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脚踏车的辅助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239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力脚踏车的辅助驱动机构,包括蓄电池、由蓄电池供电的驱动电机、控制器、牙盘,在中轴上键连接有弹性体并套设有外齿圈,弹性体的外边缘与牙盘的内边缘相连接,弹性体的外边缘与外齿圈的内边缘相连接,驱动电机位于车架上靠近中轴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输出齿轮,输出齿轮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外齿圈相关联,在弹性体的侧面设有形变传感器,当人力骑行时,弹性体产生形变,形变传感器向控制器输出与弹性体的形变量相对应的电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简化整车的拆装和后续的维修,并使电动助力的输出扭矩与人力输出的扭矩大小相匹配,确保骑车人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方便地控制车辆的骑行速度,避免骑行时出现速度突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力脚踏车的辅助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助力脚踏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助力脚踏车的辅助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安装有蓄电池、轮毂电机的电动自行车因为其省力、方便等优点在国内得到了普及,然而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存在如下问题:虽然电动自行车保留了踏脚,以便骑车人用人力骑行,但是作为动力源的踏脚和轮毂电机可分开控制,也就是说,骑车人可通过设置在车辆把手上的电门直接控制轮毂电机的转速,从而可完全依靠电力驱动车辆行进。这样,在电动骑行状态时,由于骑车人很难控制好电门的大小,从而无法使电力辅助驱动和脚踩驱动良好配合,造成只能采用纯电力驱动模式,而脚踏骑行只有在蓄电池电量耗尽时才会采用。该行驶方式虽然具有快捷、省力的好处,但是容易产生超速行驶,进而造成骑行的不安全。特别是,它无法满足部分人群的人力骑行以锻炼身体的要求。也就是说,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事实上成为电力为主、人力为辅的电动车,很难达到人力骑行为主,电力辅助驱动的效果。为此,人们技术了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与电动自行车类似,其也是通过蓄电池驱动轮毂电机,从而驱动车辆行驶,但是,其轮毂电机的转动是由相应的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力脚踏车的辅助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脚踏车的车架上的蓄电池、由蓄电池供电的驱动电机、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控制器、以及设置在脚踏车的中轴处的牙盘,中轴的两端设有可与具有踏脚的曲柄连接的连接端,其特征是,在中轴上键连接有弹性体并套设有外齿圈,所述牙盘呈圆环状,所述弹性体的外边缘与牙盘的内边缘相连接,弹性体的外边缘与外齿圈的内边缘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位于车架上靠近中轴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外齿圈相关联,在所述弹性体的侧面设有可感测弹性体形变的形变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力脚踏车的辅助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脚踏车的车架上的蓄电池、由蓄电池供电的驱动电机、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控制器、以及设置在脚踏车的中轴处的牙盘,中轴的两端设有可与具有踏脚的曲柄连接的连接端,其特征是,在中轴上键连接有弹性体并套设有外齿圈,所述牙盘呈圆环状,所述弹性体的外边缘与牙盘的内边缘相连接,弹性体的外边缘与外齿圈的内边缘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位于车架上靠近中轴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外齿圈相关联,在所述弹性体的侧面设有可感测弹性体形变的形变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脚踏车的辅助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体包括内轴套、外轴套、一体地连接在内轴套和外轴套之间的辐条,其中的内轴套和中轴键连接,牙盘位于弹性体的外侧,而外齿圈位于弹性体的内侧,在外轴套上设有若干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螺钉孔,外齿圈与牙盘通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王鑫波张存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