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滋露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的道路维护机器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586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的道路维护机器人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中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中滑行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顶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车架底部端面内设有端口向下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相互联通设置有上下延长的滑腔,所述滑腔中滑行安装有滑柱,所述第一滑槽中滑行安装有底部与所述滑柱顶部固定连接的滑板,所述滑板中左右相称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滑行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上下端壁固定连接。

An intelligent road maintenance robo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road maintenance robo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with a cavity, a mounting frame sliding in the frame, a first chute at the top of the mounting frame, a port-down receptacle at the bottom end face of the frame, and a receptacle between the receptacle and the first chute. A sliding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column sliding in the sliding cavity. A sliding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and the top of the sliding column is sliding in the first sliding slot.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liding plate. A guide column is sliding in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guide column are separated. It i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end walls of the first chu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的道路维护机器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的道路维护机器人装置。
技术介绍
在道路维护中,常常要对维护路面进行夯实作业,而传统中的夯实机结构笨重,使用不方便,噪音大污染大,使用寿命较短,且移动较为不便,另外在夯实过程中遇到较大型颗粒物时无法实现破碎处理,使得夯实路面极为不平整,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以及维护效果,因此,提供一种用于道路夯实维护的机器人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的道路维护机器人装置。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智能的道路维护机器人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中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中滑行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顶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车架底部端面内设有端口向下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相互联通设置有上下延长的滑腔,所述滑腔中滑行安装有滑柱,所述第一滑槽中滑行安装有底部与所述滑柱顶部固定连接的滑板,所述滑板中左右相称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滑行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上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左下方的所述安装架中设有与所述滑腔相联通的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转腔前后端壁中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前侧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腔前端壁中,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后端壁中的第一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腔上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扇形齿轮,所述滑柱左侧端面固定设有与所述扇形齿轮相配合的齿形条,所述滑柱中设有上下延长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顶部通过转轴承可转动的安装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顶部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顶壁中的第二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花键套中设有端口向下的花键槽,所述花键槽中花键配合安装有花键轴,所述滑腔右侧内壁中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相互联通设置有通腔,所述第三滑槽中滑行安装有左侧端伸进所述第二滑槽中且滑行配合连接的滑臂,所述第二滑槽中的所述滑臂中通过转轴承可转动的安装有上下延长的钻轴,所述第三滑槽内顶壁设有第二转腔,所述第二转腔中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左侧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腔左侧内壁中,且右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腔右侧内壁中的第三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机外侧设有护载器件,所述护载器件包括消震块与除热鳍,所述第二转腔中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滑臂顶压滑动配合的偏心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腔体内顶壁左右相称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安装架顶部端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柱底部端面固定设有夯实板,所述夯实板中上下贯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联通的穿槽,所述钻轴底部延长端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穿槽中的破碎头,所述钻轴顶部延长端与所述花键轴底部端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柱外圆上环绕设置有与所述滑板相抵的第一压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槽底壁中设有与所述滑臂相抵的第二压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车架四个角底内分别设有轮转槽,所述轮转槽中转动配合安装有行走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消震块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机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三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三电动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消震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组以上的所述除热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气缸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安装架顶部端面与所述腔体内顶壁相抵,所述夯实板完全收纳于所述收容腔中,由此可方便所述车架的移动。