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料滚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3025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肉料滚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筒体,筒体由上筒体和下筒体构成,上筒体左下侧通过二号支撑柱与底座连接固定,所述下筒体底部设有一号支撑柱,一号支撑柱底部设有可以带动下筒体左右移动的位移机构,所述上筒体左端中间位置穿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搅拌杆,搅拌轴左端设有传动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搅拌杆对肉料进行搅拌,并且利用偏振机构使得搅拌杆在转动的时候可以左右往复运动,从而提高了对肉料的翻料效果,还通过穿刺杆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对肉料进行穿刺,以便味道进入肉料内部,从而提高了腌渍效果,而且搅拌杆与穿刺杆之间还能形成剪力,从而提高了对肉料的搅拌效果,实用性强。

A meat roll knea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at rol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barrel body,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upper barrel body and a lower barrel body. The left and lower sides of the upper barrel body are connected and fixed with the base through a second support column.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barre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upport column,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upport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column which can drive the lower barrel body to move left and right. The moving displacement mechanism has a stirring shaft in the middle of the left end of the upper cylinder, a stirring rod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tirring shaft, and a drive hole at the left end of the stirring shaft. The meat is stirred by the stirring rod, and the polarization mechanism enables the stirring rod to move left and right reciprocating when rotating, thereby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irring rod. The effect of turning over meat is also improved by moving the puncture rod up and down to puncture the meat so that the taste can enter into the meat, thus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pickling, and shearing force can be formed between the stirring rod and the puncture rod, which improves the stirring effect of meat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肉料滚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肉制品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肉料滚揉装置。
技术介绍
滚揉机是肉制品加工中的关键设备,它是利用物理冲击原理,让肉块或肉馅在滚揉筒内上下翻动,相互撞击、摔打,从而达到按摩、腌渍作用。盐渍被肉充分地吸收,增强了肉的结合力及弹性,可以提高产品的口感及断面效果,可以增强保水性增加出品率,可以改善产品的内部结构。目前的滚揉机在搅拌过程中只能实现肉类的翻滚,实现与盐渍的混合,但是这样盐渍只停留在肉的表面,无法入味,腌渍不够透彻且腌渍时间过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6879958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滚揉机,但是这种装置对肉料的翻料是利用肉了料自身重力进行翻料的,翻料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肉料滚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肉料滚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筒体,筒体由上筒体和下筒体构成,上筒体左下侧通过二号支撑柱与底座连接固定,所述下筒体底部设有一号支撑柱,一号支撑柱底部设有可以带动下筒体左右移动的位移机构,所述上筒体左端中间位置穿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搅拌杆,搅拌轴左端设有传动孔,传动孔中滑动配合有驱动轴,驱动轴左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搅拌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机座通过固定架与一号筒体连接固定,所述驱动轴端部一号复位弹簧与搅拌轴连接固定,搅拌电机通过驱动轴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转动,以便对筒体内部的肉料进行搅拌翻料处理,所述搅拌轴上还设有使得搅拌杆左右往复运动的偏振机构,所述上筒体上还设有对肉料穿刺的穿刺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偏振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搅拌轴上下两侧的偏振支腿,偏振支腿位于上筒体左侧,偏振支腿为L型杆,偏振支腿外端部设有偏振轮,偏振轮所在的上筒体左端设有偏振滑轨,偏振滑轨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偏振凸起,在偏振轮在偏振滑轨上转动时,偏振凸起会间歇性的对偏振支腿产生向左的作用力,从而使得搅拌轴和搅拌杆向左移动,在一号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搅拌轴和搅拌杆又会向右运动,从而实现搅拌杆的左右往复运动,从而有助于提高对肉料的翻料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轴外侧设有限位凸起,传动孔内壁设有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支撑柱与底座之间设有加强板。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位移机构包括与一号支撑柱底部连接的滑动块,滑动块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滑轮,所述底座上端设有与滑轮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底座右上端固定有伸缩缸,伸缩缸的输出端设有推拉杆,推拉杆左端与滑动块连接固定,通过伸缩缸驱动推杆杆伸长或缩短,从而带动滑动块左右移动,这样就实现了下筒体和上筒体的离合,以便后期对肉料的取放。