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786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所述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机身、机翼,所述机身与机翼相连且所述机翼设有副翼;设于机体内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套接有用于驱动副翼的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一端套接伺服电机上的滑块,与所述连有滑块一端所对应的另一端与副翼相连接。上述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在机体内部设置伺服电机,从而改善飞行器的外观结构,通过伺服电机上的滑块连有的连杆结构,上述连杆结构另一端连接并控制副翼。最终达到通过连杆机构将舵机的直线运动转变为副翼舵面的旋转运动,从而驱动副翼舵面的技术效果。

Aileron control system for aircraf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ileron control system for an aircraft. The aileron control system of the aircraft includes: an airframe, the airframe comprises a fuselage and an airfoil, the air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foil and the airfoil is provided with an aileron, a servo motor is arranged in the airframe, the servo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r, and the slider is sleev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for driving the aileron, and one end sleeve of the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The slider on the servo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leron corresponding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sliding block. The aileron control system of the aircraft is equipped with a servo motor inside the body to improve the appearance of the aircraft. A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is connected by a slider on the servo moto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and controls the aileron. Finally, the linear motion of the rudder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rotary motion of the aileron rudder surface by the linkage mechanism, and the technical effect of driving the aileron rudder surface is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微机电(MEMS)技术的发展,飞行器应用越来越广泛。飞行器可以用于航拍、提供虚拟现实视角或运输质量较小的物品。用于航拍或提供虚拟现实视角的飞行器,对拍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实现现有技术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舵机对舵面的控制多通过拉动钢丝从而拉动舵面支架,此方式不但影响飞行器的外观、造成结构不美观,也影响了本身的空气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不但影响飞行器的外观、造成结构不美观,也影响了本身的空气动力的问题,提供一种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一种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所述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机身、机翼,所述机身与机翼相连且所述机翼设有副翼;设于机体内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套接有用于驱动副翼的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一端套接伺服电机上的滑块,与所述连有滑块一端所对应的另一端与副翼相连接。上述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在机体内部设置伺服电机,从而改善飞行器的外观结构,通过伺服电机上的滑块连有的连杆结构,上述连杆结构另一端连接并控制副翼。最终达到通过连杆机构将舵机的直线运动转变为副翼舵面的旋转运动,从而驱动副翼舵面的技术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结构包括第一传动杆及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伺服电机设有的滑块相套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副翼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均为金属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结构设置于所述机体内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设于所述机身,所述第二传动杆设于所述机翼,且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通过套接传动件交叉套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传动件设有用于套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交接端且垂直交叉的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翼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二传动杆的固定装置,所述第二传动杆穿过于所述固定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翼设有凹槽,所述第二传动杆不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套接的一端设有垂直于所述副翼的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置于所述凹槽以驱动所述副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设有用于卡接连杆结构的通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单侧副翼控制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副翼控制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机体100机身101机翼102副翼200伺服电机300丝杆301滑块302第一传动杆401第二传动杆402套接传动件40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这里的飞行器通常以无人机的形式出现,用于航拍、提供虚拟现实视角或运输质量较小的物品。为了便于理解,这里仅以提供航拍功能的飞行器为例来说明,应当指出的是,只要对飞行器中拍摄的图像有一定画质要求的飞行器都可以为本申请具体应用的实施例。这里的飞行器的具体形态,通常以旋翼飞行器的形式出现,但是,不排除固定翼飞行器、直升飞行器,甚至不排除采用热力升空的飞行器。应当指出是,这里的飞行器的具体的应用功能和具体的出现形式,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质性保护范围的限制。请参照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上述飞行器副翼控制系包括:包括机身101、机翼102的机体100,上述机身101与机翼102相连,且上述机翼102设有副翼200;机体100内设有伺服电机300,上述伺服电机300设有滑块302,且上述滑块302上套接有用于驱动副翼200的连杆结构;上述连杆结构一端套接伺服电机上的滑块302,与上述连有滑块302一端所对应的另一端与副翼200相连接。上述的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用于在飞行器工作状态时驱动机翼102上的副翼200,进而控制整个飞行器的飞行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由机身101、机翼102构成的机体100为一个完整的飞行器,上述机翼102上设有副翼200舵面。上述机体内设有伺服电机300。具体地,上述伺服电机300为丝杆舵机,上述丝杆舵机至少包括支架体,上述支架体内设有丝杆301,上述滑块302螺纹连接在上述丝杆301上,且上述滑块302可在上述支架体上的导槽中往复运动。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滑块302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上述通孔用于卡接第一传动杆401的一端。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用于驱动副翼200的连杆结构由第一传动杆401及第二传动杆402连接而成。具体地,上述第一传动杆401与第二传动杆402通过套接传动件403相连接,上述套接传动件403设置于机体100一凹槽内,且上述套接传动件403具有至少两个通孔,上述两通孔用于穿过上述第一传动杆401与第二传动杆402,且交互垂直设置于上述套接传动件40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传动杆401的一端固定于上述伺服电机300上滑块302的通孔,上述第一传动杆401不穿过滑块302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杆402的一端穿过于上述套接传动件403。上述伺服电机300在运行时,上述滑块302随着上述丝杆301的运动在上述导槽内往复运动,而上述第一传动杆401的一端由于卡接于上述丝杆舵机上的滑块302上,上述滑块302在上述导槽内往复运动时,上述第一传动杆401随之往复运动,又由于上述第一传动杆401不连有滑块302的另一端套接于上述套接传动件403,上述第一传动杆401连有滑块302的一端传动到上述套接传动件403上,带动上述套接传动件403的往复运动,由于套接传动件403上还套接着第二传动杆402,从而使第二传动杆402也受到上述第一传动杆401的影响,进而向副翼200舵面传动。进一步地,上述副翼200设有凹槽,上述第二传动杆402不与上述第一传动杆401套接的一端设有垂直于上述副翼200的弯折结构,上述弯折结构置于上述凹槽以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机身、机翼,所述机身与机翼相连且所述机翼设有副翼;设于机体内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套接有用于驱动副翼的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一端套接伺服电机上的滑块,与连有滑块一端所对应的另一端与副翼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机身、机翼,所述机身与机翼相连且所述机翼设有副翼;设于机体内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套接有用于驱动副翼的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一端套接伺服电机上的滑块,与连有滑块一端所对应的另一端与副翼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结构包括第一传动杆及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伺服电机设有的滑块相套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副翼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均为金属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结构设置于所述机体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副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