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行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4628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1)的双离合变速器(3)的方法,其中使第一离合器(10)接合,由此驱动其中挂入当前的实际挡位(9)的第一变速器支路(K1),在用于转换到设定挡位(9’)的预选择阶段(28)中在第二变速器支路(K2)中挂入(38)设定挡位(9’)并填充第二离合器(11)中的离合器液压系统(18),由此使第二离合器(11)接合。希望换挡过程加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预选择阶段(28)期间便已经开始填充离合器液压系统(18),但是在预选择阶段(28)中将离合器液压系统(18)最高填充至达到第二离合器(11)的接触点(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运行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方法。通过本方法使用于换挡的所谓预选择阶段与离合器接合相协调。在预选择阶段中,使要挂入的设定挡位同步、释放(或者说解锁)并最终挂入。通过接合离合器将挂入的设定挡位与发动机的曲轴联接。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以及一种具有双离合变速器的机动车。
技术介绍
文献DE19751456B4公开了预选择阶段与离合器接合之间的特别密切地协调。为此之前总是以(液压系统)部分填充的方式运行将新的要挂入的挡位、即设定挡位与发动机曲轴联接的离合器。也就是说,该离合器虽然分离地运行,但是其离合器液压系统保持部分填充的并因此从不排空至止挡位置。这一点在多种类型的变速器中无法实现,这是因为需要将不使用的、分离的离合器排空至其止挡位置,以防止离合器液压系统和离合器的磨损。为了缩短从实际挡位到设定挡位的切换过程,从文献DE102009059081A1中已知:冲击式地、进而快速地填充离合器液压系统,而不会由此产生要设定的目标压力值的过冲文献DE102008043384A1对双离合变速器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从该公开文本中采用如下术语,例如接触点(TouchPoint)、接合点(PointofEngagement,KissPoint)。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双离合变速器中在短暂的切换时间内完成从实际挡位到设定挡位的挡位变换。上述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实现。本专利技术有利的改进方案通过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方法。在机动车行驶期间可以通过双离合变速器将发动的曲轴的转矩传递到双离合变速器的变速器输出端,再从变速器输出端继续传送到机动车的车轮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提出,借助于填充的第一离合器液压系统使第一离合器接合地运行,由此驱动如下的第一变速器支路/传动支路,在该第一变速器支路中挂入或设定为当前的实际挡位。所述离合器液压系统特别是具有工作缸,该工作缸被填充并且通过其活塞的推移使活塞、进而离合器保持接合。在此期间,借助于排空至止挡位置的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使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二离合器分离地运行。在双离合变速器中,离合器是自动分离的,即在排空离合器液压系统时使相应的离合器分离。为了转换到新的设定挡位而进行预选择阶段。在预选择阶段中,在第二变速器支路中使设定挡位的转动运动与变速器输出端同步,然后释放并挂入已同步的设定挡位。通过转动运动的同步使设定挡位的齿轮的转动运动加速或被制动,从而使设定挡位的齿轮与已经随着变速器输出端一同运动的齿轮同步运转。在同步的转动运动时释放设定挡位,从而最终可以挂入该设定挡位。因为释放实现了设定挡位的继续转动,从而设定挡位的齿轮可以啮合到与变速器输出端联接的齿轮中。齿轮的这种继续运动即是真正地挂入了挡位。换挡的第二方面是接合第二离合器。在第二离合器的情况下,为此填充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由此第二离合器被填充至接触点,从该接触点开始第二离合器将转矩从曲轴传递到第二变速器支路上。继续填充直到离合器接合。所述接触点是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接触点或半接合点或滑磨点。为了使向设定挡位的切换加速,即实现第二离合器在挂入设定挡位时的更快的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在预选择阶段期间便开始填充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在预选择阶段中最高填充至达到第二离合器的接触点。也就是说,第二离合器已部分地从其分离位置开始向接触点运动,而第二离合器不会由于传递转矩而干扰预选择阶段,即同步、释放和挂入设定挡位。即,可以使第二离合器在预选择阶段之前一直以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排空至止挡位置的方式运行,因此这是保护性的且无磨损的运行。直到换挡才填充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特别是以如下方式:使得从挂入设定挡位起第二离合器便已经在如下程度上接合,使得第二离合器可以从接触点起无延迟地经具有设定挡位的第二变速器支路传递转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最佳的改进方案,通过这些改进方案还得到附加的优点。根据一改进方案,在预选择阶段期间便对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填充有直至高于最终体积的60%、特别是高于最终体积的70%的液压液,在最终体积的情况下离合器完全接合。这实现了,在预选择阶段之后利用少量液压液、即利用剩余体积进行从实际挡位向设定挡位的转换。这就实现了,已经在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中注入了用于接合第二离合器所需的液压液的高于60%、特别是高于70%,而不会在此干扰或妨碍预选择阶段。一改进方案提出,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以至少一个中间级逐级地(或者说阶跃式地)被填充,在该中间级中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的设定填充压力恒定。也就是说,填充不是连续、均匀的填充过程。替代的是,通过设定至少一个中间级使对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填充匹配于预选择阶段的各个阶段,即同步、释放和挂挡。