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离合器的压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44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合器的压盘结构,包括:从动盘和主动盘,从动盘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咬合部,咬合部由内弯板、外弯板和多根转动辊组成,内弯板和外弯板安装在从动盘的同一面,转动辊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内弯板和外弯板上;主动盘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分布在主动盘的同心圆上;各第一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一个齿轮,且齿轮经过咬合部的过程中,齿轮带动转动辊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转动辊和齿轮转动安装,有利于卸除主动盘转动过程中,齿轮施加给从动盘的向心力,从而降低从动盘的运动摩擦,以降低压盘磨损风险。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转动辊与齿轮咬合,避免了从动盘与主动盘分离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离合器的压盘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离合器的压盘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机动车用的离合器盖总成为推式结构,其中,摩擦片为主动机构随着输入轴转动,对偶片为从动机构,对偶片与摩擦片交错并同轴布置,摩擦片通过摩擦力带动对偶片转动。压盘作为推动机构,用于往复运动挤压摩擦片和对偶片,使得摩擦片和对偶片之间的摩擦力随着压盘的运动而改变,从而实现摩擦片与对偶片的离合。现有技术中,压盘结构复杂,任一个零件的稍微磨损就会使得离合器盖总成的分离系统失效,从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离合器的压盘结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离合器的压盘结构,包括:从动盘和主动盘,从动盘和主动盘均套设在离合器的输入轴上,从动盘与输入轴光面连接,且从动盘直线运动;主动盘在轴线方向上与输入轴相对静止并跟随输入轴转动;从动盘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咬合部,咬合部由内弯板、外弯板和多根转动辊组成,内弯板和外弯板安装在从动盘的同一面,转动辊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内弯板和外弯板上,各转动辊的转轴均位于从动盘的半径方向上;咬合部在经过从动盘轴线的平面上的最大投影为波峰曲线,各转动辊沿着波峰曲线分布,多个咬合部设置在从动盘同一侧;主动盘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分布在主动盘的同心圆上;各第一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一个齿轮,齿轮转轴位于主动盘的半径方向上;各齿轮在从动盘上的投影均位于转动辊所在环形区域内,且齿轮经过咬合部的过程中,齿轮带动转动辊转动。优选地,多个咬合部旋转对称的设置在从动盘上。优选地,咬合部中内弯板和外弯板与从动盘一体成型。优选地,沿着从动盘轴线方向,转动辊高出内弯板和外弯板。优选地,从动盘通过轴承安装在输入轴上。优选地,还包括一根平行于输入轴方向设置的导向杆,导向杆穿过从动盘并与从动盘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离合器的压盘结构工作时,当齿轮经咬合部,随着主动盘转动以及离合器中摩擦片与对偶片内部斥力对从动盘的挤压,齿轮与咬合部咬合点随着波峰曲线的走向变化和变化,从而实现从动盘在输入轴上的来回运动,使得离合器中摩擦片与对偶片之间的摩擦力随着从动盘的来回运动周期性升降,从而实现离合器的离合。本专利技术中,转动辊和齿轮转动安装,有利于卸除主动盘转动过程中,齿轮施加给从动盘的向心力,从而降低从动盘的运动摩擦,以降低压盘磨损风险。且,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转动辊与齿轮咬合,避免了从动盘与主动盘分离失效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离合器的压盘结构侧视图;图2为图1中从动盘正视图;图3为图1中主动盘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离合器的压盘结构,包括:从动盘1和主动盘2,从动盘1和主动盘2均套设在离合器的输入轴上,从动盘1与输入轴光面连接,且从动盘1直线运动,即从动盘1与输入轴运动隔离,并沿着输入轴轴线方向滑动。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从动盘1通过轴承安装在输入轴上以便进行运动隔离。