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温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5650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节温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节温器及其控制方法,该节温器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与上支架配合,且与上支架之间形成空腔;主阀门,位于空腔中,与上支架选择性抵接,当抵接时,两者密封;主弹簧,两端分别与主阀和下支架抵接,且处于压缩状态;推杆,套设在主阀门上,与主阀门固定连接且密封,其内部设有第一容置腔;感温介质,封装于第一容置腔中,其受热后体积能够膨胀;反推杆,穿设于推杆上,一端位于感温介质中,另一端与上支架连接,反推杆与推杆滑动连接并且与推杆密封;检测装置,与发动机ECU连接,且用于检测推杆的位置。通过检测装置检测推杆的升程,可以据此判断节温器是否失效。

A thermostat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rmostat,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 thermostat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thermostat comprises an upper bracket, a lower bracket, a cavity formed between the upper bracket and the upper bracket, a main valve located in the cavity and selectively butted with the upper bracket, when butted, the two are sealed, and a main spring, two. The end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valve and the lower bracket, and is in a compression state; the push rod is set on the main valve, fixed and sealed with the main valve,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push rod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capacitive chamber; the temperature-sensitive medium is encapsulated in the first capacitive chamber, and its volume can expand after heating; the back push rod is arranged on the push rod, and one end is located in the temperature-sensitive introduction. In quality,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bracket, and the push rod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push rod and sealed with the push rod; the detec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gine ECU and is used to detect the position of the push rod. By testing the lift of the push rod, we can judge whether the thermostat is inval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温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温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温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节温器实质上是一温控开关,其通过内置的感温介质被冷却液加热或冷却产生的膨胀或压缩变形,进而推动阀门开启或关闭,通过这种方式来分配内燃机冷却液大、小循环的流量,保证发动机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下运行,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现有的节温器主要有普通蜡式节温器和电控节温器,普通蜡式节温器为被动式工作,其内置石蜡直接受流经节温器介质温度的影响产生热胀冷缩来带动推杆控制节温器的开启闭合,当推杆闭合时,介质走小循环;当推杆部分开启时,介质部分走小循环部分走大循环;当推杆完全开启时,介质走大循环。而电子节温器主要是在普通蜡式节温器的基础上安装加热元件构成,为主动式工作,通过感温元件感知发动机水温或油温,并据此控制加热元件加热石蜡的温度。但是现有的节温器(包括普通节温器、电控节温器)均无法进行推杆升程的监测,从而无法根据推杆的升程判断流经大、小循环的流体流量的多少,推杆是否有顶裂的风险,节温器是否有卡滞或关闭不严故障,以及节温器是否达到使用寿命。上述问题容易导致节温器失效,进而容易导致汽车发动机损坏。因此,亟需一种节温器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温器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节温器推杆的升程无法监测,从而无法根据推杆的升程判断介质流经大、小循环的流量的多少,推杆是否有顶裂的风险,节温器是否有卡滞或关闭不严故障,以及节温器是否达到使用寿命的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温器,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与所述上支架配合,且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形成空腔;主阀门,位于所述空腔中,与所述上支架选择性抵接,当所述主阀门与所述上支架抵接时,所述主阀门与所述上支架密封;主弹簧,一端与所述主阀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架抵接,所述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推杆,套设在所述主阀门上,所述推杆与所述主阀门固定连接且密封,所述推杆内部设有第一容置腔;感温介质,封装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感温介质受热后体积能够膨胀;反推杆,穿设于所述推杆上,一端位于所述感温介质中,另一端与所述上支架连接,所述反推杆与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并且与所述推杆密封;检测装置,与发动机ECU连接,且用于检测所述推杆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反推杆上且与所述反推杆固定连接的磁环,安装在所述推杆上的磁致伸缩材料,以及电子室,所述电子室与所述磁致伸缩材料连接。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任一方案中的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ECU获取推杆的实时升程h1,并根据预先存储在其中的推杆升程和流量分配图表,获得所述推杆处于实时升程h1时分别进入大循环和小循环中介质的流量。作为优选,包括以下步骤:S1:节温器的推杆由初始位置零开始顶升;S2: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推杆的实时升程h1,并将检测的实时升程h1发送给发动机ECU;S3:所述发动机ECU根据预先存储在其中的推杆升程和流量分配图表,获得所述推杆处于实时升程h1时分别进入大循环和小循环中介质的流量。作为优选,包括,发动机ECU获取推杆的实时升程h1和理论升程h2,并判断h2和h1是否相等,若不相等,判定所述推杆卡滞。