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年专利>正文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方法及相应设施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439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方法及相应设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程设施技术领域。既有设计的立交桥成本普遍太高且占地面积太大。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桥面和桥底由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的车道本身或车道与扩展部分构成;立交桥还具有由道路路面[1]延伸至桥面坡度或平行车道和由道路路面延伸至桥底坡度或平行车道交替配合构成的直行车道和换向车道。同现有立交桥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立交桥大大降低立交桥成本(桥面仅仅为车道自身面积)且占地面积极小(可在车道自身总的宽度内实现立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方法及相应设施(一) 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程设施
(二)
技术介绍
既有设计的立交桥成本普遍太高且占地面积太大。(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降低立交桥成本占地面积和减少成本的方法和设施。一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道路是任何自然地面或人 工地面上的公路或街道或巷道或广场或居民区或其他任何供车辆或行人通行的 车道或人行道,该方法和依照方法建造的设施是在交叉的道路的路口使横向道 路和纵向道路彼此立交通过,由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构成立交桥的桥面和桥底,桥面和桥底由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的车道本身或车道与扩展部分构成;立交桥还具有由道路路面延伸至桥面坡度或平行车道(例如图 8所示桥面与道路路面在同一水平面即位于地面上时,桥面上的为平行车道)和 由道路路面延伸至桥底坡度或平行车道(例如图7所示桥底与道路路面在同 一水平面即位于地面上时,桥底上的为平行车道)交替配合构成的直行车道和 换向车道;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之车道是单向行驶车道或双向行驶车道或多向 行驶车道;横向和纵向是任意指定的方向,立交桥可直接应用于四道口即十字 路口,或立交桥通过减少出入口应用于三道口即三岔路口,或立交桥通过桥面 或桥底的出入口增加一条或两条向上天桥或其他任何形式引桥或设置地下通道应用于五道口即或其他多道口路口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同现有立交桥相比,本专利技术立交桥大大降低立交桥成本(桥面仅仅为车道自身面积)且占地面积极小(可在车道自身总的宽度内实现 立交)。(四) 附图说明附图1和附图3、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平面示意图。附图2和附图4、附图6、附图7、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纵剖面示意图。图中图中l.道路路面,2.横向桥面车道中央隔离栏,3.道路路面延伸至 桥面横向坡道,4.环行转盘上缺口车道,5.行人或自行车直接上下阶梯,6.自 行车或行人上下坡道,7.向上跨越道路路面延伸至桥面纵向坡道的自行车或人 行架空横道,8.道路路面延伸至桥面纵向坡道,9.向上跨越桥底延伸至道路 路面纵向坡道的自行车或人行架空横道,IO.桥底延伸至道路路面纵向坡道,11. 纵向桥底车道中央隔离栏,12.具有换向出入口的环行转盘,13.环行转盘上 的车道,14.环行转盘上的自行车或人行横道,15.自行车或人行架空横道与 与道路路面延伸至桥面坡道间的悬空,16.桥面,17.桥底,18.道路路面延 伸至桥面横向坡道,19.桥底延伸至道路路面横向坡道,20.环行转盘与道路 路面延伸至桥面坡道间的悬空,21.向上天桥,22.桥底向上延伸坡道,23.桥 面向上延伸坡道,24.向前延伸坡道,25.横向道路车道中央隔离栏,26.纵 向道路车道中央隔离栏,27.道路路面延伸至桥面坡道,28.桥底延伸至道路 路面的坡道,29.