具体实施时,还可设置一根平行于输入轴方向的导向杆,使得导向杆穿过从动盘1并与从动盘1滑动连接,从而通过导向杆限定从动盘1直线运动。主动盘2在轴线方向上与输入轴相对静止并跟随输入轴转动。具体的,主动盘2与输入轴花键啮合或者固定连接。从动盘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咬合部,咬合部由内弯板3、外弯板4和多根转动辊5组成,内弯板3和外弯板4安装在从动盘1的同一面,转动辊5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内弯板3和外弯板4上,各转动辊5的转轴均位于从动盘1的半径方向上。咬合部在经过从动盘1轴线的平面上的最大投影为波峰曲线,具体为非对称型波峰曲线,各转动辊5沿着波峰曲线分布。多个咬合部设置在从动盘1同一侧。主动盘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分布在主动盘2的同心圆上。各第一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一个齿轮6,齿轮6转轴位于主动盘2的半径方向上。各齿轮6在从动盘1上的投影均位于转动辊5所在环形区域内,且齿轮6经过咬合部的过程中,齿轮6带动转动辊5转动。具体的,沿着从动盘1轴线方向,转动辊5高出内弯板3和外弯板4,以方便转动辊5与齿轮6咬合。如此,当齿轮6经咬合部,随着主动盘2转动以及离合器中摩擦片与对偶片内部斥力对从动盘1的挤压,齿轮6与咬合部咬合点随着波峰曲线的走向变化和变化,从而实现从动盘1在输入轴上的来回运动,使得离合器中摩擦片与对偶片之间的摩擦力随着从动盘1的来回运动周期性升降,从而实现离合器的离合。本实施方式中,转动辊5和齿轮6转动安装,有利于卸除主动盘2转动过程中,齿轮6施加给从动盘1的向心力,从而降低从动盘1的运动摩擦。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咬合部旋转对称的设置在从动盘1上。且,咬合部中内弯板3和外弯板4与从动盘1一体成型。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离合器的压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动盘(1)和主动盘(2),从动盘(1)和主动盘(2)均套设在离合器的输入轴上,从动盘(1)与输入轴光面连接,且从动盘(1)直线运动;主动盘(2)在轴线方向上与输入轴相对静止并跟随输入轴转动;从动盘(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咬合部,咬合部由内弯板(3)、外弯板(4)和多根转动辊(5)组成,内弯板(3)和外弯板(4)安装在从动盘(1)的同一面,转动辊(5)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内弯板(3)和外弯板(4)上,各转动辊(5)的转轴均位于从动盘(1)的半径方向上;咬合部在经过从动盘(1)轴线的平面上的最大投影为波峰曲线,各转动辊(5)沿着波峰曲线分布,多个咬合部设置在从动盘(1)同一侧;主动盘(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分布在主动盘(2)的同心圆上;各第一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一个齿轮(6),齿轮(6)转轴位于主动盘(2)的半径方向上;各齿轮(6)在从动盘(1)上的投影均位于转动辊(5)所在环形区域内,且齿轮(6)经过咬合部的过程中,齿轮(6)带动转动辊(5)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离合器的压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动盘(1)和主动盘(2),从动盘(1)和主动盘(2)均套设在离合器的输入轴上,从动盘(1)与输入轴光面连接,且从动盘(1)直线运动;主动盘(2)在轴线方向上与输入轴相对静止并跟随输入轴转动;从动盘(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咬合部,咬合部由内弯板(3)、外弯板(4)和多根转动辊(5)组成,内弯板(3)和外弯板(4)安装在从动盘(1)的同一面,转动辊(5)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内弯板(3)和外弯板(4)上,各转动辊(5)的转轴均位于从动盘(1)的半径方向上;咬合部在经过从动盘(1)轴线的平面上的最大投影为波峰曲线,各转动辊(5)沿着波峰曲线分布,多个咬合部设置在从动盘(1)同一侧;主动盘(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分布在主动盘(2)的同心圆上;各第一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一个齿轮(6),齿轮(6)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必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研新离合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