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桥梁的膨胀接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969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桥梁或类似物中连接膨胀接头的装置设有沿垂直交通路线长轴方向布置的平行薄板,所述薄板至少被两个在接头边缘的两边上枢轴支承的且可动支承的倾斜横梁所支承,横梁相对于纵轴成角度地接头连接且在薄板底部的滑动牵引支承中是转动并被可动地导向。所述倾斜横梁相互平行布置,因此所述薄板支承宽度总是一致的。至少有一个纵向横梁,最好是位于其边缘的纵向横梁承受由于桥梁上层结构运动不可避免产生的力,所述的纵向横梁在纵向借助固定在所述薄板底部的滑动支承与每一薄板可动地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在桥梁或类似物中的膨胀接头的装置,所述装置由沿与交通路线的纵向轴线相垂直的方向设置的薄板构成,所述薄板支承于可绕枢轴转动地和/或可移动地支承在接头边缘梁中并连接该接头的横梁上。DE-2746490C3公开了一种用于膨胀接头的连接装置,其中沿垂直于交通路线纵轴线延伸的薄板支承于横梁上,横梁绕枢轴转动并可移动地支承在接头边缘的两侧并成角度地连接该接头。U型弓件焊接于薄板的底部,其中的弹性滑动牵引支承设置在所述的U型弓件中,所述的弹性滑动牵引支承可摆动地与薄板连接,所述的横梁在其支承中可导向地移动。为承受在桥梁上层结构的运动时薄板中所出现的水平分力,各横梁交错地相互成角度的设置。由于沿薄板长度方向作用的水平力的分力相互抵消,因此不存在薄板向一侧漂移的危险。但是,在已知结构中薄板的支承距离不一致的问题已成为一个现实缺陷。在某些距离较长的场合需要复杂的薄板加强件,以保证为在诸如载重汽车通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载荷提供所需的弯曲强度。如果由于温度的影响、混凝土的蠕动或收缩而使上层结构移动,导致横梁将由于摆动横梁相对于上层结构的运动方向成锐角设置而绕垂直轴线扭曲,如果接头间隙的尺寸加大或缩小则在摆动横梁和薄板的方向的或两个接头边缘之间的角度将分别变化那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膨胀接头的结构简单的装置,其中的薄板由中间距相同的横梁支承,且一定能够承受由于上层结构的运动以及交通载荷而产生的分力。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由一种在桥梁或类似物中用于连接膨胀接头的装置来实现,所述装置包括与交通路线纵轴方向垂直延伸的薄板,所述薄板支承于可绕枢轴转动地支承和/或可移动支承于接头边缘的横梁上,且其横梁桥接各接头,所述横梁是倾斜横梁,它相对于上层结构的位移方向成角度地延伸,且是相互平行设置的,并且至少在导向横梁中设有一个附加横梁,该附加横梁分别承受由于水平交通滚动载荷而引起的或在上层结构运动期间所产生的沿所述薄板纵向作用的分力。根据本专利技术,如果接头宽度变化,则控制力通过成角度倾斜的横梁传递。其中的倾斜横梁的平行设置保证了一致的支承距离,因而不需要薄板加强件。由于倾斜横梁的平行设置,使得由于桥梁上层结构的移动而产生的水平控制力在薄板的长度方向上产生分力。所述分力至少由一个附加横梁所承受,该横梁最好是安装在边缘上的导向横梁中,该导向横梁可沿上层结构的位移方向或尤其是与倾斜横梁的方向相反地成角度设置。其中的导向横梁亦可具有成型横梁的功能,该成型横梁为在接头结构的两端的薄板提供一种垂直支承,并且为薄板端部导向,因而可以防止薄板端部的向上垂直位移。为保证薄板不会在其端部与支承薄板的导向横梁卡住,设置一个附加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力抵消了由于沿薄板方度方向作用的薄板控制分力而产生的摩擦力。该控制机构可由分别安装于这根或其它导向横梁范围内有利的弹性控制弹簧组成。控制力在薄板之间侧向分部以抵消摩擦力。但是这种控制机构也可由一根控制杆组成。如果没有作用于支承于导向横梁上的凸出的薄板端部上的任何附加控制力,即适于可以这样的方式设计凸出的薄板端部,即使其在水平方向阻止薄板水平变形的弯曲以及可能出现的导向横梁的夹卡。但是,在导向横梁的侧面以及薄板的凸出端部上设置附加导向装置是有益的,这种导向装置可以是设置于在导向横梁的两侧于相应的薄板底部的U形弓中的推力滑动支承。为改善推力滑动支承和导向横梁之间的滑动性能,可于其侧面设置诸如由钢箔构成的滑动层。另外,还可用聚四氟乙烯包覆。推力滑动轴承的接触面由于采用了附加推力支承,相当大的力肯定由导向横梁承受,这些力是指尤其是在路面宽度较大的情况下沿接头长度方向作用的力而且这些力不由倾斜支承承受。在接头长度非常长的情况下,由于方向交错的纵向力,在路的对边设置第二导向横梁,是有益的从而只有较小的力传递给导向横梁。