作为优选,包括以下步骤:S10:节温器的推杆由初始位置零开始顶升;S20: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推杆的实时升程h1,并将检测的实时升程h1发送给发动机ECU;S30:所述发动机ECU获取所述推杆的理论升程h2;S40:所述发动机ECU判断h2和h1是否相等;S50:若否,则所述发动机ECU采集所述推杆持续位于实时升程h1的时间t1;S60:所述发动机ECU判断t1和卡滞时间t10的大小;S70:若t1≥t10,则判定所述推杆卡滞。作为优选,步骤S30中所述发动机获取所述推杆的理论升程h2包括:所述发动机ECU采集流经所述节温器中介质的实时温度,并根据预先存储在所述发动机ECU中的实时温度和推杆理论升程的对照表获得所述推杆的理论升程h2。作为优选,位于步骤S70之后还包括:S80:所述发动机ECU判断实时升程h1和所述推杆的最大升程h10的大小;S90:若h1>h10,则所述发动机ECU判定所述推杆卡滞且有断裂隐患。作为优选,在步骤S40中,若h1=h2,或者在步骤S60中,若t1<t10,还包括:S100:所述发动机ECU判断实时升程h1和所述推杆的最大升程h10的大小;S110:若h1大于h10,则所述发动机ECU采集所述推杆持续位于实时升程h1的时间t2;S120:所述发动机ECU判断t2和断裂隐患时间t20的大小;S130:若t2>t20,则判定所述推杆有断裂隐患。作为优选,在步骤S100中,若h1≤h10,或者在步骤S120中,若t2≤t20,还包括:S140:所述发动机ECU判断h1是否等于零;若否,则返回S20;S150:若是,则所述发动机ECU累计节温器寿命一次,并记录节温器的总寿命n。作为优选,位于步骤S150之后还包括:S160:所述发动机ECU比较节温器的总寿命n和节温器的额定寿命N的大小;若n<N,则返回步骤S20;S170:若n≥N,则判定节温器寿命到期。作为优选,步骤S70、步骤S90、步骤S130或步骤S170之后还包括;S180:所述发动机ECU将S70、S90、S130或S170中的判定结果通过显示装置显示。作为优选,位于步骤S180之后还包括;S190:所述发动机ECU通过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节温器上设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推杆的升程,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节温器推杆升程进行检测的问题。2)、当节温器的推杆开始顶升后,通过检测装置检测推杆的实时升程h1,并将检测的实时升程h1发送给发动机ECU,预先存储在其中的推杆升程和流量分配图表,获得在推杆处于实时升程h1时分别进入大循环和小循环中介质的流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推杆的升程判断介质流经大、小循环的流量的多少的问题。3)、发动机ECU获取推杆的实时升程h1和理论升程h2,并判断h2和h1是否相等,若不相等,则可以判定推杆处于卡滞状态,特别当理论升程h2等于0时,而实时升程h1大于0,则可判定节温器是否存在关闭不严故障。4)、通过判断推杆位于超过最大升程的时间,可以判断推杆是否有顶裂风险。5)通过记录推杆升起以及回落的次数统计推杆的寿命,并与推杆的理论寿命进行比较,可以判断推杆是否处于超寿命使用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节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节温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节温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中:101、上支架;102、下支架;103、主阀门;104、主弹簧;105、推杆;1051、第一容置腔;1052、第二容置腔;106、堵头;107、内胆;108、感温介质;109、反推杆;110、副阀门;111、螺帽;112、盖体;20、检测装置;201、磁环;202、磁致伸缩材料;203、电子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节温器,该节温器包括上支架101、下支架102、主阀门103、主弹簧104、推杆105、堵头106、内胆1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101);下支架(102),与所述上支架(101)配合,且所述上支架(101)和所述下支架(102)之间形成空腔;主阀门(103),位于所述空腔中,与所述上支架(101)选择性抵接,当所述主阀门(103)与所述上支架(101)抵接时,所述主阀门(103)与所述上支架(101)密封;主弹簧(104),一端与所述主阀门(103)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架(102)抵接,所述主弹簧(104)处于压缩状态;推杆(105),套设在所述主阀门(103)上,所述推杆(105)与所述主阀门(103)固定连接且密封,所述推杆(105)内部设有第一容置腔(1051);感温介质(108),封装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051)中,所述感温介质(108)受热后体积能够膨胀;反推杆(109),穿设于所述推杆(105)上,一端位于所述感温介质(108)中,另一端与所述上支架(101)固定连接,所述反推杆(109)与所述推杆(105)滑动连接,并且与所述推杆(105)密封;检测装置(20),与发动机ECU连接,且用于检测所述推杆(105)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101);下支架(102),与所述上支架(101)配合,且所述上支架(101)和所述下支架(102)之间形成空腔;主阀门(103),位于所述空腔中,与所述上支架(101)选择性抵接,当所述主阀门(103)与所述上支架(101)抵接时,所述主阀门(103)与所述上支架(101)密封;主弹簧(104),一端与所述主阀门(103)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架(102)抵接,所述主弹簧(104)处于压缩状态;推杆(105),套设在所述主阀门(103)上,所述推杆(105)与所述主阀门(103)固定连接且密封,所述推杆(105)内部设有第一容置腔(1051);感温介质(108),封装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051)中,所述感温介质(108)受热后体积能够膨胀;反推杆(109),穿设于所述推杆(105)上,一端位于所述感温介质(108)中,另一端与所述上支架(101)固定连接,所述反推杆(109)与所述推杆(105)滑动连接,并且与所述推杆(105)密封;检测装置(20),与发动机ECU连接,且用于检测所述推杆(105)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20)包括套设在所述反推杆(109)上且与所述反推杆(109)固定连接的磁环(201),安装在所述推杆(105)上的磁致伸缩材料(202),以及电子室(203),所述电子室(203)与所述磁致伸缩材料(202)连接。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动机ECU获取推杆(105)的实时升程h1,并根据预先存储在其中的推杆(105)升程和流量分配图表,获得所述推杆(105)处于实时升程h1时分别进入大循环和小循环中介质的流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节温器的推杆(105)由初始位置零开始顶升;S2: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推杆(105)的实时升程h1,并将检测的实时升程h1发送给发动机ECU;S3:所述发动机ECU根据预先存储在其中的推杆(105)升程和流量分配图表,获得所述推杆(105)处于实时升程h1时分别进入大循环和小循环中介质的流量。5.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动机ECU获取推杆(105)的实时升程h1和理论升程h2,并判断h2和h1是否相等,若不相等,判定所述推杆(105)卡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节温器的推杆(105)由初始位置零开始顶升;S20: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推杆(105)的实时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名李建文王保栋刘建卫王洪忠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