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58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其解决了现有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上盖翻转不便、翻转机构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其设有拖车厢体,拖车厢体前后两侧设有相对的上盖;上盖均通过上盖合页与所述拖车厢体相连接;上盖前侧依次设有工具箱和冰箱收纳箱,冰箱收纳箱前侧设有前挡;拖车厢体侧壁底端设有轮胎护罩;拖车厢体侧壁还设有车门,车门位于轮胎护罩的前侧;车门通过车门合页与拖车厢体侧壁连接;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还设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位于拖车厢体外侧;翻转机构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与拖车厢体外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架设有液压缸,液压缸连接有拉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房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休闲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现有市面上户外休闲用的房车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硬顶房车,另一种是帐篷拖车。硬顶房车又分为带动力的和拖动式的,带动力的硬顶房车车存在售价昂贵、利用率低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拖动式的硬顶房车也存在售价较高、占地面积大和存放不便的问题。与硬顶拖车相比,帐篷拖车售价较低,打开后可形成独立休息空间,收起时占地面积小,可以让更多的家庭体会到户外休闲的乐趣。但现有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上盖翻转不便、翻转机构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上盖翻转不便、翻转机构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上盖翻转方便、翻转机构结构简单的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为此,本技术设有拖车厢体,拖车厢体前后两侧设有相对的上盖;上盖均通过上盖合页与所述拖车厢体相连接;上盖前侧依次设有工具箱和冰箱收纳箱,冰箱收纳箱前侧设有前挡;拖车厢体侧壁底端设有轮胎护罩;拖车厢体侧壁还设有车门,车门位于轮胎护罩的前侧;车门通过车门合页与拖车厢体侧壁连接;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位于拖车厢体左右侧壁的外侧且其分别位于拖车厢体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前后两端;翻转机构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与拖车厢体外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架设有液压缸,液压缸连接有拉杆;拉杆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液压缸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呈钩状;第一连杆通过第三销轴与固定架相连接,第一连杆通过滑块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设有长条槽,第二连杆通过第四销轴与固定架相连接;第二连杆靠近第四销轴的一端与上盖固定连接。优选的,拖车厢体与上盖之间铰装有气弹簧。优选的,气弹簧设有四支,其分别对称设于拖车厢体的前后两端。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只受轴向力作用,因此对内部密封件的破坏性小,易于维护;且翻转机构简单可靠,故障率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盖闭合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盖展开90度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盖完全展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上盖展开90度状态时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上盖展开45度状态时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上盖完全展开时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拖车厢体;2.车门;3.脚踏板;4.车门合页;5.锁扣;6.上盖;7.上盖合页;8.气弹簧;9.轮胎护罩;10.工具箱;11.冰箱收纳箱;12.前挡;13.固定架;14.液压缸;15.拉杆;16.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18.长条槽;19.第三销轴;20.第四销轴;21.支腿;22.横梁;23.锁定装置;24.第一支撑梁;25.第二支撑梁;26.支撑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设有拖车厢体1,拖车厢体1前后两侧设有相对的上盖6;上盖6均通过上盖合页7与拖车厢体1相连接;其中,上盖6前侧依次设有工具箱10和冰箱收纳箱11,冰箱收纳箱11前侧设有前挡12,前挡12与冰箱收纳箱11之间设有煤气罐固定架和水箱固定架;前挡12可以将从地面飞弹的石子反弹,避免石子撞击到煤气罐和水箱。本技术拖车厢体1侧壁底端设有轮胎护罩9;拖车厢体1侧壁还设有车门2,车门2位于轮胎护罩9的前侧;车门2通过车门合页4与拖车厢体1侧壁连接;车门2外侧还设有锁扣5,通过锁扣5可以将车门2锁合。其中,拖车厢体1底端,靠近车门2的一侧设有脚踏板3;驻车时,将脚踏板3打开,方便下车;行车时,将脚踏板3折叠并锁合,方便行车。