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671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表层套管、第一技术套管、第二技术套管、油层套管、油管;所述油管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之间设置有完井封隔器;所述油管的下端设置有管鞋和喇叭口;所述油层套管设置有射孔段,所述射孔段用于设置在油气层中;所述油层套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端用于与井底相接触;所述表层套管的外侧用于与地层相固定,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的外侧与所述表层套管相固定,内侧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相固定;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外侧与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相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对深度为6000米以上的井实现大规模、高泵压、高排量下储层改造同时能够满足后期完井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
本技术涉及石油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勘探目标愈来愈复杂,高温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发现难度越来越大。油气资源普遍面临埋藏加深(由6000m(米)到8000m)、地层压力增高(部分井可达100MPa以上)、温度升高(由140到180℃以上)、储层物性变差(孔隙度大多<10%,渗透率<1mD)、非均质性增强。整体上,储层改造技术需求增大。由于压裂管柱的摩阻高,单次施工排量、规模受限,大规模、高液量、大排量的改造案例少,减少压井等作业次数将储层高效改造与后期安全平稳生产一体化结合是未来完井及改造的关键。现有技术中,管柱的摩擦阻力大,无法在6000m及以上深井中实现完井与改造一体化,即完井与改造需要分开进行。一般的,若考虑了完井,将管柱组合下入深度比较深,就难以完成高效的改造,其主要原因是管柱限制了施工规模和排量等参数,导致安全风险高,施工成功率也低。而现有技术将完井方案与改造分开实施时,改造后需要压井、换管柱操作工序等,存在井控风险,工序多,经济性差等问题。此外,当现有技术将完井方案与改造分开实施时,完井管柱为考虑压裂改造,往往施工排量、规模受限制,改造规模不彻底。一般改造完后通过压井作业,下入生产管柱,多次工序不利于安全及油气井的自然产量,因此,如何实现6000m及以上深井完井与后期改造管柱结构一体化,成为勘探求产和开发生产一体化操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适用于6000m及以上井深高排量储层改造的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对深井,特别是深度为6000米及以上的井实现大规模、高泵压、高排量下储层改造同时能够满足后期完井生产,避免频繁压井作业跟换管柱,有利于提高施工工艺设计针对性,提高改造效果,降低安全风险,实现提高大型压裂改造效果与投产生产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表层套管、第一技术套管、第二技术套管、油层套管、油管;所述油管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之间设置有完井封隔器;所述油管的下端设置有管鞋和喇叭口;所述油层套管设置有射孔段,所述射孔段用于设置在油气层中;所述油层套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其下端用于与井底相接触;所述表层套管的外侧用于与地层相固定,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的外侧与所述表层套管相固定,其内侧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相固定;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外侧与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相固定。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表层套管的外侧与地层之间填充有水泥固定层;所述表层套管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的外侧之间填充有水泥固定层;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的内侧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外侧之间填充有水泥固定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外侧下部与岩石层之间填充有水泥固定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层套管的外侧下部与岩石层及油气层之间填充有水泥固定。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表层套管下入深度在200米~400米;所述的第一技术套管下入深度在3000米~3500米;所述的第二技术套管下入深度在4500米~5000米;所述油层套管的下部下入至井底。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层套管采用悬挂结构挂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下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层套管的上端距离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下端100米~200米。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管、完井封隔器、管鞋、喇叭口为一体化结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喇叭口距离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的底部100米~200米。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表层套管外径为339.73mm,钢级为N80以上;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的外径为244.48mm,钢级为P110以上,壁厚为11.99mm;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外径为177.8mm,钢级为P110以上,壁厚为11.51mm;所述油层套管的外径为127mm,钢级为P110以上,壁厚为12.7mm,所述油管的外径为114.3mm,钢级为P110以上,壁厚为8.56mm。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实施时,能够将完井与改造结合在一起,对深井,特别是深度为6000米及以上的井实现大规模、高泵压、高排量下储层改造同时能够满足后期完井生产,避免频繁压井作业跟换管柱,有利于提高施工工艺设计针对性,提高改造效果,降低安全风险,实现提高大型压裂改造效果与投产生产效果。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表层套管;2-第一技术套管;3-第二技术套管;4-油层套管;5-油管;6-完井封隔器;7-管鞋;8-喇叭口;9-油气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压裂改造中排量与效果有很好的相关性,特别是对于6000m及以上的深井,其井底温度高,液体的作用效果与储层中的流动速度有关。当排量增大后,流动速度变快,可以提高液体的作用距离,提高裂缝的长度等参数,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改造效果。同时大排量改造也利于提高压裂施工的成功率,降低施工中的不利因素。本技术提供一种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对深井,特别是深度为6000米及以上的井实现大规模、高泵压、高排量下储层改造同时能够满足后期完井生产,避免频繁压井作业跟换管柱,有利于提高施工工艺设计针对性,提高改造效果,降低安全风险,实现提高大型压裂改造效果与投产生产效果。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表层套管、第一技术套管、第二技术套管、油层套管、油管;所述油管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之间设置有完井封隔器;所述油管的下端设置有管鞋和喇叭口;所述油层套管设置有射孔段,所述射孔段用于设置在油气层中;所述油层套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其下端用于与井底相接触;所述表层套管的外侧用于与地层相固定,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的外侧与所述表层套管相固定,其内侧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相固定;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外侧与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表层套管、第一技术套管、第二技术套管、油层套管、油管;所述油管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之间设置有完井封隔器;所述油管的下端设置有管鞋和喇叭口;所述油层套管设置有射孔段,所述射孔段用于设置在油气层中;所述油层套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其下端用于与井底相接触;所述表层套管的外侧用于与地层相固定,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的外侧与所述表层套管相固定,其内侧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相固定;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外侧与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相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套管的外侧与地层之间填充有水泥固定层;所述表层套管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的外侧之间填充有水泥固定层;所述第一技术套管的内侧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外侧之间填充有水泥固定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技术套管的外侧下部与岩石层之间填充有水泥固定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层套管的外侧下部与岩石层及油气层之间填充有水泥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套管下入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才博赵贤正张以明何春明段贵府姜伟高跃宾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