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6192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及其应用,其中纳米递药系统由药物、内核药物载体、生物伪装外壳和寻靶材料组成,药物为银杏内酯B;内核药物载体为重组高密度脂蛋白,其通过物理包埋方式包载药物后,形成载药内核;生物伪装外壳为血小板膜,所述血小板膜通过共挤出的方式包载载药内核后,形成仿生载药纳米粒;寻靶材料为脑缺血靶向肽CITP,所述CITP修饰在仿生载药纳米粒的表面后形成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本专利以重组高密度脂蛋白包裹银杏内酯B为载药内核、血小板膜以及血小板膜表面修饰的CITP为仿生外壳,构建一种新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纳米粒,该纳米粒延长了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并具有良好的靶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涉及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脑血管疾病也称卒中,是多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大约80%的脑卒中属于缺血性卒中,主要是由于脑部动脉血管的硬化、狭窄逐渐发展为阻塞;也可由心脏部位的栓子脱落后顺血流到脑内血管时阻塞,从而造成该部脑血流供应中断,脑组织缺氧或坏死。目前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有很多,如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改善脑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脑代谢,使用脱水剂降颅压等的药物治疗,然而这些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与保护有较好的效果,但对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治疗效果却不尽人意,所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研究仍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银杏内酯B(GinkgolideB,GB)属于一线治疗脑卒中的药物,是一种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强拮抗剂,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目前被认为是最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天然PAF受体拮抗剂,另外还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等作用。GB是PAF的拮抗剂(迄今发现最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药物、内核药物载体、生物伪装外壳和寻靶材料,所述药物为脂溶性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所述内核载体为重组高密度脂蛋白,其通过物理包埋方式包载药物后,形成载药内核;所述外壳载体为血小板膜,所述血小板膜通过共挤出的方式包载载药内核后,形成仿生载药纳米粒;所述寻靶材料为脑缺血靶向肽CITP,所述CITP修饰在载药纳米粒的表面后形成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药物、内核药物载体、生物伪装外壳和寻靶材料,所述药物为脂溶性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所述内核载体为重组高密度脂蛋白,其通过物理包埋方式包载药物后,形成载药内核;所述外壳载体为血小板膜,所述血小板膜通过共挤出的方式包载载药内核后,形成仿生载药纳米粒;所述寻靶材料为脑缺血靶向肽CITP,所述CITP修饰在载药纳米粒的表面后形成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缺血靶向肽CITP是由氨基酸序列为CLEVSRKNC、聚乙二醇(PEG)和硬脂酸(SA)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记为CITP-PEG-S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小板膜为:健康SD大鼠中提取的全血,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血小板,用冻融法得到血小板碎片,再经过超声破碎并离心得到的血小板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由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和载脂蛋白制备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脂溶性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优选为白果内酯、银杏二萜内酯、银杏内酯B、丹参酮、丁苯酚,更优选为银杏内酯B。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为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磷酯酰丝氨酸或磷脂酸中的一种及一种以上;所述胆固醇酯为癸酸胆固醇酯、月桂酸胆固醇酯、肉豆蔻酸胆固醇酯、棕榈酸胆固醇酯、硬脂酸胆固醇酯、油酸胆固醇酯或亚油酸胆固醇酯中的一种及一种以上;所述载脂蛋白为apoA-I。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生物伪装靶向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载药内核的制备:(1)将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溶于氯仿中得到料A,银杏内酯B溶于甲醇中,得到料B,再将料B以3~5ml/min的速度滴加到料A中,然后在水浴下减压旋蒸至形成均匀的蜂窝状油膜后,再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干燥过夜,得到料C;(2)往料C中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苏杨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