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185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支架,涉及后减震器支架领域。该汽车后减震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定位柱,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且位于两个第一定位孔之间贯穿开设有第一减重孔,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靠近安装板的一侧且位于第一定位孔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通孔。该汽车后减震器支架,通过安装板、橡胶垫、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支架本体的配合使用,可对支架本体进行固定,且通过橡胶垫增加了安装板与车架的摩擦力,增加了支架本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支架
本技术涉及后减震器支架
,具体为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了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需在悬挂系统中安装与弹性元件并联的减震器,以进一步衰减震动,为确保减震器拆装便利,减震器通常采用销轴的方式与减震器支架固定。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部分减震器支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震动或其他原因可能会使螺母松动,导致销轴和支架产生磨损,降低后减震器的性能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支架,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的部分减震器支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震动或其他原因可能会使螺母松动,导致销轴和支架产生磨损,降低后减震器的性能和寿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定位柱,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且位于两个第一定位孔之间贯穿开设有第一减重孔,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靠近安装板的一侧且位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定位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顶部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9),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且位于两个第一定位孔(9)之间贯穿开设有第一减重孔(12),所述安装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所述橡胶垫(4)靠近安装板(3)的一侧且位于第一定位孔(9)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4),所述支架本体(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圈(11),所述支架本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减重孔(13),所述支架本体(1)的两侧且位于第二减重孔(13)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定位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顶部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9),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且位于两个第一定位孔(9)之间贯穿开设有第一减重孔(12),所述安装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所述橡胶垫(4)靠近安装板(3)的一侧且位于第一定位孔(9)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4),所述支架本体(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圈(11),所述支架本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减重孔(13),所述支架本体(1)的两侧且位于第二减重孔(1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加强筋(2),且加强筋(2)远离支架本体(1)的一侧与安装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8)的顶部通过通孔(10)并延伸至支架本体(1)外,所述定位柱(8)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15),所述定位柱(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芳马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定州之源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