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过滤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20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5:20
一种野外过滤壶,包括壳体(1)、纳米管过滤部、加压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浊水的进水口(11)、过滤后净水的出水口(12)和出水阀门,所述加压器固定于壳体(1)上用于对壳体内腔中的浊水进行加压,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下部伸入至壳体内腔(13)中,所述出水口(12)与纳米管过滤部的过滤后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腔中的水通过加压器加压后经纳米管过滤部过滤后能从出水口(12)流出壳体外,在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出口与出水口(12)之间的通道上设置有能去除去水体异味的活性炭过滤层(32)。其优点在于:活性炭过滤层能消除水体中的异味,提高水质,水体净化效果更理想;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无需动力源,能用于野外环境中,水体杂质、细菌过滤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外过滤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指一种能将污水处理为饮用水的野外过滤壶。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720866857.0名称为《一种安装有纳米管的饮用水过滤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安装有纳米管的饮用水过滤装置,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右侧设置有入水阀门;所述蓄水槽的内部插装有纳米管,所述纳米管的外部包裹有吸附网;所述纳米管的输出端安装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内部套装有活性炭包;所述过滤腔的外侧连通有支管,所述支管的末端连通软管,所述软管的末端安装有饮水阀门。通过蓄水槽内部设置有纳米管以及设置吸附网,可将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吸附,通过纳米管连接蓄水槽上部的过滤腔,进一步保证了自来水的安全性。该装置直接应用于家庭用供水管路上,既可以保留饮水中的有益的矿物元素,又可以去除水中的细菌、粉尘等有害物质,且滤芯可以更换,达到反复使用。然而,该饮用水过滤装置产生的饮用水无法去除自来水附带的异味,饮用效果不理想,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将污水处理为饮用水的野外过滤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并能除去水体中的异味,处理饮用水效果非常好。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野外过滤壶,包括壳体、纳米管过滤部、加压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浊水的进水口、过滤后净水的出水口和出水阀门,所述加压器固定于壳体上用于对壳体内腔中的浊水进行加压,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下部伸入至壳体内腔中,所述出水口与纳米管过滤部的过滤后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腔中的水通过加压器加压后经纳米管过滤部过滤后能从出水口流出壳体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出口与出水口之间的通道上设置有能去除去水体异味的活性炭过滤层。作为改进,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可优选为脱卸式固定于出口与出水口之间的通道上。进一步改进,在壳体的出水口的位置上可优选设置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置出水阀,所述出水阀与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顶部与连接套的底部相脱卸相固定,所述通道即为纳米过滤部顶部出口上方的连接套内腔,纳米管过滤部顶部上的出口与通道相连通。进一步改进,伸入至壳体内腔中的纳米管过滤部的下部外周面上可优选套置有能过滤掉水体大颗粒物的外过滤套,所述外过滤套的顶部与连接套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顶部通过螺纹与连接套固定在一起。进一步改进,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可优选是采用孔隙率为0.5~0.75果壳类活性炭制成的整体结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过滤套可优选为分布有过滤孔的软橡胶管,所述软橡胶管的表面为能增大软橡胶管与水体接触面积的粗糙面。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管过滤部中的纳米管可优选为表面光滑的陶瓷纳米管,所述陶瓷纳米管的管体通孔孔径为0.6~1.2nm,所述纳米管的顶部分别插置而固定于过滤塞中,所述过滤塞通过外螺纹与连接套下部的内螺纹相互螺纹连接而固定在一起。作为改进,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厚度可优选为1~Scm,所述S为大于1的自然数。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压器可优选为设置在进水口上的打气筒,所述打气筒的筒体伸入至壳体内腔中,所述打气筒的出气口上设置有避免水倒流入打气筒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为能遮闭出气口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通过铰链与出气口一侧的筒体相连接。作为改进,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制作步骤可优选为,一、选取新鲜椰壳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制作活性炭颗粒;二、将活性炭颗粒加压形成一体结构;三、在一体结构的侧壁上固定连接环形成所需的活性炭过滤层;四、将活性炭过滤层放置于将水温为4~15℃的处理池中进行三次水洗,而去除附着颗粒,4~15℃的温水是开水经冷却至4~15℃的温开水。