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穿刺机构包括位于筒体上方的水平板,水平板下端面设有两排穿刺杆,穿刺杆穿过上筒体上的穿孔,伸入筒体内部,所述穿刺机构左侧设有传动框,传动框为矩形框,传动框左右内侧都设有传动齿,传动框下端中间位置固定有升降导杆,升降导杆外侧滑动设有导向套,导向套右侧通过定位杆与上筒体连接固定,传动框与导向套之间设有二号复位弹簧,二号复位弹簧用于承载传动框的重力,传动框内部设有半齿轮,半齿轮的固定轴通过固定杆与上筒体连接固定,且半齿轮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半齿轮带动传动框沿着升降导杆上下往复运动,这样位于传动框右侧的水平板上的穿刺杆也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肉料的穿刺,以便味道进入肉料内部,从而提高了腌渍效果,而且搅拌杆与穿刺杆之间还能形成剪力,从而提高了对肉料的搅拌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排穿刺杆以搅拌轴为中线对称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左右两侧还对称设有方便装置搬运的滚轮,滚轮为自锁式滚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支撑柱可以替换为液压伸缩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搅拌杆对肉料进行搅拌,并且利用偏振机构使得搅拌杆在转动的时候可以左右往复运动,从而提高了对肉料的翻料效果,还通过穿刺杆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对肉料进行穿刺,以便味道进入肉料内部,从而提高了腌渍效果,而且搅拌杆与穿刺杆之间还能形成剪力,从而提高了对肉料的搅拌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水平板的结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偏振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底座1、滚轮2、滑轮3、滑动块4、伸缩缸5、推拉杆6、一号支撑柱7、二号支撑柱8、加强板9、偏振轮11、偏振支腿12、固定架13、电机座14、搅拌电机15、驱动轴16、一号复位弹弹簧17、升降导杆18、导向套19、二号复位弹簧20、半齿轮21、传动齿22、传动框23、水平板24、穿刺杆25、上筒体26、穿孔27、搅拌杆28、下筒体29、搅拌轴30、偏振滑杆31、偏振凸起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肉料滚揉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筒体,筒体由上筒体26和下筒体29构成,上筒体26左下侧通过二号支撑柱8与底座1连接固定,二号支撑柱8与底座1之间设有加强板9,所述下筒体29底部设有一号支撑柱7,一号支撑柱7底部设有可以带动下筒体29左右移动的位移机构,位移机构包括与一号支撑柱7底部连接的滑动块4,滑动块4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滑轮3,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与滑轮3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底座1右上端固定有伸缩缸5,伸缩缸5的输出端设有推拉杆6,推拉杆6左端与滑动块4连接固定,通过伸缩缸5驱动推杆杆6伸长或缩短,从而带动滑动块4左右移动,这样就实现了下筒体29和上筒体26的离合,以便后期对肉料的取放,所述上筒体26左端中间位置穿设有搅拌轴30,搅拌轴30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搅拌杆28,搅拌轴30左端设有传动孔,传动孔中滑动配合有驱动轴16,驱动轴16左端与搅拌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搅拌电机15固定在电机座14上,电机座14通过固定架13与一号筒体26连接固定,所述驱动轴16外侧设有限位凸起,传动孔内壁设有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所述驱动轴16端部一号复位弹簧17与搅拌轴30连接固定,搅拌电机15通过驱动轴16带动搅拌轴30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28转动,以便对筒体1内部的肉料进行搅拌翻料处理。所述搅拌轴30上还设有使得搅拌杆28左右往复运动的偏振机构,以便提高搅拌效果,偏振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搅拌轴30上下两侧的偏振支腿12,偏振支腿12位于上筒体26左侧,偏振支腿12为L型杆,偏振支腿12外端部设有偏振轮11,偏振轮11所在的上筒体26左端设有偏振滑轨31,偏振滑轨31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偏振凸起32,在偏振轮11在偏振滑轨31上转动时,偏振凸起32会间歇性的对偏振支腿12产生向左的作用力,从而使得搅拌轴30和搅拌杆28向左移动,在一号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搅拌轴30和搅拌杆28又会向右运动,从而实现搅拌杆28的左右往复运动,从而有助于提高对肉料的翻料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肉料滚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筒体,筒体由上筒体(26)和下筒体(29)构成,上筒体(26)左下侧通过二号支撑柱(8)与底座(1)连接固定,所述下筒体(29)底部设有一号支撑柱(7),一号支撑柱(7)底部设有可以带动下筒体(29)左右移动的位移机构,所述上筒体(26)左端中间位置穿设有搅拌轴(30),搅拌轴(30)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搅拌杆(28),搅拌轴(30)左端设有传动孔,传动孔中滑动配合有驱动轴(16),驱动轴(16)左端与搅拌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搅拌电机(15)固定在电机座(14)上,电机座(14)通过固定架(13)与一号筒体(26)连接固定,所述驱动轴(16)端部一号复位弹簧(17)与搅拌轴(30)连接固定,所述搅拌轴(30)上还设有使得搅拌杆(28)左右往复运动的偏振机构,所述上筒体(26)上还设有对肉料穿刺的穿刺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料滚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筒体,筒体由上筒体(26)和下筒体(29)构成,上筒体(26)左下侧通过二号支撑柱(8)与底座(1)连接固定,所述下筒体(29)底部设有一号支撑柱(7),一号支撑柱(7)底部设有可以带动下筒体(29)左右移动的位移机构,所述上筒体(26)左端中间位置穿设有搅拌轴(30),搅拌轴(30)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搅拌杆(28),搅拌轴(30)左端设有传动孔,传动孔中滑动配合有驱动轴(16),驱动轴(16)左端与搅拌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搅拌电机(15)固定在电机座(14)上,电机座(14)通过固定架(13)与一号筒体(26)连接固定,所述驱动轴(16)端部一号复位弹簧(17)与搅拌轴(30)连接固定,所述搅拌轴(30)上还设有使得搅拌杆(28)左右往复运动的偏振机构,所述上筒体(26)上还设有对肉料穿刺的穿刺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料滚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搅拌轴(30)上下两侧的偏振支腿(12),偏振支腿(12)位于上筒体(26)左侧,偏振支腿(12)为L型杆,偏振支腿(12)外端部设有偏振轮(11),偏振轮(11)所在的上筒体(26)左端设有偏振滑轨(31),偏振滑轨(31)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偏振凸起(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料滚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6)外侧设有限位凸起,传动孔内壁设有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料滚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支撑柱(8)与底座(1)之间设有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利杨明殷毡毡
申请(专利权)人:临泉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