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球成型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2899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球成型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由毛细管和“Y”型管组成。“Y”型管包含圆形反应管和相连接的排出通道,两者之间呈“Y”字形圆柱形漏斗状相连。短毛细管一、长毛细管、短毛细管二,共3根毛细管竖直平行排,密闭安装在“Y”型管的圆形反应管内部。流体从3根毛细管注入,通过“Y”型管圆形反应管的反应混合区域,进入排出通道,最后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微球成型反应器的圆形反应管为微球成型提供空间,将水油相反应集中于微型反应器中,能够实现简单、快速制备微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球成型反应器,根据乳化法制备微球的原理,将水油相反应集中于微型反应器中。
技术介绍
常规药物微球是一种粒径在微米级的小球,作为液晶间隔物、药物载体、酶载体等,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传统的乳化法制备微米微球的步骤繁琐,其最终利用搅拌速度来剪切形成微球,涉及浓度、温度、加入速度、搅拌速度等多个参数,工艺控制难度大,微球大小难以控制。为解决这一难题,专利技术了一种微球成型反应器,在传统的乳化法的基础上设计新型反应器,实现将水油相反应集中于微型反应器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是,一种微球成型反应器,由“Y”型管和毛细管组成,其特征在于:“Y”型管包含圆形反应管和相连接的排出通道。圆形反应管的内径D是排出通道内径d1的3倍以上,两者之间呈“Y”字形圆柱形漏斗状相连。短毛细管一、长毛细管、短毛细管二,共3根毛细管竖直平行,管壁靠管壁排列,安装在“Y”型管的圆形反应管内部,并封闭圆形反应管这端的开口,保证密闭不漏水。在圆形反应管内部,从圆形反应管内部3根毛细管的开口处,到“Y”型管的排出通道的连接口处形成反应混合区域。流体从3根毛细管注入,通过“Y”型管圆形反应管的反应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球成型反应器,由“Y”型管和毛细管组成,其特征在于:“Y”型管(1)包含圆形反应管(2)和相连接的排出通道(7),圆形反应管(2)的内径D是排出通道(7)内径d1的3倍以上,两者之间呈“Y”字形圆柱形漏斗状相连;短毛细管一(3)、长毛细管(4)、短毛细管二(5),共3根毛细管竖直平行,管壁靠管壁排列,安装在“Y”型管(1)的圆形反应管(2)内部,并封闭圆形反应管(2)这端的开口;在圆形反应管(2)内部,从圆形反应管(2)内部3根毛细管的开口处,到“Y”型管(1)的排出通道(7)的连接口处形成反应混合区域(6);流体从3根毛细管注入,通过“Y”型管(1)圆形反应管(2)的反应混合区域(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球成型反应器,由“Y”型管和毛细管组成,其特征在于:“Y”型管(1)包含圆形反应管(2)和相连接的排出通道(7),圆形反应管(2)的内径D是排出通道(7)内径d1的3倍以上,两者之间呈“Y”字形圆柱形漏斗状相连;短毛细管一(3)、长毛细管(4)、短毛细管二(5),共3根毛细管竖直平行,管壁靠管壁排列,安装在“Y”型管(1)的圆形反应管(2)内部,并封闭圆形反应管(2)这端的开口;在圆形反应管(2)内部,从圆形反应管(2)内部3根毛细管的开口处,到“Y”型管(1)的排出通道(7)的连接口处形成反应混合区域(6);流体从3根毛细管注入,通过“Y”型管(1)圆形反应管(2)的反应混合区域(6),进入排出通道(7),最后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球成型反应器,其特征是:所述长毛细管(4)竖直平行排列在短毛细管一(3)和短毛细管二(5)中间;短毛细管一(3)和短毛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峰廖晓玲肖文谦刘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