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pport plate for the rear shock absorber seat of an automobile, which comprises a plate body, a reinforcing rib arranged on the plate body, a weight-reducing hole and a positioning hole arranged on the plate body, a flanging at one end of the plate body, a bending structure arranged near the flanging at one end of the plate body, and a length along the plate body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plate body. Strengthened bars include the first reinforcement, the second reinforcement and the third reinforcement. The first reinforcement is arranged near one side of the plate. The second reinforcement is arranged near the other side of the plate. The third reinforcement is also adopted between the first reinforcement and the second reinforcement. The position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plat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pport plate of the rear shock absorber seat by reasonably designing the structure, ensures the overall strength and realizes weight reduc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lightweight design of the support plate of the rear shock absorber seat of the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减震器座支撑板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汽车后减震器座支撑板。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其采用电能作为汽车行驶的动力。为了提高乘坐的舒适性以及整车的稳定性,电动汽车中都设置有后减震器。上述后减震器由后减震器座进行安装固定,相应的,后减震器座由支撑板进行支撑。因此,现有的支撑板存在强度不够,且无法充分满足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要求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座支撑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座支撑板,其包括:板体、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的加强筋以及开设于所述板体上的减重孔和定位孔;所述板体一端的边缘设置有翻边,且所述板体一端靠近所述翻边处还设置有折弯结构,所述板体的另一端开设有沿所述板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条形豁口,所述减重孔位于所述板体的一端,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靠近所述板体的一侧设置,第二加强筋靠近所述板体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座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减震器座支撑板包括:板体、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的加强筋以及开设于所述板体上的减重孔和定位孔;所述板体一端的边缘设置有翻边,且所述板体一端靠近所述翻边处还设置有折弯结构,所述板体的另一端开设有沿所述板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条形豁口,所述减重孔位于所述板体的一端,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靠近所述板体的一侧设置,第二加强筋靠近所述板体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相连接,且二者其余部分逐步远离,且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之间还通过位于所述减重孔和豁口之间的所述第三加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座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减震器座支撑板包括:板体、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的加强筋以及开设于所述板体上的减重孔和定位孔;所述板体一端的边缘设置有翻边,且所述板体一端靠近所述翻边处还设置有折弯结构,所述板体的另一端开设有沿所述板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条形豁口,所述减重孔位于所述板体的一端,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靠近所述板体的一侧设置,第二加强筋靠近所述板体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相连接,且二者其余部分逐步远离,且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之间还通过位于所述减重孔和豁口之间的所述第三加强筋相连接,所述定位孔开设于所述板体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利,高妍,胡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捷星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