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驾威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的蓄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461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6:26
一种车辆的蓄热装置,包括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左侧设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侧设有饮水机,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上方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回收腔,所述回收腔右侧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饮水腔,所述饮水腔右侧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齿轮腔,所述加热腔右侧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温差发电装置,所述加热腔底部端壁内固设有均匀排布的电热丝,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旋管,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发动机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的蓄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热装置
,具体为一种车辆的蓄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节能减排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汽车发面,发动机燃烧的燃料只是用于空气膨胀做功,高温废气里蕴藏着巨大的能源却被白白浪费。市面上大多数汽车为了追求速度,往往没有考虑到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并且大部分利用汽车废气热量的装置往往只能在汽车发动机运行时启用,遇到部分特殊情况就失去了实际应用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蓄热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的蓄热装置,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左侧设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侧设有饮水机,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上方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回收腔,所述回收腔右侧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饮水腔,所述饮水腔右侧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齿轮腔,所述加热腔右侧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温差发电装置,所述加热腔底部端壁内固设有均匀排布的电热丝,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旋管,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发动机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螺旋管左侧延伸末端相连通,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底部端壁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螺旋管右侧延伸末端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上方位于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饮水管,所述加热腔与所述饮水腔之间的壁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顶部末端与所述饮水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一饮水管右侧延伸末端相连通,所述回收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右侧位于所述回收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二开口,所述回收腔左侧端壁内设有左右连通设置的第三开口,所述回收腔与所述饮水腔之间的壁内连通设有第四开口,所述回收腔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二螺旋管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四开口左侧末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螺旋管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述第一开口底部末端相连通,所述饮水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五开口,所述第五开口右侧位于所述饮水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六开口,所述第二排水管右侧位于所述饮水腔底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七开口,所述第七开口右侧位于所述饮水腔底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八开口,所述饮水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三螺旋管,所述第三螺旋管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四开口右侧末端相连通,所述第三螺旋管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七开口顶部端面相连通,所述齿轮腔右侧端壁上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动力连接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齿轮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周向固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下方位于所述齿轮腔内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前后延伸末端分别与所述齿轮腔前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周向固设有涡轮,所述涡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齿轮腔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之间的壁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左侧末端与所述第八开口右侧端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齿条,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齿轮腔之间开有上下相连通的第九开口,所述涡轮通过所述第九开口伸入所述第一滑槽内且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第八开口左侧端壁内开有第一凹槽,所述饮水机内设有开水腔,所述开水腔左侧端壁上相连通设有水龙头,所述开水腔顶部相连通设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右侧设有动力腔,所述开水腔底部端壁上连通设有第十开口,所述第十开口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一饮水管左侧延伸末端之间连通设有第一软管,所述排气腔与所述动力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十一开口。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内设有电池腔,所述电池腔内设有蓄电池,所述电池腔右侧位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内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顶部的左端位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内相连通设有发电腔,所述连通腔顶部的右端位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内相连通设有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右侧位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内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下侧位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内设有废气腔,所述冷却腔与所述加热腔之间相连通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腔与所述废气腔之间设有惯性轮腔,所述惯性轮腔内设有惯性轮,所述惯性轮腔与所述连通腔之间的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惯性轮轴,所述惯性轮腔与所述废气腔之间的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惯性轮轴,所述第一惯性轮轴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惯性轮左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惯性轮轴左侧延伸末端周向固设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二惯性轮轴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惯性轮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惯性轮轴右侧延伸末端周向固设有第二转轮,所述发电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磁铁,所述所述发电腔内壁内环绕设有均匀分布的铜导线,所述磁铁底部端面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冷却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端面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连杆右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所述第一连接轴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转轮远离轮心的一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加热腔内滑动配合有移气块,所述加热腔底部端壁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滑杆,所述滑杆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移气块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滑杆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废气腔内且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移气块的一端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转轮远离轮心的一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废气腔与所述第二排气管之间相连通设有第四排气管,所述废气腔右侧端壁内相连通设有向右延伸设置的第五排气管,所述饮水腔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之间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的左侧末端与所述加热腔的右侧端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七开口和所述第八开口的底部末端均与所述排水腔相连通设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六开口上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底部与所述第六开口螺纹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热丝、所述蓄电池和铜导线依次电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腔顶部端壁上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主轴上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排气腔和所述动力腔之间的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设置的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动力腔内且周向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轴上还周向固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动力腔右