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882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流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线;来料线,位于第一输送线的进料口处,来料线包括料道;推料结构,推料结构包括移动部和与移动部相连接的推料部,推料部能够在移动部上沿来料线的输送方向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物流输送装置,推料部将料道上的物料推送到第一输送线上,避免了人工操作,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进一步地,料道包括多个,多个料道用于输送不同大小的物料,推料结构能够将不同料道上的物料推进第一输送线,进而实现将不同大小的物料过渡到第一输送线上的效果,保证了摆放的秩序,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需要人工将不同物料摆放在第一输送线上的情况的发生。

Logistics conve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ogistics conve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onveying line, an incoming line located at the inlet of the first conveying line and an incoming line including a material channel, a pushing structure, a pushing structure including a moving part and a pushing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moving part, and a pushing part capable of reciprocating along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of the incoming line on the moving part. Exercis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ogistics conveying device. The pushing part pushes the material on the material path to the first conveying line, thereby avoiding manual operation and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the equipment. Further, the material passag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passages for conveying different sizes of materials, and the push structure can push the materials on different passages into the first conveying line, thereby realizing the effect of transiting the materials of different sizes to the first conveying line, ensuring the order of placement and avoiding the need for manual non-operation in the related technology. The occurrence of the same material on the first conveyor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流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流输送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流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物流输送线上,需要人工将物件摆放在物流线上,现场人员搬运物料的次数多,摆放秩序混乱,劳动强度高,同时,以往单个推料结构在遇到物料过渡时缺乏兼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流输送装置。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物流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线;来料线,位于第一输送线的进料口处,来料线包括料道;推料结构,推料结构包括移动部和与移动部相连接的推料部,推料部能够在移动部上沿来料线的输送方向往复运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物流输送装置,包括来料线、推料结构和第一输送线,推料结构的推料平台与第一输送线和来料线相连接,推料部将料道上的物料推送到第一输送线上,避免了人工操作,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进一步地,料道包括多个,多个料道用于输送不同大小的物料,推料结构能够将不同料道上的物料推进第一输送线,进而实现将不同大小的物料过渡到第一输送线上的效果,保证了摆放的秩序,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需要人工将不同物料摆放在第一输送线上的情况的发生,节省了人力,实现了自动化的生产过程。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的物流输送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推料部包括:挡料结构,与移动部相连接;排料结构,与移动部相连接,位于挡料结构的靠近第一输送线的一侧。在该技术方案中,推料部包括挡料结构和排料结构,移动部能够带动挡料结构和排料结构沿物料的运输方向移动,也即沿来料线至第一输送线方向移动,也即沿前后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物料由来料线运动到第一输送线上,完成物料的过渡,挡料结构用于运送较大型的物料,排料结构用于将较小型的物料排列后运输至第一输送线,进而实现多种物料在来料线和第一输送线之间的过渡。其中,大型物料和小型物料是相对而言的,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挡料结构包括:第一驱动部,与移动部相连接;挡料板,与第一驱动部相连接,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挡料板沿上下方向运动。在该技术方案中,挡料结构包括第一驱动部和挡料板,第一驱动部与挡料板相连接,用于带动挡料板上下运动,当物料被来料线带到出口处时,挡料板位于物料的上方,第一驱动部驱动挡料板向下运动,使挡料板运动至物料的沿运输方向的后侧,进而移动部带动挡料结构向第一输送线方向运动,将物料运输至第一输送线,进一步地,挡料板带动的物料为较大型的物料,当该物料运动到来料线的出口处时,排料结构可以用于挡住物料继续前进,同时起到排列物料的作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排料结构包括:第二驱动部,与移动部相连接;排料部,与第二驱动部相连接,排料部包括排料腔,第二驱动部用于带动排料部沿上下方向运动。在该技术方案中,排料结构包括第二驱动部和排料部,第二驱动部与排料部相连接,用于驱动排料部的上下运动,排料部包括排料腔,用于将物料排列,具体地,排料腔用于排列相对较小的物料。