在这种情况下,仅在导向横梁的外边设置推力滑动支承是有益的。为了确保诸力平均分配于薄板并且在上层结构运动时由导向横梁承担,至少要为薄板/导向横梁的各支承点设置一个推力滑动支承。另外,在导向横梁和相对的薄板之间设置用于防止薄板的凸出端部产生垂直位移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在位于薄板下面的弓形件中的导向薄板的上部和底部设置的滑动支承,特别是推力滑动支承,它的顶部设有导向横梁,它的底部设有包容导向凸耳,如此形成的与导向横梁接触的支承防止薄板向上抬起。如上所述,这种装置可以设于薄板凸出端部的相对的两边,但也可以在一个边缘侧设一个导向横梁,而在相对的一侧设一个成型横梁,如上设置时,两者均用于防止薄板端部在垂直方向的抬起。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特点,优点和细节可根据相应附图,下面将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得出。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开口接头间隙的连接装置的俯视简图;图1b是如图1a所示的带半开口接头间隙的俯视图;图1c是如图1a所示的其中的薄板相互靠紧的闭合接头间隙的俯视图;图2表示薄板朝边缘轮廓运动时诸力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薄板和相应于导向横梁的薄板的支承的右手方自由凸端的剖视图;图4是三条相互并排的薄板带有作用于其间的控制弹簧侧视简图;图5是与图3相近的剖视简图,但其中的推力滑动支承为成型支承。图6是图5的变化实施例;图7是控制弹簧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1a至1c,为了连接一个接头,在该接头的方向上,即横向,接头边缘1,2之间设有四条薄板3。接头边缘1表示桥体,接头边缘轮廓2表示静止不动的桥墩,薄板3支承在一系列倾斜横梁4、5、6和一根边缘侧导向横梁7上,其中的倾斜横梁是相互平行的,且为清楚起见只表示了其中的三条;而其中的导向横梁7则与上层结构1的运动方向同向设置,即垂直于各薄板3。薄板3通过滑动牵引支承8支承于倾斜横梁4、5、6之上,而各倾斜横梁则由滑动牵引支承9支承于接头边缘的凹槽之中。根据图1a倾斜横梁4、5、6和导向横梁7的下端通过牵引支承10固定于边缘轮廓2内。由于导向横梁7的方向与上层结构1的运动方向11一致,因此可以使用一种简单的刚性支承代替牵引支承10。在导向横梁7的范围里,在接头宽度变化时,为保证薄板间距在该范围内一致,于各薄板3之间以及薄板和边缘轮廓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控制弹簧12,这些控制弹簧均为压簧且由聚氨酯泡沫或类似材料制成。如图7所示的弹簧设计已证实非常适用,这种弹簧为带有内筋板33的双密封管32的结构,且由诸如氯丁橡胶之类的材料制成,在该弹簧中由于管壁和内筋板的折叠机制而施加弹簧力。又由于所述管簧32的长度可以变化,因而使其弹簧力可适应各种要求。在这种接头的剩余范围内,由成角度倾斜的横梁形成了移动各薄板的控制力,因此无需为此设置弹性控制元件。因此边缘侧控制弹簧仅用于在导向横梁7的范围以内对诸薄板进行调整,以便防止在该区域内为控制运动而使薄板的外伸端弯曲。参见图1a至1c可以看出在接头宽度变化时对薄板的调整。由于滑动牵引支承8的枢轴相对于各薄板固定,因此接头宽度的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导致倾斜横梁4、5、6相对于薄板3产生位移,各薄板3始终是相互平行的并于导向横梁7上移动。从图1a至1c还可清楚地看出,倾斜横梁的角度变化以将在各薄板长度方向上产生一个作用于导向横梁7上的控制力,所述倾斜横梁在上层结构1相对于薄板运动时保持其相互间的平行。图2中表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桥梁或类似物中用于连接膨胀接头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与交通路线纵轴方向垂直延伸的薄板,所述薄板支承于可绕枢轴转动地支承和/或可移动支承于接头边缘的横梁上,且其横梁桥接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是倾斜横梁,它相对于上层结构的位移方向成角度地延伸,且是相互平行设置的,并且至少在导向横梁中设有一个附加横梁,该附加横梁分别承受由于水平交通滚动载荷而引起的或在上层结构运动期间所产生的沿所述薄板纵向作用的分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巴肯瑙尔C布朗
申请(专利权)人:毛勒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