机调温器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一般分为石蜡调温器和电子调温器两种。现有的发动机调温器的结构一般均较为复杂,且基本完全设置于管道内部,需要检修维护时拆卸比较麻烦而且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调温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调温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左部设有输入管,所述第一壳体的右部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口,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感温壳体,所述感温壳体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中,所述感温壳体的上端卡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左端设有前后对称的杠杆支撑座,前后对称的所述杠杆支撑座之间的上部位置转动连接有杠杆,所述感温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套筒,所述感温壳体的内腔底部且在所述密封套筒的内侧填充有石蜡,所述石蜡的上侧设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上表面中心处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上端贯穿所述盖板,所述第一推杆的外侧且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推板之间的位置套有弹簧,所述第一推杆的上端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卡接板,前后对称的所述第一卡接板上对应设有第一长孔,前后对应的所述第一长孔中贯穿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杠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开口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压盖,所述第二壳体的左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口相配合的第二螺纹连接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右部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连通的上输出口和下输出口,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上输出口和所述下输出口的内腔部分的内侧壁上设有前后对称的导向槽,前后对称的所述导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阀块,所述阀块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壳体的靠近所述上输出口和所述下输出口的内腔部分的横截面形状相契合,所述阀块的上端中心处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上端贯穿所述压盖,所述第二推杆的上端前后对称设有第二卡接板,前后对称的所述第二卡接板上对应设有第二长孔,前后对应的所述第二长孔中贯穿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杠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上输出口和所述下输出口的内腔部分的底面上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上端依次贯穿所述阀块和所述压盖;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分别设有冷却液大循环孔道和冷却液小循环孔道,所述冷却液大循环孔道的左端开口位置与所述上输出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冷却液小循环孔道的左端开口位置与所述下输出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壳体的右端沿上下方向分别设有冷却液大循环连接管和冷却液小循环连接管,所述冷却液大循环连接管与所述冷却液大循环孔道连通,所述冷却液小循环连接管与所述冷却液小循环孔道连通,所述第三壳体的左端设有与所述插接部相契合的插接口,所述插接口的外侧边缘均匀设有固定凸边,所述固定凸边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上与所述感温壳体的相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推板与所述密封套筒接触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圈。优选的,所述阀块与所述第二壳体接触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第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压盖上与所述第二推杆的相接处设有第四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插接部的外侧的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的接合面上设有第五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感温壳体、盖板、推板、杠杆、盖板、石蜡、第一推杆、弹簧、第一卡接板、第一长孔、第一销轴、压盖、第二推杆、第二卡接板、第二长孔、第二销轴和阀块的配合设置,使阀块便于升起降下,通过导向槽和导向柱的配合设置,可使阀块更稳定地上下移动,并可紧密贴近第二壳体的内壁,以免阀块失效,通过第一壳体、感温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分体设置,便于拆卸,结构简单,通过第二螺纹连接口与第一螺纹连接口的配合设置,便于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在一起,通过插接口、插接部与固定凸边的配合设置,便于将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稳定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结构较为简单,带动阀块的杠杆部分位于管路的外侧,感温壳体等便于拆卸,在可有效调节冷却液的循环情况下,还具有检修维护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的C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2的D处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3的E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第三壳体、4-输入管、5-第一螺纹连接口、6-感温壳体、7-盖板、8-杠杆支撑座、9-杠杆、10-密封套筒、11-石蜡、12-推板、13-第一推杆、14-弹簧、15-第一卡接板、16-第一长孔、17-第一销轴、18-压盖、19-第二螺纹连接口、20-插接部、21-上输出口、22-下输出口、23-导向槽、24-阀块、25-第二推杆、26-第二卡接板、27-第二长孔、28-第二销轴、29-导向柱、30-冷却液大循环孔道、31-冷却液小循环孔道、32-冷却液大循环连接管、33-冷却液小循环连接管、34-插接口、35-固定凸边、36-第一密封圈、37-第二密封圈、38-第三密封圈、39-第四密封圈、40-第五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调温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的左部设有输入管4,用于输入冷却液,所述第一壳体的右部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口5,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感温壳体6,所述感温壳体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中,感温壳体采用导热率高的材料制成以充分导热,所述感温壳体的上端卡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的左端设有前后对称的杠杆支撑座8,前后对称的所述杠杆支撑座