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轨及具有其的轨道和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054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轨及具有其的轨道和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适用于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导轨本体和耐磨层;所述导轨本体的截面为T字型,其包括横梁和纵梁,且所述纵梁的上端与所述横梁的中部相连;所述耐磨层为导电层,且所述耐磨层设在所述横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T字型导电轨,安装方式简便,同时又增大了导电轨的有效受流面积,避免了在导电轨上出现拉弧现象,提高了电气安全。

Conductive rail and track with it and straddle type rail transi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ductive rail and a rail and a straddle rail transit system with the rail and the straddle rail transit system,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straddle rail transit system, including a guide rail body and a wear-resistant layer;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guide rail body is T-shaped, including a cross beam and a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ross beam; The wear-resistant layer is a conductive layer, and the wear-resistant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cross beam. By adopting T-shaped conductive rail,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installation method, enlarges the effective current-receiving area of the conductive rail, avoids arc-drawing phenomenon on the conductive rail, and improves the electrical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轨及具有其的轨道和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轨及具有其的轨道和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中,导电轨(又名电力轨或第三轨)用于将电力传送至轨道车辆。导电轨常见的类型分为两种,工字型轨和C字型轨。其中工字型轨是应用最多且技术最成熟的一种轨型,既能承载较大电流,又有较为美观的外形,但是,工字型轨是由一个纵梁和两个横梁组成,两个横梁均可承载电流,在满足载流量的前提下,工字型轨的横梁通常由铝合金制成且宽度比较窄,致使集电靴与导电轨接触面小,在导电轨与集电靴脱离时,易于产生拉弧现象,影响轨道车辆的正常运行;C字型轨虽然导电系能好,但是,C字型轨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在绝缘支架上,安装方式不易操作。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易于安装的导电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导电轨,其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T字型导电轨,安装方式简便,同时通过增大耐磨层的宽度,来增大集电靴与导电轨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有效受流面积,避免了在导电轨上出现拉弧现象,提高了电气安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轨,适用于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本体和耐磨层;所述导轨本体的横截面为T字型,其包括横梁和纵梁,且所述纵梁的上端与所述横梁的中部相连;所述耐磨层为导电层,且所述耐磨层设在所述横梁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层设有齿形头,所述齿形头嵌在所述横梁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设置有与所述齿形头相适配的齿形槽。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形头包括第一齿形头,所述第一齿形头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底边的长度大于所述梯形的顶边的长度;所述第一齿形头设置在所述耐磨层的中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形头还包括第二齿形头,所述第二齿形头为两个,且相对所述耐磨层的中线对称设置在所述耐磨层的两端;所述第二齿形头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底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直角梯形的顶边的长度,所述直角梯形的直角边设置在最外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层覆盖在所述横梁上,且所述耐磨层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层的两边设有通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的两侧设有与所述通孔对中的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后安装在所述固定孔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梁上设有安装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本体为铝合金制成的导电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层为不锈钢制成的钢带。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T字型导电轨,其主要由导轨本体和耐磨层组成,不但结构简单新颖,安装方式简便,而且生产工序简便,成本较低;同时通过增大耐磨层的宽度,增大了集电靴与导电轨的接触面积,即增大了有效受流面积,避免了在导电轨上出现拉弧现象,提高了电气安全;此外,导轨本体采用铝合金通过挤压成型制成,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优点;耐磨层采用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强的耐磨性以及较高的熔点,能满足导电轨的使用要求。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轨道,包括:轨道梁、绝缘支架以及导电轨;所述绝缘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轨道梁上;所述导电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绝缘支架上,且所述导电轨为如前所述的导电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第一个目的提出的一种T字型导电轨,其具有结构简单新颖,安装方式简便,而且生产工序简便,成本较低的优点;同时采用T字型导电轨可增大导电轨的受流面积,避免了在导电轨上出现拉弧现象,提高了电气安全。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转向架以及车体;所述轨道为如前所述的轨道;所述转向架设有集电靴,所述转向架跨坐在所述轨道上且所述集电靴与所述导电轨接触;所述车体安装在所述转向架上且由所述转向架牵引沿着所述轨道行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电靴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连杆组件以及限位件;所述第一支座设有用于与所述转向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支座设有用于与导电轨配合的集电部;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与所述连杆组件可枢转连接;所述限位件设在所述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以将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连杆组件的夹角限定在预设范围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枢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枢转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枢转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枢转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第二个目的提出的一种轨道,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便于安装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导电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方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导电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交通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电靴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导电轨100,耐磨层1,齿形头11,第一齿形头111,第二齿形头112,导轨本体2,横梁21,纵梁22,齿形槽211,安装孔3,通孔4,轨道200,轨道梁5,绝缘支架6,轨道交通系统300,车体7,转向架8,集电靴81,第一支座811,连接部812,连杆组件813,第一连杆8131,第二连杆8132,第二支座814,集电部815,绝缘垫816,限位件8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相关技术中,导电轨常见的类型分为两种,工字型轨和C字型轨。其中工字型轨是应用最多且技术最成熟的一种轨型,既能承载较大电流,又有较为美观的外形,但是,工字型轨是由一个纵梁和两个横梁组成,两个横梁均可承载电流,在满足载流量的前提下,工字型轨的横梁通常由铝合金制成且宽度比较窄,致使集电靴与导电轨接触面小,在导电轨与集电靴脱离时,易于产生拉弧现象,影响轨道车辆的正常运行;C字型轨虽然导电性能好,但是,C字型轨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在绝缘支架上,安装方式不易操作。综上,工字型轨在满足载流量的前提下,由于导电轨的横梁宽度比较小,致使集电靴与导电轨的接触面积小,当集电靴与导电轨脱离时,易于产生拉弧现象,不利于轨道车辆的正常运行;C字型轨因其耐磨层(钢带)的结构复杂及自身结构的特点,安装方式不易操作,相关配套产品的安装也比较复杂。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T字型导电轨,该导电轨安装方式简便,同时通过增大耐磨层的宽度,来增大集电靴与导电轨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有效受流面积,避免了在导电轨上出现拉弧现象,提高了电气安全。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导电轨100,适用于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其包括:导轨本体2和耐磨层1;具体而言,所述导轨本体2的横截面为T字型,其包括横梁2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轨,适用于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本体和耐磨层;所述导轨本体的横截面为T字型,其包括横梁和纵梁,且所述纵梁的上端与所述横梁的中部相连;所述耐磨层为导电层,且所述耐磨层设在所述横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轨,适用于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本体和耐磨层;所述导轨本体的横截面为T字型,其包括横梁和纵梁,且所述纵梁的上端与所述横梁的中部相连;所述耐磨层为导电层,且所述耐磨层设在所述横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设有齿形头,所述齿形头嵌在所述横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设置有与所述齿形头相适配的齿形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头包括第一齿形头,所述第一齿形头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底边的长度大于所述梯形的顶边的长度;所述第一齿形头设置在所述耐磨层的中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头还包括第二齿形头,所述第二齿形头为两个,且相对所述耐磨层的中线对称设置在所述耐磨层的两端;所述第二齿形头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底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直角梯形的顶边的长度,所述直角梯形的直角边设置在最外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覆盖在所述横梁上,且所述耐磨层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的两边设有通孔。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两侧设有与所述通孔对中的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后安装在所述固定孔中。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上设有安装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雨乐朱凤霞谭志成邱昆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