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过滤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20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5:20
一种野外过滤壶,包括壳体(1)、纳米管过滤部、加压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浊水的进水口(11)、过滤后净水的出水口(12)和出水阀门,所述加压器固定于壳体(1)上用于对壳体内腔中的浊水进行加压,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下部伸入至壳体内腔(13)中,所述出水口(12)与纳米管过滤部的过滤后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腔中的水通过加压器加压后经纳米管过滤部过滤后能从出水口(12)流出壳体外,在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出口与出水口(12)之间的通道上设置有能去除去水体异味的活性炭过滤层(32)。其优点在于:活性炭过滤层能消除水体中的异味,提高水质,水体净化效果更理想;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无需动力源,能用于野外环境中,水体杂质、细菌过滤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外过滤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指一种能将污水处理为饮用水的野外过滤壶。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720866857.0名称为《一种安装有纳米管的饮用水过滤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安装有纳米管的饮用水过滤装置,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右侧设置有入水阀门;所述蓄水槽的内部插装有纳米管,所述纳米管的外部包裹有吸附网;所述纳米管的输出端安装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内部套装有活性炭包;所述过滤腔的外侧连通有支管,所述支管的末端连通软管,所述软管的末端安装有饮水阀门。通过蓄水槽内部设置有纳米管以及设置吸附网,可将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吸附,通过纳米管连接蓄水槽上部的过滤腔,进一步保证了自来水的安全性。该装置直接应用于家庭用供水管路上,既可以保留饮水中的有益的矿物元素,又可以去除水中的细菌、粉尘等有害物质,且滤芯可以更换,达到反复使用。然而,该饮用水过滤装置产生的饮用水无法去除自来水附带的异味,饮用效果不理想,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将污水处理为饮用水的野外过滤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过滤壶,包括壳体(1)、纳米管过滤部、加压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浊水的进水口(11)、过滤后净水的出水口(12)和出水阀门,所述加压器固定于壳体(1)上用于对壳体内腔中的浊水进行加压,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下部伸入至壳体内腔(13)中,所述出水口(12)与纳米管过滤部的过滤后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腔中的水通过加压器加压后经纳米管过滤部过滤后能从出水口(12)流出壳体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出口与出水口(12)之间的通道上设置有能去除去水体异味的活性炭过滤层(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过滤壶,包括壳体(1)、纳米管过滤部、加压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浊水的进水口(11)、过滤后净水的出水口(12)和出水阀门,所述加压器固定于壳体(1)上用于对壳体内腔中的浊水进行加压,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下部伸入至壳体内腔(13)中,所述出水口(12)与纳米管过滤部的过滤后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腔中的水通过加压器加压后经纳米管过滤部过滤后能从出水口(12)流出壳体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出口与出水口(12)之间的通道上设置有能去除去水体异味的活性炭过滤层(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过滤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层(32)为脱卸式固定于出口与出水口(12)之间的通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外过滤壶,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的出水口(12)的位置上设置连接套(33),所述连接套(33)设置出水阀(36),所述出水阀(36)与出水口(12)相连通,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顶部与连接套(33)的底部相脱卸相固定,所述通道即为纳米过滤部顶部出口上方的连接套内腔,纳米管过滤部顶部上的出口与通道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外过滤壶,其特征在于:伸入至壳体内腔(13)中的纳米管过滤部的下部外周面上套置有能过滤掉水体大颗粒物的外过滤套(3),所述外过滤套(3)的顶部与连接套(33)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纳米管过滤部的顶部通过螺纹与连接套(33)固定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外过滤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层(32)是采用孔隙率为0.5~0.75果壳类活性炭制成的整体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虹杨国伟王玉莲郑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虹达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