本技术还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位于拖车厢体1左右侧壁的外侧且其分别位于拖车厢体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前后两端;翻转机构设有固定架13,固定架13与拖车厢体1外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架13设有液压缸14,液压缸14连接有拉杆15;拉杆15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液压缸14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杆16,第一连杆16呈钩状;第一连杆16通过第三销轴19与固定架13相连接,通过滑块连接有第二连杆17;第二连杆17设有长条槽18,滑块可沿长条槽18移动,也可在长条槽18内转动;第二连杆17通过第四销轴20与固定架13相连接;第二连杆17靠近第四销轴20的一端与上盖6固定连接。上盖6打开时,液压缸14拉动拉杆15向液压缸14方向移动,使得第一连杆16绕第三销轴19做逆时针转动,同时第二连杆17绕第四销轴20做顺时针转动,实现上盖6的展开;可以根据需求,控制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液压缸的长度,从而控制上盖6展开的角度。上盖6收起时,液压缸14推动拉杆15向远离液压缸14方向移动,使得第一连杆16绕第三销轴19顺时针转动,同时第二连杆17绕第四销轴20做逆时针转动,实现上盖6的闭合。本技术液压缸14的活塞杆只受轴向力作用,因此对内部密封件的破坏性小,易于维护;且翻转机构简单可靠,故障率低。为了缓冲上盖开合时的冲击力,本技术拖车厢体1与上盖6之间铰装有气弹簧8,气弹簧8设有四支,分别对称设置在拖车厢体的前后两端。如图8所示,当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后侧的上盖1作为床,供人们休息时,为了增强其稳定性。本技术设有两对称的支撑机构26;支撑机构26与房车后侧的上盖相连接;且支撑机构26位于上盖1外侧;支撑机构26设有两条支腿21,两支腿21与上盖1外侧铰接;两支腿21之间设有横梁22;横梁22与上盖1之间设有锁定装置23;锁定装置23设有两个支撑部;两支撑部均设有第一支撑梁24和第二支撑梁25;第一支撑梁24一端与横梁22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梁25铰接;第二支撑梁25的另一端与上盖1铰接;其中第一支撑梁24与第二支撑梁25之间还通过拉簧连接;两支撑部之间通过连接梁相连接。行车时,支撑机构26折叠,以节省空间。此时,第一支撑梁24与第二支撑梁25折叠,使其相贴合,拉簧处于压缩状态;支腿21向里折叠与下床板4相贴合。休息时,支撑机构26打开,以起到支撑作用。此时,支腿21打开与地面接触;同时锁定装置也处于打开状态,但是第一支撑梁24与第二支撑梁25并不位于同一直线,两者之间呈钝角,第一支撑梁24与第二支撑梁25之间的拉簧处于拉伸状态;按压第一支撑梁24与第二支撑梁25连接处,使得第一支撑梁24与第二支撑梁25位于同一直线,此时,达到紧锁状态,支腿21与上盖1相垂直,即使在外力的作用下也无法改变该垂直状态。为了适应不同高度,支腿21的高度可调节。支腿21与地面接触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底脚,旋转底脚可以调节底脚伸出支腿21的长度,从而调节21支腿的长度。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其设有拖车厢体,其特征是所述拖车厢体前后两侧设有相对的上盖;所述上盖均通过上盖合页与所述拖车厢体相连接;所述上盖前侧依次设有工具箱和冰箱收纳箱,所述冰箱收纳箱前侧设有前挡;所述拖车厢体侧壁底端设有轮胎护罩;所述拖车厢体侧壁还设有车门,所述车门位于轮胎护罩的前侧;所述车门通过车门合页与拖车厢体侧壁连接;所述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还设有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拖车厢体左右侧壁的外侧且其分别位于拖车厢体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前后两端;所述翻转机构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拖车厢体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液压缸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呈钩状;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三销轴与固定架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滑块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设有长条槽,第二连杆通过第四销轴与固定架相连接;第二连杆靠近第四销轴的一端与上盖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其设有拖车厢体,其特征是所述拖车厢体前后两侧设有相对的上盖;所述上盖均通过上盖合页与所述拖车厢体相连接;所述上盖前侧依次设有工具箱和冰箱收纳箱,所述冰箱收纳箱前侧设有前挡;所述拖车厢体侧壁底端设有轮胎护罩;所述拖车厢体侧壁还设有车门,所述车门位于轮胎护罩的前侧;所述车门通过车门合页与拖车厢体侧壁连接;所述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拖车还设有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拖车厢体左右侧壁的外侧且其分别位于拖车厢体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前后两端;所述翻转机构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拖车厢体外侧壁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东文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名骏户外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