侧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左侧延伸末端通过所述第十一开口伸入所述排气腔内并且周向固设有排气叶轮,所述第二从动轴上位于所述动力腔内周向固设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配合连接,所述动力腔右侧端壁上设有第十二开口,所述第十二开口和所述第五开口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软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水龙头上设有阀门开关,所述第二软管上设有单向阀,使气体只能从所述开水腔流入所述饮水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开口顶部末端相连通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回流管,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回流管顶部延伸末端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软管,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回流管之间相连通设有第四软管,所述第三软管上设有汽内保暖装置,所述第四软管上设有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蓄热装置,包括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左侧设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侧设有饮水机,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上方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回收腔,所述回收腔右侧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饮水腔,所述饮水腔右侧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齿轮腔,所述加热腔右侧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温差发电装置,所述加热腔底部端壁内固设有均匀排布的电热丝,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旋管,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发动机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螺旋管左侧延伸末端相连通,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底部端壁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螺旋管右侧延伸末端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上方位于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饮水管,所述加热腔与所述饮水腔之间的壁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顶部末端与所述饮水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一饮水管右侧延伸末端相连通,所述回收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右侧位于所述回收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二开口,所述回收腔左侧端壁内设有左右连通设置的第三开口,所述回收腔与所述饮水腔之间的壁内连通设有第四开口,所述回收腔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二螺旋管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四开口左侧末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螺旋管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述第一开口底部末端相连通,所述饮水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五开口,所述第五开口右侧位于所述饮水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六开口,所述第二排水管右侧位于所述饮水腔底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七开口,所述第七开口右侧位于所述饮水腔底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八开口,所述饮水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三螺旋管,所述第三螺旋管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四开口右侧末端相连通,所述第三螺旋管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七开口顶部端面相连通,所述齿轮腔右侧端壁上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动力连接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齿轮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周向固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下方位于所述齿轮腔内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前后延伸末端分别与所述齿轮腔前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周向固设有涡轮,所述涡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齿轮腔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之间的壁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左侧末端与所述第八开口右侧端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齿条,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齿轮腔之间开有上下相连通的第九开口,所述涡轮通过所述第九开口伸入所述第一滑槽内且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第八开口左侧端壁内开有第一凹槽,所述饮水机内设有开水腔,所述开水腔左侧端壁上相连通设有水龙头,所述开水腔顶部相连通设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右侧设有动力腔,所述开水腔底部端壁上连通设有第十开口,所述第十开口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一饮水管左侧延伸末端之间连通设有第一软管,所述排气腔与所述动力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十一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蓄热装置,包括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左侧设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侧设有饮水机,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上方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回收腔,所述回收腔右侧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饮水腔,所述饮水腔右侧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齿轮腔,所述加热腔右侧位于所述主机体内设有温差发电装置,所述加热腔底部端壁内固设有均匀排布的电热丝,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旋管,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发动机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螺旋管左侧延伸末端相连通,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底部端壁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螺旋管右侧延伸末端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上方位于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饮水管,所述加热腔与所述饮水腔之间的壁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顶部末端与所述饮水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一饮水管右侧延伸末端相连通,所述回收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右侧位于所述回收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二开口,所述回收腔左侧端壁内设有左右连通设置的第三开口,所述回收腔与所述饮水腔之间的壁内连通设有第四开口,所述回收腔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二螺旋管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四开口左侧末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螺旋管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述第一开口底部末端相连通,所述饮水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五开口,所述第五开口右侧位于所述饮水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六开口,所述第二排水管右侧位于所述饮水腔底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七开口,所述第七开口右侧位于所述饮水腔底部端壁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八开口,所述饮水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三螺旋管,所述第三螺旋管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四开口右侧末端相连通,所述第三螺旋管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七开口顶部端面相连通,所述齿轮腔右侧端壁上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动力连接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齿轮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周向固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下方位于所述齿轮腔内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前后延伸末端分别与所述齿轮腔前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周向固设有涡轮,所述涡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齿轮腔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之间的壁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左侧末端与所述第八开口右侧端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齿条,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齿轮腔之间开有上下相连通的第九开口,所述涡轮通过所述第九开口伸入所述第一滑槽内且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第八开口左侧端壁内开有第一凹槽,所述饮水机内设有开水腔,所述开水腔左侧端壁上相连通设有水龙头,所述开水腔顶部相连通设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右侧设有动力腔,所述开水腔底部端壁上连通设有第十开口,所述第十开口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一饮水管左侧延伸末端之间连通设有第一软管,所述排气腔与所述动力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十一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内设有电池腔,所述电池腔内设有蓄电池,所述电池腔右侧位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内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顶部的左端位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内相连通设有发电腔,所述连通腔顶部的右端位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内相连通设有设有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驾威
申请(专利权)人:周驾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