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排料部包括:底板,与第二驱动部相连接;第一排料板,与底板相连接;第二排料板,与底板相连接,第二排料板与第一排料板相对设置;其中,底板、第一排料板和第二排料板限定出排料腔。在该技术方案中,排料部包括底板、第一排料板和第二排料板,同时,底板、第一排料板和第二排料板限定出排料腔,对物料进行排列,提高了物料的整齐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驱动部和/或第二驱动部为气缸。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部和/或第二驱动部可以为气缸,气缸驱动较为平稳,能够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物流输送装置还包括:分料结构,与来料线的出口相对设置;第二输送线,设置在出口处,与来料线相连接,第二输送线沿来料线上的物料的运输方向的一侧至另一侧的方向输送物料。在该技术方案中,物流输送装置还包括分料结构和第二输送线,分料结构与来料线的出口相对设置,用于开启或关闭来料线的出口,第二输送线设置在出口处,用于沿来料线上的物料的运输方向的一侧至另一侧的方向输送物料,也即将物料沿左右方向运输,配合排料结构,使得物料在出口处进行排列,进一步地,第二输送线用于输送小型物料,以使小型物料在排料腔内排满后被运送过至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与来料线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料道包括:第一料道,沿物料的运输方向设置,第一料道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与第一输送线相连通;第二料道,沿物料的运输方向与第一料道并排设置,第二料道上设置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与第一输送线相连通。在该技术方案中,料道包括第一料道和第二料道,第一料道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且第一出料口与第一输送线相连通,便于推料结构将物料推送进第一输送线;第二料道与第一料道并排设置,第二料道上设置有第二出料口,且第二出料口与第一输送线相连通,便于推料结构将物料由第二出料口推送至第一输送线上。具体地,第一料道和第二料道用于输送不同大小或不同形状的物料。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料道的宽度小于第二料道的宽度,分料结构与第一出料口相对设置,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出料口,当物料由第一出料口运动至第二输送线时,排料结构位于第二输送线的上方。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料道沿第二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的宽度小于第二料道的沿第二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的宽度,也即第一料道用于输送相对来说比较小型的物料,第二料道用于输送相对来说比较大型的物料,分料结构和第一出料口相对设置,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出料口,进而控制第一料道内的物料的输出情况,当物料由第一出料口运动至第二输送线时,排料结构位于第二输送线的上方。具体地,当输送小型物料时,物料由第一料道进行输送,分料结构开启第一出料口,第二输送线开始运动,排料结构位于第二输送线的上方,当物料被输送至第一出料口处时,第二输送线将物料由排料腔的一侧进入,排料腔的另一侧设置有挡板,用于阻挡物料继续运动,进而第二输送线逐渐将多个物料输送至排料腔内,将排料腔排满后,移动部驱动排料结构向第一输送线运动,进而将物料输送至第一输送线上;当输送大型物料时,物料由第二料道进行输送,第二输送线停止运动,分料结构关闭第一出料口,以避免小型物料输出,当大型物料运输至第二出料口处时,排料结构向下运动,用于挡住物料,防止物料继续运动且使物料能够排放的更整齐,而后挡料结构的挡料板向下运动,位于物料的前进方向的后侧,排料结构上升,移动部带动挡料结构向第一输送线方向运动,进而将物料运输至第一输送线上。进一步地,第一料道和第二料道的具体宽度视需输送的物料的大小而定。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料道包括多个,多个第一料道设置在第二料道的两侧。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料道包括多个,多个第一料道设置在第二料道的两侧,进一步地,每个第一料道的第一出料口上均设置有分料结构,分料结构能够开启或关闭任一第一出料口,当多个第一料道中的一个用于输送物料时,其他第一料道的第一出料口被分料结构关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移动部为直线模组。在该技术方案中,移动部为直线模组,直线模组能够实现排料结构和挡料结构的直线往复运动,且直线模组结构简单、可靠,可以根据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线;来料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进料口处,所述来料线包括料道;推料结构,所述推料结构包括移动部和与所述移动部相连接的推料部,所述推料部能够在所述移动部上沿所述来料线的输送方向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线;来料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进料口处,所述来料线包括料道;推料结构,所述推料结构包括移动部和与所述移动部相连接的推料部,所述推料部能够在所述移动部上沿所述来料线的输送方向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部包括:挡料结构,与所述移动部相连接;排料结构,与所述移动部相连接,位于所述挡料结构的靠近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结构包括: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移动部相连接;挡料板,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挡料板沿上下方向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结构包括: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移动部相连接;排料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相连接,所述排料部包括排料腔,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带动所述排料部沿上下方向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部包括:底板,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相连接;第一排料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第二排料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排料板与所述第一排料板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排料板和所述第二排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方明张禹占美虎周志明何广峰谢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