使用时,移动车架至夯实路面上方处,然后控制气缸启动,使所述安装架底部端面与所述腔体内底壁相抵,此时,所述夯实板完全伸出所述收容腔,然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转动,所述第一电动机转动后带动所述扇形齿轮转动,所述扇形齿轮转动后可与所述齿形条啮合从而驱动所述滑柱带动夯实板以及所述滑板克服所述第一压簧的作用力向下运动,而当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齿形条脱离后在所述第一压簧的作用下,所述夯实板以及所述滑板复位,由此往复即可实现对路面的夯实操作,从而可减少劳动强度,大大提高维护效率;当夯实过程中遇到较大颗粒物需要破碎处理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停止转动并同时开启所述第二电动机以及所述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转动后可驱动所述花键套带动所述花键轴以及、钻轴以及所述破碎头转动,而所述第三电动机转动后可驱动所述偏心轮转动而对所述滑臂往复顶压,所述滑臂在所述偏心轮的顶压下可带动所述钻轴以及所述破碎头向下移动,由此可对较大颗粒物进行破碎处理,从而可大大提高夯实路面平整性,提高道路维护效果;使用完成后,可通过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安装架向上滑动,使所述夯实板收纳于所述收容腔中即可。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移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对道路路面的夯实以及破碎操作,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道路维护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的道路维护机器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安装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智能的道路维护机器人装置,包括车架10,所述车架10中设有腔体11,所述腔体11中滑行安装有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内顶部设有第一滑槽20,所述车架10底部端面内设有端口向下的收容腔15,所述收容腔15与所述第一滑槽20之间相互联通设置有上下延长的滑腔,所述滑腔中滑行安装有滑柱29,所述第一滑槽20中滑行安装有底部与所述滑柱29顶部固定连接的滑板21,所述滑板21中左右相称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22,所述通孔22中滑行安装有导柱24,所述导柱24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20上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20左下方的所述安装架12中设有与所述滑腔相联通的第一转腔25,所述第一转腔25前后端壁中设有第一转轴26,所述第一转轴26前侧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腔25前端壁中,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26后端壁中的第一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腔25上的所述第一转轴26上固定设有扇形齿轮28,所述滑柱29左侧端面固定设有与所述扇形齿轮28相配合的齿形条36,所述滑柱29中设有上下延长的第二滑槽34,所述第二滑槽34内顶部通过转轴承可转动的安装有花键套31,所述花键套31顶部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34内顶壁中的第二电动机30动力连接,所述花键套31中设有端口向下的花键槽32,所述花键槽32中花键配合安装有花键轴33,所述滑腔右侧内壁中设有第三滑槽43,所述第三滑槽43与所述第二滑槽34之间相互联通设置有通腔37,所述第三滑槽43中滑行安装有左侧端伸进所述第二滑槽34中且滑行配合连接的滑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的道路维护机器人装置,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中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中滑行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顶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车架底部端面内设有端口向下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相互联通设置有上下延长的滑腔,所述滑腔中滑行安装有滑柱,所述第一滑槽中滑行安装有底部与所述滑柱顶部固定连接的滑板,所述滑板中左右相称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滑行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上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左下方的所述安装架中设有与所述滑腔相联通的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转腔前后端壁中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前侧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腔前端壁中,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后端壁中的第一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腔上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扇形齿轮,所述滑柱左侧端面固定设有与所述扇形齿轮相配合的齿形条,所述滑柱中设有上下延长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顶部通过转轴承可转动的安装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顶部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顶壁中的第二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花键套中设有端口向下的花键槽,所述花键槽中花键配合安装有花键轴,所述滑腔右侧内壁中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相互联通设置有通腔,所述第三滑槽中滑行安装有左侧端伸进所述第二滑槽中且滑行配合连接的滑臂,所述第二滑槽中的所述滑臂中通过转轴承可转动的安装有上下延长的钻轴,所述第三滑槽内顶壁设有第二转腔,所述第二转腔中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左侧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腔左侧内壁中,且右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腔右侧内壁中的第三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机外侧设有护载器件,所述护载器件包括消震块与除热鳍,所述第二转腔中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滑臂顶压滑动配合的偏心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的道路维护机器人装置,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中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中滑行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顶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车架底部端面内设有端口向下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相互联通设置有上下延长的滑腔,所述滑腔中滑行安装有滑柱,所述第一滑槽中滑行安装有底部与所述滑柱顶部固定连接的滑板,所述滑板中左右相称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滑行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上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左下方的所述安装架中设有与所述滑腔相联通的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转腔前后端壁中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前侧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腔前端壁中,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后端壁中的第一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腔上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扇形齿轮,所述滑柱左侧端面固定设有与所述扇形齿轮相配合的齿形条,所述滑柱中设有上下延长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顶部通过转轴承可转动的安装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顶部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顶壁中的第二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花键套中设有端口向下的花键槽,所述花键槽中花键配合安装有花键轴,所述滑腔右侧内壁中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相互联通设置有通腔,所述第三滑槽中滑行安装有左侧端伸进所述第二滑槽中且滑行配合连接的滑臂,所述第二滑槽中的所述滑臂中通过转轴承可转动的安装有上下延长的钻轴,所述第三滑槽内顶壁设有第二转腔,所述第二转腔中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左侧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滋露
申请(专利权)人:王滋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