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镀废水处理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944209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镀废水处理配方,按重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制成:还原剂33‑38份,氨基三甲叉膦酸1‑5份,碱性物质32‑54份,聚丙烯酸钠13‑25份,金属离子捕集剂11‑19份,石墨烯纳米层(GNS)/MnO2复合物3‑6份,硝酸铬14‑19份,交联累托石22‑34份,正辛醛8‑14份,三巯基三嗪三钠盐7‑11份,石墨烯8‑15份,季铵盐木质素絮凝剂13‑25份,淀粉黄原酸酯11‑15份,粉煤灰22‑28份,煤矸石6‑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镀废水处理剂,通过上述原料复配,发挥协同作用,能够捕获水体中的多种金属离子,处理方法简单,只要投放药剂即可除去重金属离子,方法简单,且不增加设备及工艺,极大地降低处理电镀废水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镀废水处理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镀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镀废水处理配方。
技术介绍
电镀废水的来源一般为:(1)镀件清洗水;(2)废电镀液;(3)其它废水,包括冲刷车间地面,刷洗极板洗水,通风设备冷凝水,以及由于镀槽渗漏或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排水;(4)设备冷却水,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除温度升高以外,未受到污染。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与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生产负荷、操作管理与用水方式等因素有关。电镀废水的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含有铬、镉、镍、铜、锌、金、银等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等,有些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目前电镀废水采用的废水综合治理方法有很多,如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电解法等,其中化学法为较常用的方法,它是在含六价铬离子的废水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粉等),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后,加入废水处理剂氢氧化钠,调整废水的pH值,分级沉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最后还需通过加酸调整经过沉淀后的上清液pH值才能排放。采用这样的废水处理剂处理电镀废水,用量大,使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长,占地多,投资大,能源消耗大,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镀废水处理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制成:还原剂33‑38份,氨基三甲叉膦酸1‑5份,碱性物质32‑54份,聚丙烯酸钠13‑25份,金属离子捕集剂11‑19份,石墨烯纳米层(GNS)/MnO2复合物3‑6份,硝酸铬14‑19份,交联累托石22‑34份,正辛醛8‑14份,三巯基三嗪三钠盐7‑11份,石墨烯8‑15份,季铵盐木质素絮凝剂13‑25份,淀粉黄原酸酯11‑15份,粉煤灰22‑28份,煤矸石6‑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镀废水处理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制成:还原剂33-38份,氨基三甲叉膦酸1-5份,碱性物质32-54份,聚丙烯酸钠13-25份,金属离子捕集剂11-19份,石墨烯纳米层(GNS)/MnO2复合物3-6份,硝酸铬14-19份,交联累托石22-34份,正辛醛8-14份,三巯基三嗪三钠盐7-11份,石墨烯8-15份,季铵盐木质素絮凝剂13-25份,淀粉黄原酸酯11-15份,粉煤灰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力锋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宏皓金属表面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