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少齿差行星线齿轮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09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10
一种少齿差行星线齿轮减速器,包括机体、动力传动部分,动力传动部分安装于减速器内腔内;动力传动部分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偏心轴套、双联外线齿轮、输入端内线齿轮、输出端内线齿轮、配重件,输入轴安装于机体上,偏心轴套安装于输入轴上,双联外线齿轮通过转臂轴承安装于偏心轴套上,输入端内线齿轮固定于机体内部,输入端内线齿轮和双联外线齿轮的右端啮合形成一对少齿差内啮合线齿轮副;输出轴安装于机体内部并从机体的左端伸出,输出轴内端安装有输出端内线齿轮,输出端内线齿轮和双联外线齿轮的左端啮合形成一对少齿差内啮合线齿轮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传动连续平稳、没有根切现象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减速装置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少齿差行星线齿轮减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速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少齿差行星线齿轮减速器。
技术介绍
减速器用于降低原动机转速并同时增大扭矩以输出工作机所需的动力,使用减速器极大地降低了对电机的要求。减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各个领域,种类繁多,各有优势,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场合,如蜗轮蜗杆减速器、齿轮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等。对于普通的齿轮减速器,欲实现大传动比,需要采用多级传动,难免使减速器结构笨重,体积庞大。行星减速器突破了定轴传动的局限,行星齿轮作公转运动,使得小体积大减速比的实现变得容易。少齿差减速器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行星减速器,其利用内外齿轮之间的微小齿数差巧妙地实现大传动比。并且齿轮数量少,单级太阳轮和行星轮的数量均为1,整体结构紧凑,因此在工业上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对于渐开线少齿差减速器,为避免内啮合轮齿副之间的干涉,需要进行复杂的变位计算,并且要采用非标短齿制齿轮。设计复杂,装配要求高,且设计或安装略有不当就可能导致内、外齿轮的齿顶和齿根圆角之间的干涉、内齿轮副的渐开线干涉、齿廓重叠干涉以及加工制造上的径向干涉等。啮合过程中轮齿之间相对滑动严重,产生热量多,能量损失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少齿差行星线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动力传动部分,机体内部为减速器内腔,动力传动部分安装于减速器内腔内;动力传动部分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偏心轴套、双联外线齿轮、输入端内线齿轮、输出端内线齿轮、配重件,输入轴安装于机体上,偏心轴套安装于输入轴上,双联外线齿轮通过转臂轴承安装于偏心轴套上,在输入轴上的偏心轴套的两端设置配重件,输入端内线齿轮固定于机体内部,输入端内线齿轮和双联外线齿轮的右端啮合形成一对少齿差内啮合线齿轮副;输出轴安装于机体内部并从机体的左端伸出,输出轴内端安装有输出端内线齿轮,输出端内线齿轮和双联外线齿轮的左端啮合形成一对少齿差内啮合线齿轮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少齿差行星线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动力传动部分,机体内部为减速器内腔,动力传动部分安装于减速器内腔内;动力传动部分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偏心轴套、双联外线齿轮、输入端内线齿轮、输出端内线齿轮、配重件,输入轴安装于机体上,偏心轴套安装于输入轴上,双联外线齿轮通过转臂轴承安装于偏心轴套上,在输入轴上的偏心轴套的两端设置配重件,输入端内线齿轮固定于机体内部,输入端内线齿轮和双联外线齿轮的右端啮合形成一对少齿差内啮合线齿轮副;输出轴安装于机体内部并从机体的左端伸出,输出轴内端安装有输出端内线齿轮,输出端内线齿轮和双联外线齿轮的左端啮合形成一对少齿差内啮合线齿轮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少齿差行星线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双联外线齿轮、输入端内线齿轮、输出端内线齿轮均为基于空间共轭曲线啮合原理的线齿轮,线齿轮包括轮体和线齿,线齿设于轮体的外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少齿差行星线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线齿轮的齿数大于等于1。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扬枝胡延松吕月玲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