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的线束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59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线束保护壳,其包括多个线束导线槽和至少一个安装板,多个所述线束导线槽相互连通,且所述线束导线槽为U型槽结构,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线束导线槽的侧板外壁,且所述安装板上预埋有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线束保护壳设有多个线束导线槽固定汽车线束,使线束具有固定的形状和走向,且线束导线槽内开设有多个扎带固定孔,利用扎带辅助固定线束;线束导线槽侧板上还开设有多个分支出线口,且对应分支出线口设有限位挡板,避免了额外的线束保护壳使用,不仅降低了成本,也节约了汽车发动机舱内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的线束保护壳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线束保护壳。
技术介绍
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的电器件越来越多,整车的电器安全己经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整车电源及信号的传输载体一线束,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己经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电子类产品功能的增多,汽车的线束也越来越复杂,由于汽车的空间约束性,使得线束在汽车内部的分布也越来越需要充分利用汽车内部的空间,因为空间的有限性,线束与车身的接触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对线束进行有效的保护。汽车线束主要包括发动机线束和整车线束,其中,发动机线束除传感器线束和ECU线束外,还有连接其他电路的线束,例如进气预热线束、起动机继电器控制线束、发电机励磁线束等。作为整车电源及信号的传输载体,一方面,线束需要确实可靠的固定以及合适的保护,避免造成干涉;另一方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未采取保护措施的线束还会与车身或其它零部件相互摩擦并产生异响,时间久了线束出现破损,致使部分汽车电器功能丧失,甚至引发烧车事故,严重威肋、着车辆和驾乘人员的安全。有些车型的发动机线束整体处在震动区间,而发动机ECU(电子控制单元)固定在车身钣金上,故从ECU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的线束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线束导线槽(1)和至少一个安装板,多个所述线束导线槽(1)相互连通,且所述线束导线槽(1)为U型槽结构;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线束导线槽(1)的侧板外壁,且所述安装板上预埋有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的线束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线束导线槽(1)和至少一个安装板,多个所述线束导线槽(1)相互连通,且所述线束导线槽(1)为U型槽结构;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线束导线槽(1)的侧板外壁,且所述安装板上预埋有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线束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导线槽(1)包括第一导线槽(11)和第二导线槽(12),所述第二导线槽(12)和所述第一导线槽(11)垂直连通;所述第一导线槽(1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出线口(111)和第二出线口(112),所述第二导线槽(12)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槽(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线槽(12)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出线口(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线束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槽(11)包括第一底板(113)、第一侧板(114)和第二侧板(115),所述第一侧板(114)和第二侧板(115)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113)的两侧;所述第二导线槽(12)包括第二底板(122)、第三侧板(123)和第四侧板(124),所述第三侧板(123)和第四侧板(124)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122)的两侧;所述第一底板(113)和所述第二底板(122)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三侧板(123)和第四侧板(124)分别于所述第一侧板(11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线束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4)两端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所述第一安装板(21)与所述第一侧板(114)连接处还设有加强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美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