由桥面到桥底的引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具体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 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一,该道路是任何自然地面或人工地面上的公路或街道或巷道或广 JiilLaSL区或其他住何供车,行人通行的车ii^A行it,这方法和依胆方法建造的设施是在交叉的道路的路口使横向道路和纵向道路彼此立交通过,由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构成立交桥的桥面和桥底,桥面和桥底由 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的车道本身或车道与扩展部分构成;立交桥还具有由道路 路面延伸至桥面坡度或平行车道(例如图8所示桥面与道路路面在同一水平 面即位于地面上时,桥面上的为平行车道)和由道路路面延伸至桥底坡度或 平行车道(例如图7所示桥底与道路路面在同一水平面即位于地面上时,桥底 上的为平行车道)交替配合构成的直行车道和换向车道;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 之车道是单向行驶车道或双向行驶车道或多向行驶车道;横向和纵向是任意指 定的方向,立交桥可直接应用于四道口即十字路口,或立交桥通过减少出入口 应用于三道口即三岔路口 ,或立交桥通过桥面或桥底的出入口增加一 条或两条向上天桥或其他任何形式引桥或设置地下通道应用于五道口即或 其他多道口路口。本专利技术桥面在桥底上方;桥面位于道路路面(请参见图8 所示),直行车道和换向车道是由道路路面延伸至桥面的平行车道和由道路路面 延伸至桥底坡度车道交替(例如请参见图5所示道路路面延伸至桥面坡道 和桥底延伸至道路路面的坡道的相互交替方式)配合构成;或桥底位 于道路路面路面(请参见图7所示桥底与道路路面在同一水平面即位于地面 上。该方式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直行车道和换向车道是由道路路面延伸至 桥面坡度车道和由道路路面延伸至桥底平行车道交替配合构成。实施例二,本例桥面在桥底上方,桥面位于道路路面水平 面以上而桥底位于道路路面水平面以下,桥面路面水平面到道路路 面水平面的垂直高度与桥底路面水平面到道路路面水平面的垂直高 度距离相等(请参见图6所示桥底与道路路面在同一水平面即位于地面上。该方式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或桥面路面水平面到道路路面水平面的垂直高度与桥底路面水平面到道路路面水平面的垂直高度距离不相等;直行车道和换向车道是由道路延伸至桥面坡度车道和由道路延伸至桥底坡度车 道交替配合构成。实施例三,本例立交桥在纵向道路以及横向道路之直行车道均由相同的道 路延伸至桥面坡度或平行车道或由道路延伸至桥底坡度或平行车道构成,或换 向车道均由相同的道路延伸至桥面坡度或平行车道或由道路延伸至桥底坡度或 平行车道构成。实施例四,该立交桥在纵向道路与横向道路之直行车道是轮流由道路延伸 至桥面坡度或平行车道和由道路延伸至桥底坡度或平行车道构成,或换向车道 是轮流由道路延伸至桥面坡度或平行车道构成。实施例五,该立交桥桥面上或向下在桥底下方设置具有换向出入 口的环行转盘;环行转盘具有环行转盘与道路路面延伸至桥面坡道间 的悬空,环行转盘与道路路面延伸至桥面坡道间的悬空可供直行车道 或换向车道的车辆通过;具有换向出入口的环行转盘具有环行转盘上缺口 车道,环行转盘上缺口车道可供直行车道或换向车道的车辆通过;或具 有换向出入口的环行转盘不具有环行转盘上缺口车道;立交桥桥面 上或向下在桥底下方设置具有换向出入口的环行转盘;环行转盘U2] 具有环行转盘与道路路面延伸至桥面坡道间的悬空,环行转盘与道路路面 延伸至桥面坡道间的悬空可供直行车道或换向车道的车辆通过;具有换向 出入口的环行转盘具有自行车或人行架空横道,自行车或人行架空横道通 过自行车或行人上下坡道或行人或自行车直接上下阶梯上下立交桥;自 行车或人行架空横道由向上跨越道路路面延伸至桥面纵向坡道的自行车或人行架空横道以及向上跨越桥底延伸至道路路面纵向坡道的自行车或人行架空 横道和环行转盘上的自行车或人行横道构成,或自行车或人行架空横道 由其他任何形式构成;或具有换向出入口的环行转盘不具有自行车或人行 架空横道。实施例六,该立交桥的桥面和桥底之间具有道路路面延伸至桥面 坡道或桥底延伸至道路路面的坡道。实施例七,请参见图5所示,箭号表示车辆在立交桥车道内的运行方向,其 中虚线表示车辆在桥底运行或被遮盖的情况;实线表示车辆在桥面运行。道路 路面延伸至桥面坡道和桥底延伸至道路路面的坡道的相互交替方式) 该立交桥的桥面和桥底之间具有道路路面延伸至桥面坡道或桥底 延伸至道路路面的坡道;以及具有桥底向上延伸坡道(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方法及相应设施,所述道路是任何自然地面或人工地面上的公路或街道或巷道或广场或居民区或其他任何供车辆或行人通行的车道或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和依照所述方法建造的设施是在交叉的所述道路的路口使横向道路和纵向道路彼此立交通过,由所述纵向道路和所述横向道路构成立交桥的桥面[16]和桥底[17],所述桥面[16]和所述桥底[17]由所述纵向道路和所述横向道路的车道本身或车道与扩展部分构成;所述立交桥还具有由道路路面[1]延伸至桥面坡度或平行车道和由道路路面[1]延伸至桥底坡度或平行车道交替配合构成的直行车道和换向车道;所述纵向道路和所述横向道路之所述车道是单向行驶车道或双向行驶车道或多向行驶车道;所述横向和所述纵向是任意指定的方向,所述立交桥可直接应用于四道口即十字路口,或所述立交桥通过减少出入口应用于三道口即三岔路口,或所述立交桥通过所述桥面[16]或所述桥底[17]的出入口增加一条或两条向上天桥[21]或其他任何形式引桥或设置地下通道应用于五道口即或其他多道口路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年
申请(专利权)人:盛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