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环糊精纳米微球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2277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糊精纳米微球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将纤维素纳米晶体、β‑环糊精和四氟对苯二腈的三元共聚物(NCC‑CDP)纳米微球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修饰电极,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色氨酸对映体进行选择性识别,表明对色氨酸对映体具有较好识别,当色氨酸中加入C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糊精纳米微球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微球修饰电极的手性材料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手性是自然界固有属性,手性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一致,较难区分。目前手性识别的常用方法包括手性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电化学手性传感器等。由于低成本和信号直观易懂,电化学识别方法受到极大的关注。基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电化学手性传感器我们已有报导。包括:一种基于β-环糊精的手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ZL201410579838.0;一种基于壳聚糖/环糊精双核铜的手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ZL201210197747.5。上述修饰电极获得较好的色氨酸对映体识别效果,但电极制备过程中自组装耗时长、条件控制严苛、结果的稳定性和重现性依赖实验操作者技术熟练度,限制了该技术的普及。这里我们利用一种新材料(一种基于β-环糊精聚合物的规整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810577360.6)纤维素纳米晶体、β-环糊精和四氟对苯二腈的三元共聚物纳米微球滴涂于电极表面,自然晾干后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氨基酸对映体进行选择性识别,结果显示对多种氨基酸手性均有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糊精纳米微球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纤维素纳米晶体、β‑环糊精和四氟对苯二腈的三元共聚物纳米微球(NCC‑CDP)超声分散后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自然晾干后,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分别对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Trp)对映体进行电化学识别,电流响应信号表明其对三种氨基酸对映体都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糊精纳米微球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纤维素纳米晶体、β-环糊精和四氟对苯二腈的三元共聚物纳米微球(NCC-CDP)超声分散后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自然晾干后,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分别对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Trp)对映体进行电化学识别,电流响应信号表明其对三种氨基酸对映体都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糊精纳米微球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称取10mg纳米微球NCC-CDP溶于5mL超纯水中,超声分散30min;(2)移液器定量取5μL分散液均匀滴涂在3mm玻碳电极表面,自然晾干成膜,制得NCC-CDP修饰电极;(3)分别配置浓度为0.5mM的L-Trp与D-Trp溶液各100mL,溶剂为0.1MPBS,p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永新冯永强吕泳其彭勇刚秦勇孔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