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仿自噬的免疫细胞负载抗肿瘤治疗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6192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自噬的免疫细胞负载抗肿瘤治疗剂的制备方法,以抗肿瘤治疗剂、细胞膜以及免疫细胞为原料,提取免疫细胞膜包封抗肿瘤治疗剂,形成带有凋亡基团的纳米颗粒后,与免疫细胞共培养,免疫细胞吞噬纳米颗粒,使抗肿瘤治疗剂间接包封进入免疫细胞,制备得到仿自噬的免疫细胞负载抗肿瘤治疗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带有凋亡基团的细胞膜包封抗肿瘤治疗剂,提高免疫细胞对抗肿瘤治疗剂的吞噬量,制备出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细胞载体,避免了传统负载方法带来的治疗剂无规律释放以及吞噬量低的问题,同时减少了药物对细胞载体的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自噬的免疫细胞负载抗肿瘤治疗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医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自噬的免疫细胞负载抗肿瘤治疗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活细胞递送药物在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学、制药学等多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在过去的几年里,活细胞递送主要通过活细胞与载药的纳米颗粒或药物共孵育形成。如JinhyangChoi等利用小鼠巨噬细胞负载造影诊断剂;Wen-ChiaHuang等用单核巨噬细胞负载载有化疗药的纳米颗粒。这种负载方法一方面对细胞产生较多毒性,另一方面,负载量相对较低。长期以来,抗肿瘤治疗剂一般采用脂质体、聚合物纳米颗粒等高分子材料包封,以降低其毒副作用并解决一些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问题。例如,光敏材料Ce6难溶于水,且分子间容易形成共轭结构,导致分散性差,与细胞共孵育后细胞对材料的吞噬量少;细胞吞噬这些治疗性材料后,进入体内并不能有效的控制材料的无规律释放,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毒性。免疫细胞之间存在着凋亡与吞噬过程,例如免疫细胞可以通过识别凋亡细胞表面的凋亡基团磷脂酰丝氨酸(PS)而将之吞噬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仿自噬的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自噬的免疫细胞负载抗肿瘤治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抗肿瘤治疗剂、细胞膜以及免疫细胞为原料,提取免疫细胞膜包封抗肿瘤治疗剂,形成带有凋亡基团的纳米颗粒后,与免疫细胞共培养,免疫细胞吞噬纳米颗粒,使抗肿瘤治疗剂间接包封进入免疫细胞,得到仿自噬的免疫细胞负载抗肿瘤治疗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自噬的免疫细胞负载抗肿瘤治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抗肿瘤治疗剂、细胞膜以及免疫细胞为原料,提取免疫细胞膜包封抗肿瘤治疗剂,形成带有凋亡基团的纳米颗粒后,与免疫细胞共培养,免疫细胞吞噬纳米颗粒,使抗肿瘤治疗剂间接包封进入免疫细胞,得到仿自噬的免疫细胞负载抗肿瘤治疗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自噬的免疫细胞负载抗肿瘤治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细胞用Tris-MgCl2buffer多次冻融,加入0.5~1M的蔗糖,离心处理后取上层,再次离心后取下层,并加入含0.125~0.25M蔗糖的Tris~MgCl2buffer洗涤,再用二次H2O洗,收集得到冻干样细胞膜碎片;(2)称量步骤(1)中冻干样细胞膜碎片溶于PBS(1X),将光敏剂Ce6加入到上述细胞膜悬液中,超声粉碎,超声结束后,取出溶液常温下对二次H2O透析,冻干;(3)将步骤(2)得到的冻干样溶于PBS,加入800~1000万免疫细胞,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勇王怀基董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