之间的上部位置转动连接有杠杆9,杠杆支撑座对杠杆起到支撑作用,杠杆可绕着杠杆支撑座旋转,所述感温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套筒10,密封套筒采用导热率较高的材料制成,并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感温壳体的内腔底部且在所述密封套筒的内侧填充有石蜡11,所述石蜡的上侧设有推板12,在冷却液温度较高时,石蜡会由于吸收感温壳体和密封套筒传导的热量而融化,使体积增大并顶起推板,冷却液温度下降时则石蜡重新凝固体积减小,所述推板的上表面中心处设有第一推杆13,第一推杆可随着推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推杆的上端贯穿所述盖板,所述第一推杆的外侧且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推板之间的位置套有弹簧14,盖板对弹簧起到压紧的作用,弹簧对推板具有压力,在冷却液降温且石蜡凝固后,弹簧可压动推板回到下侧的位置,所述第一推杆的上端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卡接板15,前后对称的所述第一卡接板上对应设有第一长孔16,前后对应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调温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部设有输入管(4),所述第一壳体(1)的右部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口(5),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感温壳体(6),所述感温壳体(6)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感温壳体(6)的上端卡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左端设有前后对称的杠杆支撑座(8),前后对称的所述杠杆支撑座(8)之间的上部位置转动连接有杠杆(9),所述感温壳体(6)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套筒(10),所述感温壳体(6)的内腔底部且在所述密封套筒(10)的内侧填充有石蜡(11),所述石蜡(11)的上侧设有推板(12),所述推板(12)的上表面中心处设有第一推杆(13),所述第一推杆(13)的上端贯穿所述盖板(7),所述第一推杆(13)的外侧且在所述盖板(7)与所述推板(12)之间的位置套有弹簧(14),所述第一推杆(13)的上端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卡接板(15),前后对称的所述第一卡接板(15)上对应设有第一长孔(16),前后对应的所述第一长孔(16)中贯穿设有第一销轴(17),所述第一销轴(17)与所述杠杆(9)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的上端开口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压盖(18),所述第二壳体(2)的左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口(5)相配合的第二螺纹连接口(19),所述第二壳体(2)的右部设有插接部(20),所述插接部(20)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腔连通的上输出口(21)和下输出口(22),所述第二壳体(2)靠近所述上输出口(21)和所述下输出口(22)的内腔部分的内侧壁上设有前后对称的导向槽(23),前后对称的所述导向槽(23)之间滑动连接有阀块(24),所述阀块(24)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靠近所述上输出口(21)和所述下输出口(22)的内腔部分的横截面形状相契合,所述阀块(24)的上端中心处设有第二推杆(25),所述第二推杆(25)的上端贯穿所述压盖(18),所述第二推杆(25)的上端前后对称设有第二卡接板(26),前后对称的所述第二卡接板(26)上对应设有第二长孔(27),前后对应的所述第二长孔(27)中贯穿设有第二销轴(28),所述第二销轴(28)与所述杠杆(9)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靠近所述上输出口(21)和所述下输出口(22)的内腔部分的底面上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导向柱(29),所述导向柱(29)的上端依次贯穿所述阀块(24)和所述压盖(18);所述第三壳体(3)的内部分别设有冷却液大循环孔道(30)和冷却液小循环孔道(31),所述冷却液大循环孔道(30)的左端开口位置与所述上输出口(2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冷却液小循环孔道(31)的左端开口位置与所述下输出口(2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壳体(3)的右端沿上下方向分别设有冷却液大循环连接管(32)和冷却液小循环连接管(33),所述冷却液大循环连接管(32)与所述冷却液大循环孔道(30)连通,所述冷却液小循环连接管(33)与所述冷却液小循环孔道(31)连通,所述第三壳体(3)的左端设有与所述插接部(20)相契合的插接口(34),所述插接口(34)的外侧边缘均匀设有固定凸边(35),所述固定凸边(35)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外侧壁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调温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部设有输入管(4),所述第一壳体(1)的右部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口(5),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感温壳体(6),所述感温壳体(6)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感温壳体(6)的上端卡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左端设有前后对称的杠杆支撑座(8),前后对称的所述杠杆支撑座(8)之间的上部位置转动连接有杠杆(9),所述感温壳体(6)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套筒(10),所述感温壳体(6)的内腔底部且在所述密封套筒(10)的内侧填充有石蜡(11),所述石蜡(11)的上侧设有推板(12),所述推板(12)的上表面中心处设有第一推杆(13),所述第一推杆(13)的上端贯穿所述盖板(7),所述第一推杆(13)的外侧且在所述盖板(7)与所述推板(12)之间的位置套有弹簧(14),所述第一推杆(13)的上端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卡接板(15),前后对称的所述第一卡接板(15)上对应设有第一长孔(16),前后对应的所述第一长孔(16)中贯穿设有第一销轴(17),所述第一销轴(17)与所述杠杆(9)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的上端开口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压盖(18),所述第二壳体(2)的左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口(5)相配合的第二螺纹连接口(19),所述第二壳体(2)的右部设有插接部(20),所述插接部(20)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腔连通的上输出口(21)和下输出口(22),所述第二壳体(2)靠近所述上输出口(21)和所述下输出口(22)的内腔部分的内侧壁上设有前后对称的导向槽(23),前后对称的所述导向槽(23)之间滑动连接有阀块(24),所述阀块(24)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靠近所述上输出口(21)和所述下输出口(22)的内腔部分的横截面形状相契合,所述阀块(24)的上端中心处设有第二推杆(25),所述第二推杆(25)的上端贯穿所述压盖(18),所述第二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孙兰娟芮忠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世界村汽车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