五、将处理后的活性炭过滤层放置在干燥室内烘干,即为活性炭过滤层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活性炭过滤层能有效地消除水体中的异味,进一步提高了饮用水质,水体净化效果更理想;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无需动力源,能用于野外环境中,水体杂质、细菌过滤程度高,使用效果好;且活性炭过滤层能脱卸式进行更换,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更好地保持过滤水的水质,既清洁环保,还能有效地降低水处理使用成本,所以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面图;图4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图5是图4中部分结构的进一步分解图;图6是图3中I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野外过滤壶,包括壳体1、纳米管过滤部、加压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浊水的进水口11、过滤后净水的出水口12和出水阀门,所述加压器固定于壳体1上用于对壳体内腔中的浊水进行加压,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下部伸入至壳体内腔13中,所述出水口12与纳米管过滤部的过滤后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腔中的水通过加压器加压后经纳米管过滤部过滤后能从出水口12流出壳体外,在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出口与出水口12之间的通道上设置有能去除去水体异味的活性炭过滤层32。所述活性炭过滤层32为脱卸式固定于出口与出水口12之间的通道上。在壳体1的出水口12的位置上设置连接套33,所述连接套33设置出水阀36,所述出水阀36与出水口12相连通,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顶部与连接套33的底部相脱卸相固定,所述通道即为纳米过滤部顶部出口上方的连接套内腔,纳米管过滤部顶部上的出口与通道相连通。伸入至壳体内腔13中的纳米管过滤部的下部外周面上套置有能过滤掉水体大颗粒物的外过滤套3,所述外过滤套3的顶部与连接套33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顶部通过螺纹与连接套33固定在一起。所述活性炭过滤层32是采用孔隙率为0.5~0.75果壳类活性炭制成的整体结构。采用的果壳可以是椰壳,坚果壳或其他硬质果壳,本实施例采用椰壳作为原料,椰壳是最常见也是过滤效果最好的一种果壳。外过滤套3为分布有过滤孔的软橡胶管,所述软橡胶管的表面为能增大软橡胶管与水体接触面积的粗糙面。所述纳米管过滤部中的纳米管31为表面光滑的陶瓷纳米管,所述陶瓷纳米管的管体通孔孔径为0.6~1.2nm,所述纳米管31的顶部分别插置而固定于过滤塞中,所述过滤塞通过外螺纹与连接套33下部的内螺纹相互螺纹连接而固定在一起。所述活性炭过滤层32的厚度为1~Scm,所述S为大于1的自然数。加压器为设置在进水口11上的打气筒2,所述打气筒2的筒体伸入至壳体内腔13中,所述打气筒2的出气口上设置有避免水倒流入打气筒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为能遮闭出气口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通过铰链与出气口一侧的筒体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野外过滤壶,所述活性炭过滤层32的制作步骤为,一、选取新鲜椰壳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制作活性炭颗粒;二、将活性炭颗粒加压形成一体结构;三、在一体结构的侧壁上固定连接环形成所需的活性炭过滤层32;四、将活性炭过滤层32放置于将水温为4~15℃的处理池中进行三次水洗,而去除附着颗粒,4~15℃的温水是开水经冷却至4~15℃的温开水。五、将处理后的活性炭过滤层32放置在干燥室内烘干,即为活性炭过滤层32成品。工作原理:打气筒向壳体内腔中加压,壳体内腔中的水进入外过滤套内,外过滤套过滤水体中的颗粒物,外过滤套内的水进入至纳米管中过滤掉细菌及其他杂质,过滤后的水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过滤壶,包括壳体(1)、纳米管过滤部、加压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浊水的进水口(11)、过滤后净水的出水口(12)和出水阀门,所述加压器固定于壳体(1)上用于对壳体内腔中的浊水进行加压,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下部伸入至壳体内腔(13)中,所述出水口(12)与纳米管过滤部的过滤后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腔中的水通过加压器加压后经纳米管过滤部过滤后能从出水口(12)流出壳体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出口与出水口(12)之间的通道上设置有能去除去水体异味的活性炭过滤层(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过滤壶,包括壳体(1)、纳米管过滤部、加压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浊水的进水口(11)、过滤后净水的出水口(12)和出水阀门,所述加压器固定于壳体(1)上用于对壳体内腔中的浊水进行加压,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下部伸入至壳体内腔(13)中,所述出水口(12)与纳米管过滤部的过滤后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腔中的水通过加压器加压后经纳米管过滤部过滤后能从出水口(12)流出壳体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出口与出水口(12)之间的通道上设置有能去除去水体异味的活性炭过滤层(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过滤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层(32)为脱卸式固定于出口与出水口(12)之间的通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外过滤壶,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的出水口(12)的位置上设置连接套(33),所述连接套(33)设置出水阀(36),所述出水阀(36)与出水口(12)相连通,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顶部与连接套(33)的底部相脱卸相固定,所述通道即为纳米过滤部顶部出口上方的连接套内腔,纳米管过滤部顶部上的出口与通道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外过滤壶,其特征在于:伸入至壳体内腔(13)中的纳米管过滤部的下部外周面上套置有能过滤掉水体大颗粒物的外过滤套(3),所述外过滤套(3)的顶部与连接套(33)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顶部通过螺纹与连接套(33)固定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外过滤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层(32)是采用孔隙率为0.5~0.75果壳类活性炭制成的整体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虹杨国伟王玉莲郑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虹达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