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履带组件和消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87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箱履带组件和消防机器人,涉及消防设备的技术领域。油箱履带组件包括履带、履带架、油箱和发动机;履带的内侧的一端与履带架的一侧连接,履带的内侧的另一端与履带架的另一侧围成容纳空间,油箱连接在容纳空间内,油箱与履带架的另一侧连接,油箱与发动机连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消防机器人的油箱内置于发动机旁边,而消防机器人发动机的旁边的结构的空间较小,若增加放置油箱的空间,会造成增加消防机器人的重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箱的底端与履带架的上侧连接,将油箱固定在容纳空间内,避免了占据发动机旁边的空间,使得消防机器人的空间布置方便,紧凑。

Fuel tank caterpillar assembly and fire fighting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uel tank crawler component and a fire fighting robo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The fuel tank crawler assembly includes a crawler, a crawler frame, a fuel tank and an engine; one end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crawler is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crawler frame; the other end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crawler is enclosed with the other side of the crawler frame into a accommodation space; the fuel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side of the crawler frame; and the fuel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gine. In the prior art, the fuel tank of the fire-fighting robot is placed beside the engine, and the space of the structure beside the engine of the fire-fighting robot is small. If the space of the fuel tank is increased,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increasing the weight of the fire-fighting robot will be solved. The bottom end of the fuel tank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ide of the crawler frame, and the fuel tank is fixed in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thereby avoiding occupying the space beside the engine, and making the space arrangement of the fire fighting robot convenient and co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箱履带组件和消防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箱履带组件和消防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和企业生产的特殊性越来越明显,由此,由于化学危险品和放射性物质的泄露而造成的燃烧、爆炸、坍塌的事故隐患大幅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也相应的提高。面对灾害事故,使用消防车进行灭火时,需要消防员进入灾害现场,操作灭火设备进行灭火,消防员面对高温、黑暗、有毒,甚至于浓烟等危害环境时,若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不仅无法完成任务,更容易增加人员伤亡。消防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无需消防员进行灾害现场,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愈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消防机器人的发动机为消防机器人的前进提供动力,与发动机连接的油箱是为发动机提供动力来源的机油的储存处,为消防机器人的前进与运行提供了动力。现有的消防机器人的油箱内置于发动机旁边,而消防机器人发动机的旁边的结构的空间较小,若增加放置油箱的空间,会造成消防机器人的重量的增加,使得消防机器人运行缓慢,为消防机器人的设计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箱履带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箱内置于发动机旁边,而消防机器人发动机的旁边的结构的空间较小,若增加放置油箱的空间,会造成消防机器人的重量的增加,使得消防机器人运行缓慢,为消防机器人的设计带来了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消防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箱内置于发动机旁边,而消防机器人发动机的旁边的结构的空间较小,若增加放置油箱的空间,会造成消防机器人的重量的增加,使得消防机器人运行缓慢,为消防机器人的设计带来了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箱履带组件,包括履带、履带架、油箱和发动机;所述履带的内侧的一端与所述履带架的一侧连接,所述履带的内侧的另一端与所述履带架的另一侧围成容纳空间,所述油箱连接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油箱与所述履带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油箱与发动机连通。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第一固定件的一端与油箱的一侧连接,一个第一固定件的另一端与履带架的另一侧的一端连接;另一个第一固定件的一端与油箱的另一侧连接,另一个第一固定件的另一端与履带架的另一侧的另一端连接,以固定所述油箱与所述履带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与所述油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侧面与所述油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平行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履带架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第一固定件与履带架的另一侧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垫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履带架的另一侧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遮挡所述油箱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油箱的朝向容纳空间外的侧面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第二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油箱的朝向容纳空间外的侧面的一端连接,一个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遮挡件的一端连接,另一个第二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油箱的朝向容纳空间外的侧面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遮挡件的另一端连接,以使所述遮挡件与油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油箱的朝向容纳空间外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遮挡件连接,以使所述遮挡件与油箱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油箱上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四连接孔,以将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遮挡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将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遮挡件连接,以使所述遮挡件与油箱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消防机器人,包括机体和如上所述的油箱履带组件;所述机体内设有安装位,所述油箱履带组件安装在安装位内。本技术提供的油箱履带组件,所述履带内侧的下端与所述履带架的下端连接,所述履带内侧的上端与所述履带架的上侧围成容纳空间,所述油箱连接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油箱的底端与所述履带架的上侧连接,将油箱固定在容纳空间内,避免了占据发动机旁边的空间,使得消防机器人的空间布置方便,紧凑;所述油箱与发动机连通,油箱内的机油为发动机提供动力来源,方便消防机器人的前进。本技术提供的消防机器人,所述油箱履带组件安装在所述机体的安装位内,所述履带内侧的上端与所述履带架的上侧围成容纳空间,所述油箱连接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油箱的底端与所述履带架的上侧连接,将油箱固定在容纳空间内,避免了占据发动机旁边的空间,使得消防机器人的空间布置方便,紧凑;所述油箱与发动机连通,油箱内的机油为发动机提供动力来源,方便消防机器人的前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机器人的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1-履带;12-履带架;13-油箱;14-发动机;15-第一固定件;16-垫片;17-遮挡件;18-第二固定件;111-容纳空间;151-第一固定板;152-第二固定板;153-第三固定板;181-第一支撑板;182-第二支撑板;183-第三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箱履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11)、履带架(12)、油箱(13)和发动机(14);所述履带(11)的内侧的一端与所述履带架(12)的一侧连接,所述履带(11)的内侧的另一端与所述履带架(12)的另一侧围成容纳空间(111),所述油箱(13)连接在所述容纳空间(111)内,所述油箱(13)与所述履带架(12)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油箱(13)与发动机(1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履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11)、履带架(12)、油箱(13)和发动机(14);所述履带(11)的内侧的一端与所述履带架(12)的一侧连接,所述履带(11)的内侧的另一端与所述履带架(12)的另一侧围成容纳空间(111),所述油箱(13)连接在所述容纳空间(111)内,所述油箱(13)与所述履带架(12)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油箱(13)与发动机(1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履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5);所述第一固定件(15)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第一固定件(15)的一端与油箱(13)的一侧连接,一个第一固定件(15)的另一端与履带架(12)的另一侧的一端连接;另一个第一固定件(15)的一端与油箱(13)的另一侧连接,另一个第一固定件(15)的另一端与履带架(12)的另一侧的另一端连接,以固定所述油箱(13)与所述履带架(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履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5)包括第一固定板(151)、第二固定板(152)和第三固定板(153);所述第一固定板(151)的侧面与所述油箱(13)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5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52)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5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板(153)垂直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153)的侧面与所述油箱(13)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51)与第三固定板(153)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箱履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固定板(152)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履带架(1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第一固定件(15)与履带架(12)的另一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箱履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16);所述垫片(1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52)连接,所述垫片(16)的另一端与所述履带架(12)的另一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奇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