因此要考虑的是,第二离合器不能从最初预选择阶段的开始就接合至接触点,这是因为否则在进行预选择阶段时通过早已接合至接触点的第二离合器由此产生所述的磨损作用,如在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情况。预选择阶段完成之后,第二离合器接合至接触点,才能实现从实际挡位到设定挡位真正过渡,就是说,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之间进行组合/转变或过渡。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提出,在预选择阶段之后,通过至少部分地排空第一离合器液压系统使得第一离合器分离,同时通过进一步填充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使第二离合器超过接触点从而接合,并使得发动机的在离合器输出端上传递的转矩恒定。由此从实际挡位转换到设定挡位,而在车轮上不发生转矩变化,从而特别是在机动车中的人感觉不到驱动机动车时的急动。由此改善了行驶安全性,这是因为不会由于驱动力矩的急动式的改变使车轮在行车道路面上附着力损失。如果设定挡位小于当前起作用的挡位,可以实现特别的优点。这被称为换至低速挡。即从变速级n切换到变速级n-1。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提出,在预选择阶段期间便已经通过部分排空第一离合器液压系统来增大发动机曲轴的转速,即发动机转速。因为这导致第一离合器的部分分离,由此在发动机曲轴上产生的转矩不再仅仅向离合器输出端传递,从而转矩差使发动机加速,就是说,增大转速。由此得到以下优点,在第二离合器接合时发动机便已经处于接近新的设定挡位转速的同步转速,因此发动机不必通过第二离合器由于第二离合器的接合而被加速。一改进方案解决如下问题,即通过第一离合器部分地分离,发动机增大其转速,并可能超过同步转速达到高转速。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改进方案提出,在预选择阶段之后通过继续填充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衰减或避免转速的过冲也就是说,在预选择阶段期间,第一离合器部分地分离,从而使发动机加速,然后借助于第二离合器通过借助于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部分地接合该第二离合器对发动机的转速提高或加速进行衰减或制动,从而使发动机保持在预定的转速。一改进方案涉及特殊情况,即借助于双离合变速器并非切换一个变速级,而是切换两个变速级。该改进方案提出,通过双挡位切换从实际挡位切换到与实际挡位相差两个变速级的目标挡位,此前所述的设定挡位在此是中间挡位,首先借助于第二离合器从实际挡位切换到该中间挡位。当第二离合器接合后,在中间挡位起作用、即中间挡位用于从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出端传递转矩期间,在另一预选择阶段中在第一离合器支路中同步、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1)的双离合变速器(3)的方法,其中:‑借助于对第一离合器液压系统(12)的填充使第一离合器(10)以接合的方式运行,由此驱动设定了当前的实际挡位(9)的第一变速器支路(K1),从而从发动机(2)的曲轴(6)向变速器输出端(7)传递转矩(Mm),‑借助于将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18)排空至止挡位置(21)使第二离合器(11)以分离的方式运行,‑在用于转换到设定挡位(9’)的预选择阶段(28)中,在第二变速器支路(K2)中使设定挡位(9’)的转动运动(n2)与变速器输出端(7)同步(36)并且释放(37)以及挂入(38)已同步的设定挡位(9’),‑对于第二离合器(11)填充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18),由此将第二离合器(11)填充至接触点(40)并使第二离合器接合,从该接触点起第二离合器(11)将转矩(M2)从曲轴(6)传递到第二离合器支路(K2),其特征在于,在预选择阶段(28)期间便开始填充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18),在预选择阶段(28)中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18)最高被填充至达到第二离合器(11)的接触点(4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15 DE 102016202286.51.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1)的双离合变速器(3)的方法,其中:-借助于对第一离合器液压系统(12)的填充使第一离合器(10)以接合的方式运行,由此驱动设定了当前的实际挡位(9)的第一变速器支路(K1),从而从发动机(2)的曲轴(6)向变速器输出端(7)传递转矩(Mm),-借助于将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18)排空至止挡位置(21)使第二离合器(11)以分离的方式运行,-在用于转换到设定挡位(9’)的预选择阶段(28)中,在第二变速器支路(K2)中使设定挡位(9’)的转动运动(n2)与变速器输出端(7)同步(36)并且释放(37)以及挂入(38)已同步的设定挡位(9’),-对于第二离合器(11)填充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18),由此将第二离合器(11)填充至接触点(40)并使第二离合器接合,从该接触点起第二离合器(11)将转矩(M2)从曲轴(6)传递到第二离合器支路(K2),其特征在于,在预选择阶段(28)期间便开始填充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18),在预选择阶段(28)中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18)最高被填充至达到第二离合器(11)的接触点(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选择阶段(28)期间对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18)填充液压液直至高于最终体积的60%、特别是高于最终体积的70%,在最终体积时第二离合器(11)完全接合。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离合器液压系统(18)以至少一个中间级(39)被逐级地填充,在中间级中设定填充压力(P2soll)是恒定的。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选择阶段(28)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比尔克M·威恩哈特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